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钢轨上的家族》最新章节。
\"你胡说!\"
齐振国扯开衣领,露出缝着血型布条的位置——那里现在别着枚锈迹斑斑的道钉,钉帽上刻着\"滇缅1943\"。
\"我父亲用命换来的教训。\"他将道钉狠狠砸向地面,\"不能再用战士的血来验证!\"
道钉击碎水泥地的脆响中,远处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所有人转头望去——白熊沟隧道方向腾起巨大的尘烟,像朵狰狞的蘑菇云。
塌方现场
齐振国跑掉了一只鞋,赤脚踩在碎石上渗出鲜血。隧道口已完全坍塌,几十个铁道兵正在徒手挖掘。
\"多少兄弟......\"他抓住一个满脸是灰的士兵。
\"七个。\"士兵的云南口音带着哭腔,\"包括三班副......\"
齐振国扒开人群冲向废墟。在坍塌最严重的位置,他看见半截露在外面的胳膊——手腕上还缠着被血浸透的布条,\"Ab型\"的字样已经模糊。
突然,他注意到那只手里攥着什么。掰开僵硬的手指,里面是块棱角分明的矿石,断面闪烁着奇特的金属光泽——这不是白熊沟常见的岩层!
\"让开!\"
阿果不知何时出现在现场,老人手里拎着祖传的钢丝钳,腰间别着那把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他蹲下身嗅了嗅矿石,独眼在尘烟中眯成一条缝:
\"钨矿......这山里藏着整个西南最大的......\"
话没说完,远处传来吉普车的急刹声。军代表老雷带着武装士兵跑来,枪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齐振国迅速将矿石塞进嘴里,锋利的边缘割破了他的舌头。血的味道混着金属的腥气,让他想起小时候父亲说的:\"有些真相,必须用血来保存。\"
1970年1月,白熊沟临时医院
齐振国躺在行军床上,舌尖的伤口已经化脓。林秀兰用镊子从他口腔取出那块钨矿石时,金属表面还沾着血丝。
\"三班副用命换来的。\"她将矿石浸入消毒液,\"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窗外的探照灯扫过,矿石在玻璃瓶中折射出诡异的光斑。齐振国摸向脖颈——缝着血型布条的位置现在贴着纱布,下面藏着三班副留下的经纬度坐标。
\"他们开始挖新导洞了。\"林秀兰突然压低声音,\"就在钨矿脉正上方。\"
病床下的地板传来有节奏的震动——是风镐在岩层上作业的波动。齐振国闭上眼,父亲日记里的那句话浮现在脑海:\"钨矿伴生区,岩层必脆\"。
深夜,档案室
齐振国撬开锁时,手指还在发抖。高烧让视线模糊,但他必须找到1958年的地质勘探报告——那上面应该有钨矿的原始记录。
档案柜最底层,一份标着\"绝密\"的文件夹被刻意倒放着。抽出文件的瞬间,几张照片滑落——是苏联专家与军代表老雷的合影,背景赫然是白熊沟的岩芯样本!
报告第37页被整页撕去,但残留的纸缘上还能看到铅笔痕迹。齐振国将矿石按在纸上,慢慢滚动——凸起的钨晶体在纸面留下清晰的拓印,正好填补缺失的岩层剖面图!
门外突然传来钥匙转动声。齐振国迅速将照片塞回,却碰倒了墨水瓶。红色墨水漫过报告上的签名栏,露出被化学药剂隐去的真相:
\"建议绕行,此处蕴藏战略级钨矿(详见附页37)——齐远山 1958.7\"
隧道抢险现场
新导洞的塌方比预计来得更快。齐振国冲进隧道时,钢拱架正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阿果带着铁道兵们用肩膀抵住变形的支架,老人脖颈后的\"Ab型\"布条被汗水浸得透亮。
\"撤!全部撤出去!\"
齐振国的吼声淹没在岩石崩裂的轰鸣中。他抓起一根钢钎插进岩缝,钎尾系着三班副的血型布条——在风流中猎猎作响,像面小小的旗帜。
\"看清楚了!\"他指向岩壁上闪烁的晶体,\"这就是塌方的真正原因!\"
钨矿脉在矿灯照射下泛出蓝光,像一条沉睡的恶龙。军代表老雷举枪的手突然颤抖起来——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苏联人要篡改数据:这条矿脉的价值,远超整条成昆铁路!
1970年春,改线后的白熊沟
新铺的铁轨绕过危险区,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齐振国站在三班副的墓前,将那块带血的钨矿石埋进黄土。墓碑是用报废的钢轨焊接而成,上面刻着七名牺牲战士的血型。
阿果解开衣领,露出新增的伤疤——老人自愿移植了三班副的皮肤,那块\"Ab型\"布条现在永远长在了他背上。
\"给你。\"他扔来个铁盒,\"该物归原主了。\"
盒子里是齐振国的铜制道钉,钉尖新增了一道刻痕:\"白熊沟1970\"。钉帽内侧用针尖刻着七个微小的字母——是那七名战士姓氏的首字母。
首列试运行列车鸣笛驶过时,齐振国将道钉按在钢轨上。金属相接的瞬间,他分明听见了父亲的声音:
\"铁轨会锈,血型会淡,唯有真相永远奔流在轨道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