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钢轨上的家族》最新章节。
1969年冬,成昆铁路白熊沟隧道
爆破后的硝烟还未散尽,齐振国踩着碎石走进隧道,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岩壁上渗出的血珠——不是真的血,是含铁量极高的地下水在氧化后呈现的暗红色。
\"齐总工,小心!\"
技术员小张拽住他胳膊的瞬间,一块脸盆大的岩石砸在刚才站立的位置。隧道顶部的裂缝像蛛网般蔓延,不时有碎石簌簌落下。
\"第三十七次塌方。\"小张的声音在安全帽里发闷,\"比设计预估多了十二次。\"
齐振国摸向胸口——那枚铜制道钉被收走后,他养成了摸空口袋的习惯。现在那里只缝着一块布条,上面用蓝墨水写着\"o型\",是每个铁道兵入伍时缝在衣领下的血型标识。
手电筒照向前方,光束里突然出现一双反光的眼睛。一个满脸尘土的士兵蹲在未爆的炸药旁,正用刺刀在岩壁上刻着什么。
\"你在干什么?\"
士兵转身时,齐振国看清了他衣领下露出的布条——已经发黑,但还能辨认出\"A型\"字样。岩壁上刻着七道竖线,最新的一道还带着新鲜的水痕。
\"我们班的。\"士兵的云南口音很重,\"上周塌方......\"
他没说完,但齐振国知道意思。成昆铁路每公里平均牺牲两名铁道兵,白熊沟隧道已经吞噬了三十七条生命。
临时指挥部,夜
煤油灯将齐振国的影子投在隧道地质图上,扭曲成一个问号。他正对照父亲1943年的滇缅铁路笔记,寻找两者地质构造的相似点。突然,帐篷外传来争吵声。
\"必须按原方案推进!\"军代表老雷的嗓门盖过了风声,\"国庆献礼耽误不得!\"
\"再往前打就是破碎带了!\"施工队长的东北口音嘶哑着,\"苏联专家当年就说过这段......\"
\"苏联?\"老雷的皮带扣砸在桌上的声音很清脆,\"你想走苏修路线?\"
齐振国掀开帐篷时,正看见施工队长被两个卫兵架走。老人棉袄后背上缝着的血型布条——\"b型\"——已经被汗水浸透,像一块剥落的皮肤。
地上掉着半张撕破的图纸。齐振国捡起来,发现是隧道支护方案,边缘有父亲常用的标记:一个三角形套着圆圈,代表\"此处需加强钢拱架\"。但正式施工图上,这个标记被人用红墨水打了个叉。
深夜,医务室
齐振国来取安眠药时,意外发现值班的是林秀兰。妻子眼下的青黑比上次见面又深了些,白大褂袖口沾着碘酒痕迹。
\"你们技术处的小吴......\"她递来药片时低声说,\"昨天送来的,失血过多。\"
药柜后面的帘子突然被风吹开。齐振国看见小吴躺在担架上,脸色惨白如纸,脖颈处的血型布条被剪去一半——这是牺牲前的标准操作,另半截会随遗体火化。
\"他兜里有个东西......\"林秀兰从病历本里抽出张对折的纸条,\"可能是给你的。\"
纸条上是小吴工整的字迹:\"苏联地质报告第37页:白熊沟段岩层倾角实际为62°,非设计图的45°\"。
齐振国的手开始发抖。这个误差足以解释为什么塌方频率远超预期——有人篡改了原始数据!
林秀兰突然抓住他手腕:\"明天别去隧道......\"她的指甲掐进他写有血型的布条,\"要批斗你。\"
帐篷外传来脚步声。齐振国迅速将纸条吞下,苦涩的纸浆滑过喉咙时,他想起父亲日记里的话:\"当真相危及生命,就让它成为你的一部分。\"
1969年12月,白熊沟隧道深处
齐振国贴着渗水的岩壁前行,安全帽上的矿灯照亮前方刚塌方的断面。碎石堆里露出一截扭曲的钢轨,那是昨天支撑架被压垮的残骸。他蹲下身,用匕首刮下岩壁上的粉末——在指尖搓开后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和铁道兵们缝在衣领下的血型布条颜色一模一样。
\"齐总工!\"
技术员小张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带着回音。年轻人跌跌撞撞地跑来,手里攥着半块被血浸透的布条——\"Ab型\",边缘还连着几针未拆的线头。
\"三班副的......\"小张的喉结滚动,\"塌方前他让我交给您。\"
布条背面用血写着几个数字:\"37°62′\"。齐振国瞳孔骤缩——这是经纬度坐标!他立刻想起昨晚吞下的纸条上,小吴记录的岩层倾角误差。
远处传来风镐的轰鸣。齐振国将布条塞进贴胸口袋,那里还缝着他的\"o型\"标识。布条相贴的瞬间,他忽然明白了父亲日记里那句话的含义:\"血与铁终将交融\"。
批斗会现场
\"打倒反动技术权威!\"
口号声震得主席台上的茶杯嗡嗡作响。齐振国被按着脖子站在高台上,胸前挂着\"崇洋媚外\"的木牌。军代表老雷正挥舞着一本德文技术手册——那是父亲1936年的留学笔记,不知怎么被翻了出来。
\"说!为什么坚持修改隧道走向?\"老雷的皮带抽在齐振国背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齐振国抬头,看见台下第一排坐着施工队长。老人被两个民兵押着,后背的血型布条被撕去一半,露出紫红色的鞭痕。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相撞,队长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因为......\"齐振国吐出口血沫,\"苏联人当年故意标错了地质参数。\"
全场突然死寂。老雷举起的皮带僵在半空,像条冻僵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