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钢轨上的家族》最新章节。
1976年冬,北京铁路局机要收发室
蒸汽机车的余温在月台上凝成白雾,齐振国签收邮包时,指尖触到木箱侧面一道特殊的凹痕——那是攀枝花机务段自制的暗记,形如道钉的截面。邮包登记表上写着\"技术资料\",但箱角渗出的淡红色粉末,分明是钒钛矿特有的氧化痕迹。
\"齐工,这箱要特批。\"收发室的老赵用报纸遮着,推来第二只小包裹,\"你弟弟从贵州捎来的。\"
小包裹轻得出奇,晃动时发出纸张摩擦的沙沙声。齐振国将它塞进公文包,公文包立刻微微发热——这熟悉的温度让他想起十年前,弟弟在贵州山洞里交给他的那些烫手的资料。
技术处值班室,深夜
台灯的光圈下,小包裹露出真容:一本《内燃机维修手册》,封面泛黄卷边。翻开扉页,齐振国的呼吸一滞——父亲年轻时的照片贴在借阅卡上,照片背面是德文写的\"柏林工业大学图书馆藏书\"。
书页间夹着三张车票:
北京至昆明的硬卧票,1970年,票根有撕毁痕迹
昆明至攀枝花的站票,1972年,背面画着螺旋线
贵阳至北京的特快票,1976年,盖着\"准乘\"红章
每张车票的日期,都恰好是齐振国收到弟弟密信的前一周。
拆解木箱的意外
钒钛钢样本下压着本《机车保养记录》,翻开却是手抄的德文资料——汉斯从西德寄来的最新转向架设计图。图纸边缘用铅笔描着道道曲线,笔触颤抖,像是高烧中画的。齐振国突然在空白处摸到凸起,对着灯光看清了针孔拼出的字母:FEVER(高烧)。
窗外传来巡逻车的声响。他迅速将图纸塞回箱底,却带出一张泛黄的病历单:齐卫国,1975年8月,疟疾复发,血样检出钒离子异常。
病历背面是弟弟歪斜的字迹:\"资料分三批走,青蒿素配方在票根里。\"
破译车票秘密
台灯烤热昆明至攀枝花的站票,票根背面渐渐显出淡绿色字迹——是青蒿提取液的分子式,但某个键位被刻意修改过,旁边标注:\"适应钒钛矿区疟原虫变种\"。
齐振国摸向胸前,那枚非洲带回的骨链道钉正在衣袋发烫。他想起林秀兰的警告:\"卫国研究的不仅是抗疟药......\"
楼道突然传来脚步声。他吹灭台灯的瞬间,看见月光下那本德文书的借阅卡在动——父亲照片背后,藏着一张显微胶片。
1977年春,北京西郊仓库
月光透过铁皮屋顶的裂缝,在水泥地上划出几道银线。齐振国撬开第三个木箱,刨花中露出几本装订粗糙的笔记——封面上\"机车故障记录\"的字样下,隐约可见\"齐卫国\"三个字被反复描摹的痕迹。
他翻开第一页,弟弟熟悉的字迹跃入眼帘:
\"1973年5月,攀枝花矿区试验日志:钒钛合金对疟原虫的抑制作用...\"
纸页间夹着几张显微照片,显示疟原虫在钒离子环境下的变异过程。最后一张照片背面写着:\"青蒿素+钒=钥匙?\"
仓库外突然传来狗吠。齐振国迅速合上笔记,却带出一张车票——1974年贵阳至昆明的慢车票,票根处用针扎出五个小孔。
暗房显影
技术处暗房里,显微胶片在显影液中渐渐浮现图像。齐振国屏住呼吸——这是父亲1936年在柏林实验室的原始数据,记录着某种磁性材料对微生物的影响。胶片边缘的德文标注:\"注意:与远东疟疾样本反应异常\"。
定影液的酸味中,他突然想起非洲酋长的话:\"铁蛇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