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辐射!辐射!》最新章节。
地穴的晨雾总是带着松针的清香。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绿洲的树冠时,编号94的老浣熊人正蹲在洞穴前的空地上打磨石器。
它前爪握着一块磨得发亮的黑曜石,在木头上划出整齐的刻痕——这是用来储存浆果的容器,边缘要凿出倒刺才能防止松鼠偷食。
三年前它还只会用石块砸开坚果,现在却能在骨头上雕刻出狩猎的场景,那些交错的纹路里藏着族群迁徙的路线。
洞穴深处传来幼崽们的嬉闹声。五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正踩着晒干的苔藓追逐,它们的爪子在岩壁上留下浅淡的划痕,却被母亲用尾巴轻轻扫掉。
"别在墙上乱抓。"母浣熊人用族语低声呵斥,转而将刚剥好的树皮纤维编成绳子。这些纤维要浸泡在河水里七天才能变得柔韧,足够编织成装猎物的网袋。
尼尔斯卡站在山坡最高处的了望台上,看着族群新一天的开始。
它的皮毛已经从棕色变成了深灰色,那是常年在洞穴里生活留下的印记,只有胸口还保留着一块心形的浅色毛发——那是当年从培养罐里爬出来时,被玻璃碎片划伤后重新长出的新毛。
了望台是用掏空的树干搭建的,四周插着削尖的树枝,既能监视森林边缘的动静,又能在暴雨时遮风挡雨。
"首领,南边的玉米该收了。"编号28的浣熊人爬上了望台,它的前爪还沾着泥土,耳朵上缺了一角的地方结着厚厚的茧。
三年前它在超市废墟里被巨鼠咬伤,如今那道伤疤成了勇敢的象征。它怀里抱着一个用藤蔓编织的篮子,里面装着刚采摘的变异果,绿色的汁液顺着缝隙滴落在台阶上。
尼尔斯卡接过变异果,指尖触到浆果冰凉的表皮。这些变异果是族群在绿洲培育的第四代作物,比从废墟带回来的种子结出的果实大了近一倍。
"让年轻的去收玉米,"它咬了一口变异果,酸甜的汁液在舌尖炸开,"你带三个猎手去西边的河谷,昨天的陷阱好像有动静。"
编号28点点头,转身时尾巴不经意地扫过了望台的栏杆。那栏杆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刻痕,每一道都代表着族群度过的一天。
从2101年冬末来到绿洲算起,已经过去了整整七个春秋。
最初的日子里,浣熊人们总是在深夜被噩梦惊醒。有的梦到培养罐里深绿色的病毒原液,有的梦到核爆时冲天的火光,还有的梦到变异体73撕裂同伴胸膛的利爪。
尼尔斯卡让大家把噩梦画在洞穴的岩壁上,那些扭曲的线条渐渐变成了狩猎的场景、播种的仪式、幼崽的成长——恐惧在创作中被稀释,变成了族群共同的记忆。
变化是从第五个春天开始的。
那年雨水格外充沛,森林里长出了从未见过的巨型蕨类植物,树干粗得需要两只浣熊人才能合抱。
年轻的猎手们发现,攀爬这些蕨类时,爪子会不自觉地弹出半寸长的骨刺,这让它们能在垂直的树干上如履平地。
更奇怪的是,当月光洒满河谷时,有些浣熊人会突然对着月亮发出低沉的嘶吼,那声音里带着原始的兴奋,完全不像平时温和的语调。
"这是我们的一部分。"尼尔斯卡站在篝火旁,看着族人们在月光下奔跑。它们的速度比以前快了许多,跃过三米宽的溪流时,身体会在空中划出流畅的弧线,尾巴像舵一样调整着平衡。
"我们不必像人类那样行走,"它举起前爪,展示着那些在狩猎中磨得发亮的爪尖,"泥土里的根须,树皮上的纹路,风里的气味——这些才是我们该记住的。"
族群开始在森林里开辟狩猎路径,用石块和树枝标记出最适合伏击的地点。
它们发现浣熊的本能与FEV病毒带来的智慧结合在一起,能创造出惊人的狩猎技巧:年轻的浣熊人会爬上最高的树冠,用尾巴拍打树叶发出声响,把猎物赶到预设的陷阱;
年长的则在地面挖掘伪装的深坑,坑底铺满削尖的木刺;最聪明的几只学会了用藤蔓制作套索,能精准地套住奔跑中的鹿腿。
编号56的浣熊人是最出色的猎手。它的前爪能感知到地下十厘米处的震动,这让它总能提前发现藏在洞穴里的野兔。
有一次它在追踪一头黑熊时,故意把血迹引向布满变异毒藤的峡谷,当黑熊被藤蔓缠住时,它跳上岩石,用削尖的石矛精准地刺入黑熊的眼睛。那柄石矛现在挂在洞穴的主厅里,矛尖上还残留着深褐色的血迹。
也是在这一年,浣熊人们在整理从闪光之地带出来的物资时,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金属箱。
箱子里装着12张全息磁盘和一台还能勉强启动的便携式终端。全息磁盘上记载着西特克基地的研究日志和大部分的生产技术,其中一张磁盘里详细记录了FEV病毒对生物大脑的影响——"病毒在摧毁部分神经系统的同时,会强化动物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对危险的预判"。
终端里储存着更多的知识。当尼尔斯卡用沾着唾液的手指按下开机键时,屏幕上缓缓浮现出人类的建筑图纸、种植指南和地图。
它们花了整整一周时间才学会操作这个方块状的机器,发现只要对着麦克风说出特定的词语,就能调出对应的内容。
年轻的浣熊人开始模仿人类的发音,把"建筑"叫做"石巢",把"种植"叫做"埋种",渐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
"我们是斯兰特!"
在第七个丰收节上,尼尔斯卡站在篝火旁,对着所有族人宣布。它的声音透过广场中央的空心树干传向四周,那是它们制作的第一个扩音器。
"斯兰特就是同族,是血脉,是我们共同的名字。"
族人们用爪子拍打地面,发出整齐的声响。篝火映照着它们兴奋的脸庞,没有人再想起自己曾经的编号。
编号11这个名字,连同培养罐里的日子,都被封存在了记忆最深的地方,只有在给幼崽讲故事时,才会偶尔提起那个叫西特克的地方。
建设地穴的争论,是在斯兰特部落形成后的第三个满月爆发的。
当时编号89的浣熊人从终端里调出了人类城市的图片,那些高耸的建筑让年轻的族人惊叹不已。
"我们也能建起这样的房子,"它指着图片里的摩天大楼,爪子在屏幕上划出一道道痕迹,"用石头和泥土,比洞穴更宽敞。"
族群立刻分成了两派。年轻的浣熊人渴望像人类那样建造整齐的房屋,它们觉得洞穴里的潮湿会让皮毛打结;
而年长的则坚持留在天然洞穴里,它们忘不了实验室里那些冰冷的金属墙壁。争论最激烈的时候,编号49甚至砸碎了一个储存种子的陶罐,褐色的谷物撒了一地,像极了核爆时飘落的辐射尘。
尼尔斯卡让大家安静下来,它带着所有人来到森林边缘的一处悬崖。悬崖下是人类遗留的小镇废墟,那些倾颓的房屋上还能看到弹孔和焦黑的痕迹。
"人类的房子挡不住炸弹,也挡不住仇恨。"它指着废墟里扭曲的钢筋,"我们的家要既能藏在地下,又能拥抱天空。"
最终建成的地穴,成了两种理念的融合。
地表上看,是十二座模仿人类房屋的建筑,用晒干的泥砖垒成,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
但走进屋内才发现,墙壁上留着特意开凿的树洞,地板上铺着新鲜的苔藓,房梁上挂着藤蔓编织的吊床——那是为了让大家在睡觉时还能像在树上一样荡来荡去。
每座房屋都有通往地下的通道,阶梯是用打磨过的圆木制成,表面刻着防滑的纹路。
地下部分比地表更庞大。斯兰特们挖掘了四通八达的地洞,主通道宽得能让两只浣熊人并排行走,支洞则通向储藏室、育儿室和避难所。
最深处的洞穴里藏着从闪光之地带出来的珍贵物资:五台还能使用的辐射检测仪,三箱未开封的防护服,还有那台承载着知识的终端。
"记住我们的两面性。"尼尔斯卡站在地下主通道的入口,看着族人用树枝装饰新挖的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