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钢轨上的家族》最新章节。
\"姆布吉要配着这个吃。\"少年翻译着,指向挂在墙上的兽皮地图。图上用炭笔画着条蜿蜒黑线,与坦赞铁路的规划惊人地重合。
\"祖先说,地下躺着铁蛇。\"酋长突然用生硬英语说,\"你们铺的铁轨...在它伤口上。\"
齐振国心头一震。这描述与西昌的磁异常何其相似!他摸出弟弟的笔记,翻到被撕页处——残留的纸纤维里嵌着几粒微型晶体,在火光中泛出金属光泽。
午夜,医疗帐篷
林秀兰在青蒿素注射液里偷偷掺入姆布吉提取液。齐振国帮她给昏迷的老陈注射时,发现病人腰间别着个皮质笔记本——翻开竟是1958年苏联专家在攀枝花的勘探记录!
\"你看这个。\"齐振国指向某页角落的化学式,\"他们把钒钛矿和抗疟药做了交叉实验...\"
话音未落,帐篷外闪过手电光束。林秀兰迅速藏起笔记本,齐振国则抓起钢轨样本挡在药柜前。进来的是援建指挥部政委,军装领口别着两枚抗疟药。
\"明天欧洲考察团要来。\"政委的目光扫过实验台,\"那些土方药...收起来。\"
他离开后,林秀兰从药柜底层抽出个铁盒:\"老陈偷偷给我的。\"盒里装满当地植物标本,每株都标注着奇怪的符号——与父亲滇缅铁路日记里的记号完全相同。
暴雨中的发现
齐振国冒雨冲向沼泽勘测点。闪电照亮了钢轨铺装现场,那里横七竖八躺着欧洲工程师的工具箱——德国造的精密仪器全部失灵,指针疯狂旋转。
他蹲下身,钢钎插入泥沼的瞬间,一股熟悉的阻力传来。扒开淤泥,露出块布满蜂窝状孔洞的黑色岩石,表面沾着蓝紫色黏液。
这是弟弟笔记最后一页缺失的内容:钒钛矿与特定疟原虫的共生关系。
1976年旱季,坦赞铁路通车前夕
最后一根钢轨在鼓声中落成,齐振国望着铁轨上跳跃的阳光——那些蓝紫色锈斑奇迹般地消失了。中国工人们不再面色蜡黄,他们和当地劳工一起,将青蒿与姆布吉的枝叶编成花环,挂在崭新的火车头上。
林秀兰的医疗队帐篷前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用斯瓦希里语和中文写着:\"草药防疫站\"。少年带着部落孩子们在周围种下一圈青蒿,嫩绿的叶片在干燥的风中轻轻摇曳。
\"欧洲考察团撤走了。\"翻译小刘递来电报,\"他们说...这条铁路违背自然规律。\"
齐振国望向远方的沼泽,那里现在立着一块铁碑——用攀枝花的钒钛钢铸成,上面刻着中、英、斯瓦希里三语铭文:\"谨纪念在此发现疟疾新疗法的科学家们\"。
回国前的夜晚
酋长举行送别仪式,鼓点震动大地。老人将串着道钉的骨链挂在齐振国脖子上——那枚\"成昆1970\"道钉现在裹着树脂,与红浆果并排闪耀。
\"铁蛇睡着了。\"酋长用英语说,\"你们的铁轨...是它的新脊柱。\"
林秀兰整理着医疗记录,其中三页标着\"绝密\"——那是钒钛矿与疟原虫关系的完整研究报告。她将副本藏进装青蒿种子的铁盒,留给当地医院。
1978年春,北京全国科学大会
齐振国站在领奖台上,胸前的骨链道钉引起记者好奇。\"非洲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他这样解释,没提那些蓝紫色锈斑的秘密。
获奖证书下压着封信,是林秀兰从广州寄来的。信中掉出一张照片:坦赞铁路首列火车驶过草原,车窗外挂着成串的青蒿花环。背面写着:\"卫国是对的——钒钛矿区的蚊子,确实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