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我再看会儿。”她头没抬,“刚才发现个有意思的事。”
“什么?”
“好几个客户在评价里提到,他们选咱们,是因为‘听说你们连包装角度都研究’。”
刘好仃一愣。
“不是因为环保,不是因为便宜,是因为‘连这种小事都管’。”小陈抬头,“他们说,这种厂,东西肯定错不了。”
刘好仃没说话,转身回桌前,打开电脑,翻出之前那份“品牌思考_初稿”。他往下拉,在最后一行加了一句:
“客户记住的,不是我们说了什么,而是我们管了什么。”
第二天,他提前到厂,没去办公室,直接去了包装车间。工人正在打包一批出口订单,动作熟练。他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忽然蹲下身,伸手摸了摸纸箱底部的护角。
“这批用的是新批次?”
工人点头:“对,昨天刚换的。”
“厚度一样?”
“一样,但材质更软,缓冲更好。”
刘好仃站起来,走到质检台,翻出样品记录。新护角的抗压数据比旧款高了8%,但成本只多了2%。
他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发到团队群:
“新护角测试数据不错,谁跟进的?”
小王秒回:“技术组小张,说是为了应对长途海运的震动,主动提的改款。”
刘好仃看着照片,忽然笑了。
中午回办公室,他打开抽屉,翻出那本《品牌的力量》,书页间还夹着老周留下的纸条。他没看字,而是把书轻轻放在桌上,然后打开文档,删掉最后一句,重新敲了一行:
“创新不是我们要做什么,而是我们已经在做什么。”
下午,他召集团队开短会。
“我昨天想了一夜。”他说,“咱们一直想找‘新’东西,可忘了最重要的事——咱们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新’的。”
“什么意思?”小陈问。
“别人不做,我们做了,就是新。”他举起手机照片,“这个护角,改了材质,没人要求,是工人自己提的。这不是创新?员工学堂,老师傅教新人用手机,这不是创新?客户要特殊包装,我们连夜调整,这不是创新?”
他顿了顿:“咱们不是缺创新,是缺‘看见’。”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老李突然说:“要不,咱们搞个‘微创新榜’?每月评一次,谁提了改进点子,谁上了榜,全厂公示。”
小王接话:“还可以让客户投票,选出‘最打动他们的细节’。”
小陈眼睛亮了:“那咱们的品牌故事,不就活了吗?不是我们讲,是客户和员工一起讲。”
刘好仃听着,没打断。他拿起笔,在本子上画了个圈,中间写“我们”,外面一圈写“客户”“员工”“供应商”,再外一圈写“社会”。
“咱们要做的,不是搞个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他轻声说,“是让每一个小改进,都被看见,被记住,被传出去。”
会开到五点半,大家意犹未尽。
临走前,小陈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昨天那个‘品牌一句话’征集,收到了二十多条。”
“念一条听听。”
她翻开笔记本:“‘一块玻璃,也能有温度。’”
刘好仃点头:“不错。”
“还有——‘认真,是我们唯一的捷径。’”
“这个也好。”
“最逗的是这条——‘别家厂裁员,我们厂开学堂。’”
刘好仃笑了:“这句,得贴公告栏。”
大家收拾东西准备走,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工人陆续下班。电动车一辆接一辆驶出厂区,车筐里有饭盒,有购物袋,还有员工学堂发的笔记本。
他掏出手机,打开文档,把刚才那句“创新不是我们要做什么,而是我们已经在做什么”复制下来,新建一封邮件,收件人填了团队全员。
邮件正文只有一行字:
“明天早上九点,会议室,咱们聊聊,怎么把‘已经在做的事’,变成‘别人眼里的新鲜事’。”
他按下发送键,抬头时,看见技术组小张骑着电动车经过楼下,车把上挂着个塑料袋,里面露出半瓶胶水、几片新护角样品。
小张抬头冲他挥手,咧嘴一笑,车轮碾过一小滩积水,水花溅在路边的绿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