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那些事儿

第194章 帝国的毁灭(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4月25日夜。苏军的炮火,再一次,如同雷鸣般,在柏林上空响起。这一次,炮弹,直接落在了市区的街道上。

这,标志着柏林战役,即将进入它最血腥、最残酷的阶段——城区巷战。

从4月26日到28日,短短三天之内,苏军的穿插部队,就将整个柏林城区,切割成了四个互不相连的孤立战区。德军的指挥系统,在这一刻,彻底瘫痪。城内的残余部队,与总部失去了所有联系,他们不知道上级的命令,不知道友军的位置,甚至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有弹药。战斗,完全退化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各自为战,每一个街角,每一栋建筑,都成了一个独立的战场。

苏军的巷战战术,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不再是整师整团地冲锋,而是以小型的“多兵种战斗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里,有步兵负责清剿,有坦克提供直瞄火力支援,有工兵负责爆破障碍,还有炮兵在后方随时进行压制。

他们发现,从地面上硬冲,伤亡太大。于是,庞大的柏林地铁隧道和下水道系统,成了他们的秘密通道。苏军的突击队,神出鬼没地从地下钻出来,突然出现在德军的背后。废墟,成了双方最好的掩体,也成了最致命的陷阱。苏军的推进速度虽然缓慢,但每一步,都踏得无比坚实。

战斗的最高潮,在帝国国会大厦前爆发了。

这座宏伟的建筑,早已失去了它的政治功能,但它作为德意志帝国的象征,成了双方死战不退的最后阵地。超过2000名最顽固的党卫军、国民突击队和纳粹党徒,据守在这里,发誓要与大厦共存亡。

苏军调来了火箭弹、重炮,甚至是反坦克炮,用平射的方式,对着国会大厦的墙壁和窗户,进行毁灭性的轰击。战斗,从楼外,打到楼内。白刃战、楼梯间的遭遇战、逐个房间的扫荡……每一寸空间,都被鲜血浸透。

4月30日晚,在付出了巨大伤亡后,苏军终于控制了国会大厦的大部分区域。三名苏联士兵,冒着楼顶残余德军的冷枪,将一面巨大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的穹顶。

这一幕,被随军的摄影师叶夫根尼·哈尔杰伊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尽管后来证实,这张举世闻名的照片,是在战斗结束后,为了宣传效果而重新摆拍的,但这丝毫没有减损它所蕴含的历史分量。那面在硝烟中飘扬的红旗,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最经典、最永恒的终结符号。

当国会大厦的战斗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在地堡深处,阿道夫·希特勒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此时的地堡,宛如一个活人墓穴。戈培尔、马丁·鲍曼、克莱勃斯将军等人,依旧陪伴在元首身边。戈培尔还在用他那富有煽动性的嗓音,进行着最后的鼓舞;鲍曼则像一个冷静的管家,整理着文件,为元首准备着“继承人计划”。希特勒,依旧每天按时召开军事会议,但他的语速变得迟缓,精神已然濒临崩溃,身体也因帕金森症而剧烈颤抖。

最终,一个消息,让他下定了自杀的决心。他得知,他的“老朋友”、意大利法西斯领袖墨索里尼,在被游击队枪决后,尸体被倒吊在米兰的一个广场上,任由愤怒的民众羞辱。

希特勒无法接受自己也落得如此下场。他召集了秘书,口述了两份遗嘱。

私人遗嘱:他宣布与爱娃·布劳恩的婚姻,并表示两人选择自愿死亡。他请求将他们的尸体立刻焚烧,以免落入敌人之手。他所有的个人财产,归纳粹党所有。

政治遗嘱:他以国家元首的名义,将赫尔曼·戈林和海因里希·希姆莱,这两个他曾经最信任的副手,开除出党,斥责他们为“叛徒”。他任命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为新一任德国总统,戈培尔为新一任总理。

他要求地堡内的所有人,都在遗嘱上签字作证。

最后的仪式,在一种怪诞而肃穆的气氛中进行。

4月29日凌晨,希特勒与他多年的情妇爱娃·布劳恩,在地堡的会议室里,举行了简短的婚礼。见证人,是一位恰好在地堡里的市政官员(据说是一位清洁工)。

婚礼结束后,希特勒开始为死亡做准备。为了测试氰化钾胶囊的毒性,他命令自己的医生,先拿他的爱犬,“布隆迪”(一条德国牧羊犬),做实验。眼看着爱犬瞬间倒地死去,希特勒面无表情。

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左右,在与地堡众人一一道别后,希特勒与新婚妻子爱娃,走进了他们的房间。爱娃服下了氰化钾胶囊。而希特勒,在咬碎毒药的同时,用一支瓦尔特手枪,对准自己的右侧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听到枪响后,鲍曼等人冲进房间。随后,他们遵照希特勒的遗嘱,用毯子裹着两人的尸体,抬到了帝国总理府的后院。此时,苏军的炮弹,还在不断地落入院中。他们将尸体放入一个弹坑,浇上汽油,点燃。

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这位公认得20世纪人类历史上头号恶魔,带来无尽灾难的阿道夫·希特勒,连同他那条忠诚的狗,化作了一缕黑烟,灰飞烟灭。

元首已死,但地堡里的闹剧,还未结束。

新上任的“总理”戈培尔,还抱着一丝幻想,希望能与苏军进行“有条件的”谈判。他派克莱勃斯将军,打着白旗,前去与苏军第8近卫集团军司令崔可夫将军接洽。

崔可夫听完克莱勃斯的要求后,态度坚决,只回了一句话:“我们只接受无条件投降。”

当克莱勃斯带着这个消息,失魂落魄地返回地堡时,戈培尔明白,一切都结束了。这位宣传天才,这位用谎言构建了整个第三帝国精神世界的狂人,迎来了他的谢幕演出。他冷静地,让医生给自己的6个亲生孩子,注射了毒药,然后与他的妻子玛格达,双双自杀。

克莱勃斯将军,在返回地堡后,一言不发,沉默地喝了许久的酒,然后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曾逼死隆美尔元帅的布格道夫将军,也随之举枪自尽。地堡内的其他工作人员,有的选择了自杀,有的则开始尝试突围,但大部分都在冲出地堡后,死在了苏军的乱枪之下。

而那两位被希特勒点名的“叛徒”,也没能逃脱自己的命运。

希姆莱:他曾秘密通过瑞典,试图与艾森豪威尔接触,商谈投降事宜。消息被路透社泄露后,希特勒震怒,下令通缉他。德国投降后,希姆莱化装逃亡,于5月中旬被英军识破。在被审问时,他咬碎了藏在牙齿里的氰化钾胶囊,自杀身亡。

戈林:他在德国南部,依据希特勒早年的一份命令,向地堡发报,索要接班人的权力。希特勒同样大怒,撤销他的一切职务。戈林最终向美军投降,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处绞刑。但在行刑前夜,他同样服毒自尽。

希特勒临死前,任命了空军将领格莱姆为新的空军元帅。他也因此,成为了纳粹德国最后一位被晋升的元帅。

5月1日,随着地堡里的纳粹高层悉数毙命,城内德军的指挥权,落到了柏林卫戍司令魏德林将军的手中。

在确认元首已死,且城内已无兵无弹的情况下,魏德林做出了最后的、也是唯一正确的决定:投降。

他通过广播,向柏林全军发布命令:“元首已经自尽,我们这些对他宣誓效忠的人,也因此解除了誓言。继续抵抗,毫无意义!”

命令下达后,从5月2日开始,柏林的各个街区,残破的建筑里,开始陆陆续续地,升出了一面面白旗。成千上万的德军士兵,扔下武器,从废墟中走出,向苏军投降。

崔可夫的第8近卫集团军,控制了市中心。科涅夫的部队,则切断了所有向西突围的路线。战斗结束时,苏军俘虏了数十万德军。鲜艳的红旗,插遍了柏林的每一个角落。

消息传到莫斯科,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了最终的胜利。整个苏联,陷入了狂欢。

但胜利的代价,是沉重的。整个柏林战役,苏军伤亡超过30万人,其中阵亡和失踪超过8万。德军方面,伤亡和被俘人数,超过32万。

随着德国首都柏林的陷落,战斗虽然结束了,但对德国普通民众而言,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面对那些曾在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明斯克和基辅目睹亲人被屠戮的苏联士兵,仇恨早已积蓄成山洪。如今,这支胜利的军队如同饿狼出笼,倾泻出积压四年的怒火。暴行在柏林的大街小巷迅速蔓延:手无寸铁的平民遭到殴打、抢掠乃至屠杀,妇女的命运更是悲惨无比——从七旬老妇到尚在学龄的孩童,无一幸免于性暴力的摧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对与我们中国深受日本侵略之苦的国家人民来说,看到德国人如今的遭遇,或许会觉得这是“以牙还牙”“报应不爽”的正义。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定位:这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既然以正义为名出征,就必须以正义之名结束。正义一方不能堕落为施暴者,不能以昔日所受的苦难作为今日作恶的理由,否则所谓“反法西斯”就失去了道德基点。

更严重的是,苏军在柏林的暴行并未止步于一时的混乱,而是留下了深刻的、持久的创伤。这些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苏联作为“解放者”的国际形象,也在战后埋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东欧、德国乃至整个中欧地区的大量民众,从此对红军、对苏联,对如今的俄罗斯产生了长期的敌意与戒备。直到今天。

希特勒指定的继承人,海军元帅邓尼茨,在德国北方的弗伦斯堡,组建了一个临时的“政府”。他还抱着幻想,希望能与西方盟国单独媾和,然后共同对抗苏联。

5月7日,邓尼茨派约德尔将军,在法国兰斯的盟军司令部,签署了一份向西方盟军的无条件投降书。投降协议,定于5月8日生效。

这份投降书,让斯大林勃然大怒。他认为,这是西方在故意矮化苏联在战胜德国中的决定性作用。苏联作为付出最大牺牲的国家,竟然没有参与最终的受降仪式,这绝对不能接受!

他下令,必须在柏林,在苏军的主持下,举行一场正式的、所有同盟国都参加的投降仪式。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5月9日,已经被俘的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陆军元帅凯特尔、海军上将弗里德堡、空军上将斯通普夫,被带到了柏林郊区卡尔斯霍斯特的一所军事工程学院里。在这里,他们将签署第二份,也是最终的投降书。

朱可夫元帅,作为苏军的代表,主持了仪式。他以一种极具羞辱性的方式,要求凯特尔等人,亲自从门口,走到签字桌前。在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四国代表的注视下,德军代表,在投降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份投降书的生效,使得欧洲的战争,在法律上,正式结束。由于时差,苏联的这一天,是5月9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西方国家将5月8日定为“欧洲胜利日”,而俄罗斯,则至今仍在5月9日,举行盛大的“胜利日”阅兵。

就在德国投降的消息传来时,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战火还未平息。当地的德军党卫军,拒绝投降,并对自发举行起义的布拉格市民,进行血腥镇压。

此时,一支奇特的部队,突然出现在了战场上——由叛逃的前苏联将军安德烈·弗拉索夫(就是柳班战役中投降的那个“俄奸”)领导的“俄罗斯解放军”。这支由苏军叛徒和战俘组成的部队,为了向西方盟军递交“投名状”,竟然调转枪口,帮助捷克起义军,击退了党卫军。

弗拉索夫天真地以为,此举能换来美军的庇护。但他的请求,被美军拒绝。在雅尔塔协议的框架下,他和他手下的数万名官兵,被“引渡”给了苏联。

5月11日,科涅夫的部队,赶到并解放了布拉格,欧洲战场的最后一战,终于结束。弗拉索夫等人,被苏军捕获,押回莫斯科,最终被秘密处决。他们的命运,是这场巨大悲剧里,一个充满争议和悲情的注脚。

随着布拉格的枪声沉寂,那个曾让整个世界战栗的纳粹帝国,最终迎来了它的全面毁灭。它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被彻底打碎。纳粹党被解散,党卫军被定义为犯罪组织。幸存的纳粹高官们,将准备迎接一场史无前例的国际审判。

苏联,付出了超过2700万人死亡的巨大代价,赢得了这场卫国战争。斯大林借此胜利,将自己的权威,推向了顶峰,也开启了与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朱可夫元帅,名扬天下,但也因功高震主,在战后不久,便遭到了排挤。

而柏林,这座曾经的帝国之都,90%的建筑被毁,成了一片望不到边际的废墟。那张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照片,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城市攻坚战的永恒见证。

关于希特勒最后的几天,有一部电影《帝国的毁灭》是根据希特勒的私人秘书特劳德·琼格的口述所拍摄的纪实电影,里面布鲁诺·甘茨所扮演的希特勒非常的出彩。

随着纳粹德国的战败投降,下一步,就该是算总账的时候了。盟军迅速在全德国,开始了对纳粹高层的抓捕。一场旨在清算战争罪行、定义人类正义的世纪大审判,即将在纽伦堡拉开帷幕。不过,这场审判,我们留到最后再说。

作为欧洲战场的补充,咱们下一回,先把目光稍微往南移一下,去看看那个“软绵绵的下腹部”——意大利战场,是如何被解放的。希特勒的难兄难弟,法西斯的创始人,贝尼托·墨索里尼,又是如何给希特勒陪葬的。丘吉尔当年鼓吹的“巴尔干战略”,到底有多么鸡肋,不过南欧也确实没啥意思,我们简单的过一下就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神奇宝贝:新生小智,从丰缘开始
简介: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动漫女主小智的旅行结束,给我们留下无数遗憾少年意外穿越到神奇宝贝世界,成为小智。他以神奇宝贝大师为目标横扫各大联盟,结识各地区女主,留下一场无憾之旅。
无聊的青铜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关于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一朝穿越重生成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农家子,还多了几个半大孩子,听着龙凤胎喊他爹,母胎单身多年的林流云彻底懵了。
七柳八流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道侣都没了,他不疯才怪
——以神魂为引,肉体为祭,缔造神兵,不入轮回,身死,不悔。-岑子青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不会相信自己会有穿越的一天,甚至喜欢上了一个男人,不惜为他献祭了性命。本以为就此魂飞魄散,却没想到会重生成为拍卖世家岑家的三少降生。因神魂受损,岑子青修炼举步维艰,只好躺平当个废柴。但父母爱子心切,硬是用钱给他送到了‘名牌学院’修炼。岑子青不忍心辜负父母的心意,只好含泪挥别米虫的生活,跟舅舅去学院混日子。
咸鱼娇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