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小陈走后,办公室的门轻轻合上,刘好仃没动,手指在桌沿敲了三下,像在给什么节奏打拍子。他盯着电脑屏幕,那两行字还亮着:“我们是谁?——一家会因为三分钟冷却时间较真的玻璃厂。”“我们做什么?——把较真,变成温暖。”
他没关文档,而是点了“另存为”,文件名敲了四个字:“品牌思考_初稿”。
第二天一早,会议室的白板被擦得干干净净。刘好仃提着保温杯进来时,小王已经在投影仪上打开了一页PPT,标题是“全球建材行业趋势观察”。老李抱着一叠打印资料,边翻边嘟囔:“这词儿一个比一个玄,‘可持续闭环’‘碳足迹可视化’,听着像科幻片。”
“别管名字多花哨,”刘好仃把杯子搁在桌上,“咱们就看三件事:别人在做什么?消费者在要什么?有没有咱们能插得上手的地方?”
小陈举手:“那咱们先分个工?我看资料,老李擅长总结,小王懂数据分析,您坐镇指挥。”
“行。”刘好仃点头,“从今天起,咱们不干别的,就干这一件事——找思路。不求快,但求准。”
散会后,几个人立刻动了起来。小王负责盯国外行业报告,老李翻国内政策文件,小陈则埋头刷论坛、看客户留言、整理用户反馈。刘好仃也没闲着,他翻出过去半年的所有项目记录,一页页过,把凡是带“新”字的、带“试”字的、带“第一次”的,全都标红。
第三天下午,小王在会议室门口探头:“刘师傅,您来看看这个。”
投影上是一张曲线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个性化定制需求增长率”,箭头一路往上。
“最近两年,越来越多客户在下单时提特殊要求,比如尺寸非标、颜色定制、包装图案私人化。”小王指着数据,“不是个别现象,是趋势。”
老李凑近看:“可咱们是做工业玻璃的,又不是做工艺品,搞定制,成本压不住。”
“不一定非得是产品本身。”小陈插话,“上次员工学堂有人问能不能教手机拍照,说明大家其实挺想‘表达自己’的。要不,咱们的服务能不能也‘定制’一下?”
“比如?”刘好仃问。
“比如客户下单时,咱们附一张手写卡片,写点祝福,或者讲讲这块玻璃是怎么做出来的。”
老李摇头:“太软了,客户要的是效率,不是温情。”
“可温情也是竞争力。”小陈不服,“您没看那些网红店?卖的不是东西,是感觉。”
刘好仃没表态,只说:“记下来,算一个方向。”
接下来几天,信息越堆越多。有人整理出“绿色消费”关键词热度上升,有人发现“员工关怀”成企业采购决策影响因素,还有人扒出某大厂因包装过度被投诉的新闻。
但每一条,都像隔着一层纱。
“看得见,摸不着。”小王叹气,“咱们知道风往哪吹,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借力。”
周五下午,团队围坐一圈,桌上摊满资料。刘好仃让每人说一条最有潜力的发现。
小王先来:“环保材料升级是大势,但咱们已经做了,再讲,别人觉得是标配。”
老李接着:“客户越来越看重供应链透明,可咱们公开生产流程,会不会被人抄了技术?”
小陈最后说:“我觉得,咱们最大的不同,是人。工人能上学堂,老师傅带新人,连保安都参加团建。这些事小,但真实。”
刘好仃听完,沉默了几秒,然后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员工学堂的课程反馈、车间改进提案、客户回访记录。
“你们知道为什么咱们挖不出新思路吗?”他问。
没人答。
“因为我们总想着往外找。”他合上本子,“可创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别人那儿抄来的。它得是从咱们自己身上长出来的。”
“可怎么长?”小王挠头。
“先看清自己。”刘好仃说,“咱们做了这么多事,不是为了凑数,也不是为了应付谁。可现在,得学会‘看见’它们之间的联系。”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
材料、人、过程
“咱们的优势在哪?材料上,咱们有可降解护角、节能工艺;人上,有员工学堂、师徒制;过程上,有全程质检、透明生产。”
他用箭头把三个词连起来:“可这些,现在是散的。咱们得找到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
“串成什么?”老李问。
“串成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别人一提就想到咱们的事。”
小陈突然举手:“要不,咱们搞个‘玻璃成长日记’?从一块砂子进厂,到成品出厂,全程记录,客户能扫码看。不光看流程,还能看到是谁做的、谁检查的、谁装的车。”
老李皱眉:“这工作量不小,客户真会看?”
“不一定人人看,”刘好仃说,“但有人看,就会传。咱们不靠量,靠‘信’。”
“可这还是在讲过程。”小王摇头,“不算新。”
“是不算。”刘好仃承认,“但它是基础。没有基础,再漂亮的口号也是空的。”
会议结束前,他做了个小结:“这一周,咱们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结论是——还没找到那个‘一拍脑袋就知道是咱们’的点。”
大家有点泄气。
他笑了笑:“但别忘了,咱们当初做社会责任项目时,也是从‘不知道能做成啥样’开始的。现在至少知道了什么不行,这就是进步。”
散会后,小陈留下来整理资料。刘好仃收拾包准备走,看见她还在翻一堆客户留言截图。
“还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