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把“链合计划”的文件夹钉在桌面最上方,顺手把保温杯往右挪了两厘米,给新打印的供应商名单腾位置。电脑右下角的时间跳到次日七点四十六分,他没急着开晨会,而是先点进系统后台,把过去三个月所有延迟订单按供应商分类拉了个表。表格刚导出来,小陈抱着一叠纸匆匆推门进来,发梢还沾着晨露的湿气。
“刘师傅,我按您说的,把物流、生产和供应商这几块的数据都扒了一遍。”他把资料分三份摆在桌上,“结果……比我想象的还乱。”
刘好仃没说话,只点了点头,示意继续。小陈咽了口唾沫,翻开第一页:“咱们现在合作的原材料供应商一共二十七家,分布在六个省,光是PVC颗粒这一项,就有九个不同批次标准。最离谱的是,有三家明明用的是同一家上游厂的料,交货时间却能差出整整八天。”
“为什么?”刘好仃问。
“有的走款慢,有的临时接了大单,还有的——”小陈翻了一页,“说运输车坏了,等了三天才修好。”
刘好仃轻轻敲了两下桌面:“车坏了,是常事。可八天,够我们丢三个订单了。”他抬头,“生产那边呢?”
“生产线倒是满的,但排程太死。”小阮这时候也到了,把笔记本电脑支起来,“技术组反馈,现在定制订单越来越多,颜色、刻字、长度全不一样,可咱们还是一条线通到底,没法分段并行。就像煮面,锅就一口,不管你要清汤还是红烧,都得排队。”
“那模块化生产呢?”刘好仃问。
“方案有了,但得改设备,还得重新培训工人。”小阮顿了顿,“最快也得三周。”
刘好仃“嗯”了一声,转头看阿强:“物流和仓储呢?”
阿强清了清嗓子:“目前所有海外订单都从深圳港出,走海运。国内倒是能次日达,但东南亚平均要七到十天。我们查了同行,有两家已经在越南和马来西亚设了前置仓,最快能做到四十八小时送达。”
“那我们呢?”
“我们连保税仓的申请材料都没交。”阿强苦笑,“流程卡在财务审批,说要等季度预算。”
刘好仃没发火,只把三份报告并排摊开,像拼图一样对齐边角。他忽然说:“咱们得画个图。”
小陈一愣:“画什么?”
“把整个链条画出来。”刘好仃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从原料进厂,到产品送到客户手里,每一步,谁在做,怎么做,耗多久,卡在哪,全画上去。”
没人反对,三人立刻动手。小陈负责供应商部分,阿强梳理物流节点,小阮整理生产流程。两小时后,白板上出现了一张密密麻麻的流程图,像一张被蜘蛛精心编织又被人踩过一脚的网——主线清晰,但旁支杂乱,节点重叠,还有好几处用红笔标出的“断点”。
刘好仃盯着图看了许久,忽然笑了:“这哪是供应链,这是‘供断链’。”
小陈忍不住也笑出声:“还真是,一碰就断。”
“别光笑。”刘好仃用笔尖点着图上几个关键节点,“咱们现在的问题,不是某一个环节慢,是整个链条不咬合。上游供货忽快忽慢,中游生产排不开档期,下游物流又没缓冲,客户一催,全乱套。”
小阮皱眉:“那怎么破?一个个修?”
“修也得知道哪块先塌。”刘好仃说,“现在咱们像医生,病人发烧,得先查血,不能直接开药。”
于是团队重新分工,开始逐项分析问题。可刚讨论不到十分钟,分歧就来了。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物流。”阿强坚持,“运输成本占了总成本的百分之十八,比去年涨了五个点,而且时效不稳定,客户投诉一半是因为送不到。”
“可根本原因在生产。”小阮摇头,“如果我们能提前备半成品,接到订单三天内就能出货,物流压力自然小。”
小陈则举手:“要我说,根子在供应商。原材料交期不准,我们生产排程全被打乱,等于第一棒就摔了,后面跑多快都没用。”
会议室一时安静。刘好仃没打断,只把三人的观点写在白板上,标成三个大字:物流、生产、供应。
他转身,拿起一支蓝笔:“咱们不争谁第一,先看数据。”他把之前拉出的表格投影到墙上,“过去三个月,因供应商延迟导致生产延期的订单,占总延迟订单的百分之六十二。因物流问题导致客户投诉的,占百分之三十四。生产排程冲突的,占百分之四十一——注意,这些数据有重叠。”
他顿了顿:“这说明什么?说明问题不是单点爆发,是连环塌方。但最上游的‘供应商不稳定’,是多数问题的起点。”
小阮若有所思:“所以,得先稳住源头?”
“对。”刘好仃点头,“就像种树,根不稳,枝叶长得再茂也扛不住风。”
小陈忽然举手:“那我刚才发现个事——这二十七家供应商里,有十五家在过去半年内都出现过交货延迟,其中八家延迟超过三次。最夸张的一家,上个月答应十五号到货,结果二十三号才发车,理由是‘厂长儿子结婚,全厂放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会议室一静,随即爆发出笑声。
刘好仃也笑了,但很快收住:“笑归笑,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供应商管理,基本靠运气。谁心情好,谁家不办喜事,谁就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