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为末代皇帝

第169章 朝会2(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成为末代皇帝》最新章节。

“近来朝廷发生了不少的大事,无论是紫禁城内还是北京城内,其中的风风雨雨都是事关皇家。”

“哀家多多少少也陆续接到不少官员的奏本,了解了不少其中缘由。”

“今日朝会便与众卿家议议相关之事,如今就全仰仗众卿家了。”隆裕皇太后不急不徐的说着,目光却坚定的凝视着众官员。

养心殿内的众多内务府官员,听皇太后如此诉说,心下不由顿时安定。

一个个都不以为意,当真以为如今皇太后全仰仗着内务府而不敢有所动作,只能在朝会上缓缓与众卿家商议。

但内务府总管马佳绍英却微微皱眉,心中狐疑?皇太后这是要表演哪一出?

与此前皇太后相议,对处理内务府官员的态度天差地别,竟没有就此事直接下诏书对内务府官员进行敲打处理。

依照当下情形,皇太后绝无可能轻轻饶过,且还有醇亲王在一旁协助皇太后,此事绝不可能善了。

就在这时,醇亲王载沣开口道:本王有事起奏。

醇亲王载沣呈上奏本。

“皇太后所言之事,皆事关皇家,让众臣相议,拿出解决之法。”

“本王近日来常往返于市井之间,频繁接触民国大总统府的官僚,对相关事件有不少的了解。”

“当下于皇室而言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北京城内对于皇室内务府贪污一事的大肆宣扬。”

“此事无疑是折损了皇上与皇太后的颜面。”

“但此中内情决不是如此简单,这一点想必内务府总管大臣也是了解内情的吧?”醇亲王载沣轻轻转过头,看向内务府大臣,示意其开口述说原由。

宝座上的隆裕皇太后打开奏本,略低了些角度,与凌霄一同观看奏折上的内容。

奏折上的内容,母子二人早已经是大致知晓的,不过是装装样子。

母子二人看着奏折的同时,又紧盯着醇亲王与内务府大臣以及大殿上的众多官员,冷静的瞧着其微妙的变化。

气氛一时凝滞,马佳绍英想开口说些什么?却张口难言。

若是自己主动说了,那便是坐实了自己了解其中详情,并刻意容忍内务府众多官员贪污的实质行为。

这才引得袁世凯及其民国政府有借口介入皇室。

对于马佳绍英而言无疑辜负了皇恩,这才致使皇室受辱,自己万不敢担当如此罪责。

想到此处绝不能先行开口,马佳绍英则一时语塞,面露为难之色,额头不时泛出细汗。

这时整个养心殿内,无论是皇帝,皇太后还是肃亲王及众多旧官员都在默默的翘首以盼。

等待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的回答。

其中以肃亲王和恭亲王为首的皇室宗亲,则表现为看客一般,尽情的看着这一出荒唐般的表演。

虽是如此,肃亲王善耆内心却越发对这些当初赞成南北议和的官员越加不满。

以宗社党为首的皇氏宗亲及其官员之间,愈发埋怨隆裕皇太后,都认为是皇太后主动将祖宗江山拱手相让的罪魁祸首。

因此肃亲王善耆以及恭亲王溥伟等把复辟的迷梦作为最高理想。

早在南北议和之时(1912年1月),肃亲王善耆就通过姻亲关系拉拢蒙古王公签订《蒙古独立密约》。

在确认清帝要退位后,1912年,2月初肃亲王善耆在日本友人的安排下迅速携带全家逃亡旅顺。

肃亲王善耆认为日本是复辟的唯一外力支持,并与日本浪人川岛浪速结拜为兄弟。

并将自己年仅6岁的第十四女儿金碧辉过继给川岛浪速作为养女并改名川岛芳子。

通过联系日本势力以及蒙古势力策划复辟大清,通过宗社党进行行动,完全的撇开了紫禁城的皇帝与皇太后。

肃亲王善耆在4月中旬,通过宗社党成员了解到隆裕皇太后及醇亲王载沣对皇室未来发展的相关计划及其安排后,加快了与日本政府军人及其蒙古王公的合作。

1912年5月初,肃亲王善耆回到北京,为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探听民国政府动向。

而站在养心殿第一排右手方最侧边的前内务府总管大臣世续见马佳绍英如此态度,只得皱了皱眉,暗暗摇头对此大失所望。

心中感叹马佳绍英如今已为内务府总管大臣,丝毫不能节制内务府下辖官员。虽有才能却实在恭顺,胆小怕事。

自从世续在革命爆发后率先赞成皇帝逊位,并代表皇室与革命军和袁世凯周旋谈判,主张以和平退位换取皇室优待。

前内务府大臣世续以“避免战祸,保全宗庙为由”,成功劝服犹豫不决的隆裕皇太后签署退位诏书后,卸任内务府大臣一职。

全身心的主持崇陵工程的修建并带领翰林苑的部分遗老编撰《清德宗(光绪)实录》,在此期间并不干预内务府的权力运作。

只期望能如自己所愿,清皇室休养生息,依照退位条款,保存宗庙。

而自己对于近几月以来,皇太后及醇亲王对于皇室规划,无论是主动清理皇室资产,核查皇庄田地还是入股资本建立实业工厂,都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竟不想在皇帝退位后,内务府的众多官员还不知收敛,反而越发放肆。而马佳绍英也未能很好的起到压制作用。

世续微微叹了口气,并不想马佳绍英受到牵连,还需他主持内务府的大局。

瞧着大殿内气氛越发静谧,只得微微躬身抱拳作揖,朝着宝座上的皇帝皇太后说道。

醇亲王所言内情奴才倒是知晓!

马佳绍英见前内务府总管大臣世续为自己解围,转过头看向世续,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而站在马佳绍英身后的一众内务府各司大小官员,见前内务府总管大臣世续出言解围,则纷纷由原先的微微惶恐转变了态度,都顿时只觉得心下安定,不会出什么大事儿。

自马佳绍英上任内务府大臣一职以来,对于内务府的工程回扣贪污则是表现的谨小慎微,远远不如历代内务府总管贪污的数量。

如今皇太后与醇亲王点名要查找此次贪污,纷纷只觉得依如今内务府大臣马佳绍英为人处事对待贪污的态度,都觉得会将内务府下辖的各司部门推出来顶罪。

既然前内务府总管世续出来解围答话,分明是怕引火烧身,为自己找麻烦,从前世续担任内务府总管大臣一职可没少贪污银两。

定然会包庇内务府的各司官员。

“哦!”醇亲王载沣并不意外的发出一声感叹!

对着前内务府大臣世续说道,那你就仔细说说吧!

世续对此略加沉思,缓缓开口说道。

皇上太后容奴才详禀,自我大清立国以来,皇室后宫一切皆由内务府照料。

从前内务府有朝廷户部专门划拨的岁款经费,以及固定的盐政专项收入。以及全国关税掌控的收入,还有各地官员向皇帝进贡,如今这些都没有了,只有民国政府答应的450万两经费。

余下产出便只有隶属于皇室的皇庄山林草场矿山及织造局以及御窑厂,但如今矿山开采,织造局及其御窑厂皆已停产停工。

如今皇室收入只能依靠这有限的皇庄山林草场的产出。

一则向来内务府无论官员大小,皆为八旗勋贵子弟包衣出身,为皇帝直接所任命不经外朝选拔。

乃是隶属于皇帝的家臣。

从前历代先帝对于内务府官员的“合法腐败”皆是默认,容忍官员通过“虚报价格”获利,视为忠诚回报以至于形成“贪而不反”的潜规则。

其本质是以血缘隔离的包衣制度构建家天下,绕过官僚体系实现对人、财、物的绝对掌控;以经济特权换取忠诚,形成制度化贪腐。

这种机制虽保障了皇室私权,却成为清廷财政溃烂的毒瘤,最终会随帝制崩塌而消亡。

如今正是如此,到了这一地步。

皇室没有了额外的稳定财税收入,而旧的内务府制度却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以至于反噬了主子。

奴才等皆是皇家的奴才,如今主子失了权势,正是生死存亡之际,而奴才等进不能为主子分忧,反而愈加不知收敛拖累了主子。

以至于将现成的把柄拱手让与民国政府,将皇室体面呈现于民间成为笑谈。

令民国政府有了充分的理由以保全皇室颜面为借口,介入紫禁城的管理。

依奴才所知,如今民国政府中有不少的官僚,想从皇室的财产中分得一杯羹,特别是北方偏远之地许多将领,早已经圈占了不少本属于皇室的山地林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
关于极品皇子,开局被和亲:陈平本想活的平凡一点,娇妻美妾,醉酒当歌,岂不美哉?奈何总有贼人想害他,为了守住这一切,只能奋起反抗。皇位是我的,几位哥哥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北原蛮子犯边,来了就别回去了。东赵公主是天下第一美人?抢了。
妖医的一刀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