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先挑一个试点。”刘好仃打断,“越南订单最多,需求最急,就从胡志明开始。派一个技术员,一个质检,住三个月,手把手带本地团队。”
小阮眼睛亮了:“我认识那边一个物流经理,之前在华人企业干过,沟通没问题,要不要牵个线?”
“要。”刘好仃点头,“今天就联系。”
小陈忽然笑出声:“你们发现没?咱们现在开会,不光聊卖多少,还得操心从哪发、啥时候到、谁来管。这不像是卖同步带,倒像是在搭一张网。”
“本来就是。”刘好仃说,“以前咱们只想把产品做好,现在得让全世界都能及时用上。这张网,不光连着客户,还连着工厂、仓库、司机、质检员。少一个环,都转不起来。”
阿强低头记笔记,忽然抬头:“那供应商呢?现在好几家轮流供货,标准不一,交期也不稳。要不要整合一下?”
刘好仃点头:“是得理一理。不能谁报价低就用谁,得看谁靠谱、谁配合、谁愿意一起走远路。”
“那……签长期协议?”小阮试探着问。
“签。”刘好仃说得干脆,“但不是光签个字就完事。我们要跟他们一起定标准、排计划、做预测。让他们也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小陈眨眨眼:“合着咱们不光搞‘同步训练’,还得搞‘同步生产’?”
“对。”刘好仃笑了,“工人之间要同步,上下游也得同步。不然你往前冲,他往后拖,最后还是散。”
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散会前,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三条线:一条从深圳出发,分叉到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一条从供应商连向生产中心;第三条,从海外仓辐射周边客户。
“这三条线,以后要像同步带一样,咬合运转。”他说,“谁掉链子,咱们一起拉他一把。但要是总拖后腿……”
他没说完,只把那条线轻轻划掉。
下午,阿强带回一份初步方案:在胡志明市租用保税仓,首期投入两条分装线,配备本地工人六名,中方派驻两名技术人员。预计首月运营成本十二万,但可缩短交付周期至七十二小时内。
刘好仃看完,没急着批,而是问了一句:“如果下个月订单再翻一倍,这套系统撑得住吗?”
阿强愣了下:“可能……得加人加线。”
“那就不是‘撑得住’,是‘又得重来’。”刘好仃说,“咱们要的不是应急方案,是能跟着市场一起长的骨架。”
他提笔在方案末尾写了一行字:按三年规模设计,按当前需求启动。
“先找三家备选供应商,做一轮比对。质量、交期、配合度,全打分。得分高的,签三年框架协议,保产能,保价格,保响应。”
小阮记下:“那物流呢?要不要谈几家备用渠道?”
“要。”刘好仃说,“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但也不能太多,太乱。选两家主合作,一家备用,定期考核。”
小陈抱着样品往外走,回头问:“那……我们什么时候宣布‘全球供应链升级’?”
“不宣布。”刘好仃说,“客户不在乎你怎么建的,只在乎能不能准时收到。咱们悄悄干,干成了,他们自然知道。”
他站起身,把保温杯盖拧紧:“现在最怕的不是慢,是乱。只要链子不断,节奏不乱,咱们就能一直往前走。”
晚上八点,办公室只剩他一个人。电脑屏幕上是全球订单热力图,东南亚一片红得发烫。他点开供应商管理系统的后台,新建了一个项目文件夹,输入名称:链合计划。
鼠标悬停在“创建”按钮上,他停了几秒,然后轻轻点下。
文件夹生成的瞬间,邮箱弹出新消息提醒。是越南那家代理厂的采购主管发来的,标题写着:“关于首批定制款的发货时间,我们能再提前一天吗?新员工培训定在周四上午九点,希望能人手一条。”
刘好仃点开回复框,打字:“可以。我们会确保周三下午六点前送达贵厂前台。附赠十套备用带,以防临时增员。”
发送后,他没关电脑,而是打开内部通讯录,找到技术组负责人,发了条消息:“明天上午九点,开个短会。议题:模块化生产落地时间表。越快越好。”
他站起身,活动了下肩膀,走到窗前。厂区灯火通明,物流车正在装货,工人一个个核对清单,动作熟练。一条条同步带被打包进印有公司标志的纸箱,堆成小山。
他看了一会儿,转身回到桌前,把“链合计划”的文件夹拖到了桌面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