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我都还没有说让你进城干什么,你就知道会误事?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啊?小的讨了一名浑家,生了一子一女。”
“这样吧,你奉我之命进城后,若死在城中,本院收你的儿子女儿为义子义女,不改姓,把他们抚养长大。”
眼见赵忠意有所动,杨植又说道:“城内乱兵不过一盘散沙,他们都不知道自己的目的,连流寇都不如。总有像你这样的良善军户,心向朝廷。
你立功的机会很大!你进去串联,找到你街坊邻居的乱兵,跟他们说只要弃暗投明,不论杀了多少士绅,抢了多少金银,本院都一概不追究,给他们报功上去。
你一定是首功,一个千户跑不了。”
七月十三日,山西左参议韩邦奇押着粮草赶来,宣化一名参将也带着一千多兵和轻炮赶到大同。
按杨巡抚的命令在城北较远处扎好营后,宣化参将急匆匆赶来报到并领取粮食。
宣大两镇同属一个战区,两地将官联动很多,宣化参将对大同非常熟悉。
“树帅,下官来得匆忙,没有重炮,这大同不好打呀!”
杨植面对帐中一干文武,厉声咤道:“你们就知道打打杀杀!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晋要深思!
就是因为你们山西省、宣大战区不审势度时,所以导致大同频频兵变,每次都是朝廷派本学士来给你们擦屁股!”
这位学士怎么说话既雅又俗?别开生面呀!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本学士自有安排!”
话说到这里,众文武皆对高深莫测的新晋学士默默无语。
帐外探马又来报,城里乱兵又放出来几名府县的推官、照磨、主簿。
“城里更惨了!到了晚上就是人间地狱,好些个大户人家几乎都被洗劫一空了!那些乱兵杀人不眨眼,怕苦主事后指认,都是一刀两断。唉,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口不忍言!”
杨植一拍桌案:“精神战,这是精神战! 告诉你们,不要被乱兵所迷惑!我不要大户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大同!”
众人知道朝廷是不可能因为乱兵抓了人质且在城里烧杀抢掠就招安乱兵的。
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那是有条件的,得势力大到朝廷拿你没办法才能实现招安。
按正常的操作,几支军队一来不可能立即开战,得休息、熟悉战场、在沙盘上推演,让士兵进入状态。所以七月十四日,城外四营军兵开始动员,在心理上为即将到来的直面伤亡而预热。
众将官都是世代从军的边将世家,本身就是老行伍,对这些熟悉操作得很。
但是七月十四日下午,在辽军的中军帐里,众文武官员正在开会听取夜不收的汇报之时,两名骑士带来了宣大总督臧凤的催促令:
“树人吾弟:据大同官员报告,城内乱军形同流寇毫无战力,弟部仍无所行动,坐视大同士绅惨遭屠戮,我们将要亡国灭种!
望弟迅速令各营组织攻城,东西对进南北夹击,以救大同士绅于水火,解大同民众于倒悬!”
命令念出来,大家都知道是乱兵放出来的大同官员起了作用,他们在宣化镇向宣大总督哭诉了大同城内的惨状。对于大明来说,官军杀了几千内贼只是一个冷冰冰报上去的数字,但内贼只要杀了秀才举人监生贡生,就是震惊朝堂的大事,是内贼在挖华夏文明的根基。
众文武都知道打仗急不得,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得先派人侦察城防,再佯攻摸清城头各段火力情况,最后再总攻。其中涉及兵力部署、调整,了解各支军队的作战特点,尤为考验指挥官的知兵能力!
帐内官员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二十一岁的杨军门大人。
杨植听书吏念完催促令,面色凝重,长叹一声道:“不知三军之权,而统三军之任!如此直接干预本帅指挥,叫我怎么办?
如果本帅在辽东作战,行至松山杏山,这么一封催促令下来,非得全军覆没不可!
罢了,罢了!
各营传令下去,明天早上卯时,三军埋锅造饭,与我披衣擐甲;巳时进入阵地,听三通鼓响,本帅身先士卒,总攻大同!”
众人面面相觑,朔州指挥使大着胆子道:“树帅,明日七月半中元节,恐怕不好吧?”
杨植冷哼一声:“没有人比我更懂礼经!礼经云七月半迎秋。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颁祭刑杀之神也!
明日本帅定要大杀四方,以献祭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