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把手机装进裤兜,指尖还停留在屏幕余温上。他刚回完那条“能让新来的实习生和老员工走成一个人吗”的消息,抬头就看见质检车间的灯还亮着。几个工人正低头整理包装盒,其中一人拿起一条黑色带子,对着灯光翻看,忽然笑了,转头说了句什么,两人同时把带子绕上手腕,原地走了两步,动作整齐得像一个人。
他没停下脚步,也没再回头。厂区的风带着夜班机器的微震,吹得裤脚轻轻贴在小腿上。他知道,那不是巧合,是信任开始落地的声音。
可刚走到宿舍楼门口,手机又震了一下。是阿强发来的表格更新提醒——越南那边第三批定制样单确认下单,但物流预估送达时间比合同晚了五天。刘好仃皱了下眉,点开详情,发现是马来西亚中转仓临时缺货,补货得等供应商排产。
他站在楼道口,没上楼,反而转身往办公室走。
灯亮起来的时候,桌上还摊着昨天的会议纪要。小陈画的“你的带,你做主”草图贴在白板一角,旁边是阿强整理的东南亚订单增长曲线,像一排拔地而起的小山。刘好仃盯着那张图看了两秒,忽然伸手,把“快、准、稳”三个字圈了起来。
快,现在有点卡;准,还在路上;稳,还没真正立住。
他打开电脑,调出最近一个月的交付记录。越南八笔订单,两笔延迟;印尼五笔,三笔用了临时替代供应商,客户反馈“颜色略有偏差”;新加坡那笔纪念款,因为烫印工序排期靠后,差点错过工会周年庆。
不是卖不出去,是送不到手。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市场跑得比预期还快,可供应链还在原地打转。就像一个人迈开腿往前冲,鞋带却松了,跑得越猛,越容易摔。
第二天一早,会议室的门刚开条缝,阿强就探进头来:“刘师傅,越南客户问能不能提前发货,他们新员工下周就上岗。”
“能吗?”刘好仃坐在老位置,保温杯搁在手边。
“看生产排期……难。多色生产线现在满负荷,技术组说再加急会影响良品率。”
小阮也到了,手里抱着笔记本:“马来西亚那边刚回消息,说他们愿意签年度代理,但要求我们保证七十二小时内发货。”
“有仓吗?”刘好仃问。
“目前所有海外订单都从深圳发,走海运。最快也得八天。”
“那七十二小时,是做梦。”小陈抱着一摞样品进来,顺手把新打的三款定制带放在桌上,“不过,我昨晚查了查,越南胡志明市有家第三方物流园,能做保税仓,听说还有现成的分拣线。”
刘好仃点点头,没说话,只把笔记本翻开,写了四个字:全球供链。
“咱们的产品现在不光是工具,是仪式,是礼物,是新员工第一天的‘入职信物’。”他抬头,“可要是连时间都卡不准,再有情分的东西,也会凉。”
阿强低头翻数据:“其实问题不在生产,是中间环节太长。从下单到发货,平均要经过五道审批、三个部门交接,等走到物流手里,黄花菜都凉了。”
“那咱们就得把链条拧紧。”刘好仃说,“以前是小步慢走,现在是多地开花,再用老办法,迟早被自己绊倒。”
小阮举手:“我前两天联系印尼一家本地包装厂,他们能做分装,价格也不贵,但咱们没签长期合同,人家不敢备料。”
“为什么不签?”刘好仃问。
“怕压库存。万一哪天订单少了,材料砸手里。”
“可现在订单是往上涨的。”刘好仃指着屏幕,“你们看,过去十天,东南亚日均订单量翻了两倍,咨询还在涨。这不是短期热潮,是趋势起来了。”
他顿了顿:“咱们不能光盯着眼前这一单两单,得想三年后,五年后,这带子要送到多少个国家,多少条生产线。到那时候,还靠深圳发快递?”
没人接话,但气氛变了。
小陈把样品往中间推了推:“那是不是得建海外仓?或者找本地合作厂,做‘前置生产’?”
“建仓要钱,合作要信。”刘好仃说,“但最怕的不是花钱,是动作慢。市场不等人,客户也不等。”
阿强突然开口:“其实……技术组上周提过,可以做模块化生产。比如把带体、扣件、刻字分开做,提前备半成品,接到订单再组合。这样能省三天。”
“这主意好。”刘好仃眼睛一亮,“就像快餐店备好食材,点单就炒。”
小阮也来了劲:“那我们能不能也搞‘区域中心’?比如在越南设一个,覆盖东南亚,订单来了,本地生产,本地发,当天就能出货。”
“可质量怎么控?”小陈问,“万一做出来颜色不对,字体歪了,客户说咱们‘海外特供版’质量差,口碑就砸了。”
“那就派人去。”刘好仃说,“不是派一天两天,是长期驻点。咱们厂里有老师傅,懂工艺,会沟通,让他们当‘质量守门人’。”
“那得多少人?”阿强算着,“一个点至少两个,三班倒还得轮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