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手机又震了。
刘好仃没看。他正蹲在工具间门口,把一卷胶带塞进轮值专岗的帆布包里。包是老黄用旧工装改的,边角缝得歪歪扭扭,但结实。
“你这是要背着全厂跑?”老黄站在旁边,手里拧着一把松动的扳手。
“不背,是带着。”刘好仃拉上拉链,把包挂在挂钩上,“明天轮到小李值岗,她个子小,拎不动两台电脑再加一摞单。”
小李这时候从质检台走过来,手里捏着手机:“刘叔,佛山客户又回话了——‘上次预约挺灵,这回我想提前说包装要求,行不?’”
班组长刚好路过,听见了,停下脚步:“他这不是订玻璃,是订服务。”
“服务也是玻璃做的。”刘好仃站起来,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咱们贴膜、排产、回消息,哪样不是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老黄哼了一声:“敲得再好,人家也不会多给两分钱。”
“可他会多来一次。”刘好仃掏出手机,翻出那两条“预约”留言,跟东莞客户回归的订单并排摆在屏幕上,“一个敢提名字,一个敢提要求——这不是订单,是信任在长根。”
小李凑近看:“可他们提的都不一样,一个要快,一个要稳,还有一个连着三单都写‘随便发’……咱们总不能每人配个私人管家吧?”
“不用配。”刘好仃把手机翻过来,扣在台面上,“但得学会看他们没说出口的话。”
他转身走到手感档案本前,翻开空白页,用红笔写下三行字:
客户为什么敢提名字?
他下次会提什么?
我们能不能提前准备好?
写完,他合上本子:“这三句话,以后轮值的人每天抄一遍,抄到心里有数为止。”
老黄皱眉:“抄经啊?”
“是记账。”刘好仃说,“以前咱们只算成本账,现在得算人情账。谁多问一句,谁少投诉一次,都是进项。”
班组长摸着下巴:“可这些话散在系统里、留言里、收货单背面,怎么收?”
“用手收。”刘好仃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新本子,封面没字,只贴了张便签,“从今天起,轮值专岗每天摘一句客户原话,不多不少,就一句,贴在成果墙边上。”
“光抄话有啥用?”老黄还是不信,“咱们是做玻璃的,又不是搞采访的。”
刘好仃没答,而是从工具袋里摸出那半张“张建军标签”,递过去:“三年前你贴这纸的时候,想过它能变成信用凭证吗?”
老黄接过,手指蹭过“三年零裂片”那行字,没说话。
“那时候咱们也不知道有用。”刘好仃说,“可你贴了,我留了,客户看见了。现在呢?人家点名要‘老刘排的产线’——一句话,能变成招牌。”
小李眼睛亮了:“那我明天就开始记?就记那些反常的,比如明明没催但主动问进度的?”
“对。”刘好仃点头,“还有那些说‘没事’的。越没事的人,越怕出事。”
班组长想了想:“可咱们现在流程刚稳,再加活儿,怕乱。”
“不加活儿,是换脑子。”刘好仃打开成果墙边的空框,把新本子放进去,“每周五下午,咱们花十分钟,一起读一遍这周记下的十句话。听多了,自然就懂了。”
“听客户说话,还能听出花来?”老黄嘀咕。
“不是听出花,是听出路。”刘好仃拿起笔,在墙上告示下方画了条横线,“以前我们等需求,现在得学会猜需求。他们敢提,我们就得敢接——接得住,才算真信用。”
小李忽然翻出系统记录:“其实……最近七天,有五个客户在下单时备注了特殊要求。比如‘边角多包一层’‘别用旧箱子’‘发货前拍个视频’……这些以前都是临时处理的。”
“现在不是临时了。”刘好仃接过话,“这是信号。他们不是在提要求,是在教我们怎么服务他们。”
老黄挠了挠头:“可每个人都不一样,咱们总不能给一百个客户做一百种标准吧?”
“不用一百种。”刘好仃翻开手感档案,指着几个名字,“你看张建军,三年零裂片,靠的是手感稳;你看东区二班,连续七天达标,靠的是流程清。这些能复制的东西,就是咱们的底子。”
“你的意思是……”班组长慢慢明白过来,“把客户说的话,变成咱们的新标准?”
“对。”刘好仃在新本子上写下第一条:“研究方向一:能否根据客户历史行为,自动生成包装/交付建议?”
字写得不大,但一笔一划,压着纸。
小李凑过来念了一遍:“自动生成?这得搞算法吧?”
“不用那么玄。”刘好仃说,“先从看得见的开始。比如谁连续三次要防刮膜,下次下单前,咱们主动问一句‘还按老规矩贴吗?’”
“这不就是人情味嘛。”小李笑了,“跟熟客打招呼似的。”
“对,就是打招呼。”刘好仃说,“以前我们怕客户说话,现在得盼着他们说。说得多,咱们改得准。”
老黄还在犹豫:“可生产节奏不能乱啊。你这边刚排好,那边客户又改主意,不就全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