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挖矿太阳系,从奥陌陌开始》最新章节。
集团规模大了,钱也赚了不少,元旦后,春节前,按照往年惯例,于洋召开了集团年会,为了不引人注目,这几年都是化整为零,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
2X09年天工机械公司营收955亿元夏币;
星耀科技公司营收1135亿元夏币;
天御商贸公司营收300亿元夏币;
天权工程建筑公司营收65亿元夏币;
祝融金属冶炼公司营收103亿元夏币;
魁星教育营收3.7亿元夏币。
合计营收2561.7亿元夏币,净利润405亿元夏币。
除此之外还有三晋矿业的分红和投资其他公司得到的分红50亿元夏币,技术专利授权15亿元夏币。
去掉成本和纳税之后,今年的各个项目又直接花出去四百多亿夏币。
银行的贷款到期的还了一部分,没到期的还有五十多亿元夏币,于洋打算逐步减少贷款,做一个干净的企业。
……
2X10年夏国的私人航空规模很小,只有一些大老板和飞行爱好者在玩私人飞机。
小型的私人飞机大都是进口的,国产的也有,但是价格贵,市场太小,利润少,一直不温不火。
最有钱的那一撮大老板都是买的喷气式公务机,死贵的那种,上一世于洋因为给漂亮国的实验室打工需要转场坐过几回,实话实说确实挺舒服。
次一级的大老板买的螺旋桨飞机,6座以上的那也是价格千万元夏币以上。
普通人是玩不起的,所以一元科技集团的飞机刚开始还是以销售到海外为主。
早在和三晋矿业集团一起黑洲挖矿的时候,按照于洋的指令,天御商贸公司就负责在海外建立马甲商贸公司。
于洋打算集团制造的飞机取得夏国适航证之后,先让马甲商贸公司负责国外的市场和办理相关的手续。
贴牌销售也可以,看看能不能先带火外国市场,再反过来刺激国内市场(出口转内销?)。
现在一元科技集团推出来的东西都还在合理范围之内,将来如果有太先进的东西,肯定会被诸如漂亮国或者西洲盟、小日子这些不怀好意的人给盯上。
于洋可不想被养肥了再杀,所以就需要多准备一些马甲公司来做掩护,事可为,名不为人知,才是最高境界。
等天工的飞机通过审核之后,按计划,需要先给自己集团的飞行培训班配10架双座、6架6座飞机用来培养飞行学员。
飞行员太少,将来需要的时候再培养就来不及了,还得花高价招募退伍飞行员和民航飞行员。
1号研发基地的附属试验场地,将作为培训班的临时驻地,正式场地修建后再搬走。
不久之后,“SY-2009”型飞机定型,这5款飞机中,单发动机型的编号为“麻雀-2009”甲型(双座)、“麻雀-2009”乙型(四座)、“麻雀-2009”丙型(4+1座)。
双发动机的编号为“飞燕-2009”甲型(六座)、“飞燕-2009”乙型(八座),售价分别是150万、270万、340万、800万、1100万元夏币。
……
现在规模小还好说,将来推出更多的飞行器需要试飞,还有大规模培养飞行员,就需要在更西边,地广人稀的西北寻找一个更开阔的地方,远离航线和人群。
于洋思考了一下,决定把这件事交给“白泽”,“白泽”这个伪人工智能诞生一段时间了,也该拉出来溜溜了。
“白泽”按照于洋提出的条件直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初步筛选,比人工筛选寻找效率高百倍千倍。
于洋安排之后不到1分钟,“白泽”就筛选出在甘省南部和川省交界的一片区域。
这里地广人稀,距离长安直线距离仅500公里,非常适合建造专业的试飞机场和飞行员培训基地。
看着“白泽”的筛选报告,于洋忍不住点头称赞,确实没白下功夫,不是人工智障。
目标选好之后,于洋随即通知天工公司,让他们负责出面向当地市政部门申请,租赁这块10平方公里左右的戈壁滩,用来建设集团1号飞行基地。
于洋还让“白泽”做了一份机场规划,1号飞行基地计划投资10亿元夏币。
建造两条超过 4000米长的跑道和四条千米以下的跑道,还有大型机库、室内训练大楼、塔台、生活娱乐等配套设施,基地可以维修甚至组装各种飞机(飞行器),预计半年内建成。
人工智能生成的规划当然不能直接拿来用,毕竟现在“白泽”的智能还是有限,需要人工审核校对。
2条短的跑道给飞行培训班使用,离这里最近的城镇也要20公里路程,将来这里的员工和学员上下班主要靠飞机,开车回长安最快也要开8个小时。
但是对外的飞行学校(俱乐部)不能选这里,更不适合在1号基地附属试验场,一是保密需要,一是安全需要。
对外的飞行学校要离城市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还得另外在长安附近找一处。
一元科技集团的第一种轻型固定翼螺旋桨飞机制造成功后,项目直接由天工机械公司独立新组建一家乙级子公司,命名为天工飞行器制造公司,仍归天工机械公司管理。
项目相关人员经过集团考核后任命为新公司的负责人和部门主管,负责飞机及其他后续飞行器生产、制造和销售等工作。
飞行器制造工厂也同时在长安城以西远离城市的地方选址建设,因为还要建造跑道,所以需要的地方非常大。
经过天工公司与长安市政部门的协商,天工飞行器制造公司获得一块面积7000亩大小的工业用地,工厂项目按规划分三期建设,预计总投资200亿元夏币。
第一期占地500亩,包括一条1000米长的小型跑道、塔台等机场设施和1座轻型飞行器制造厂房、1座直升机制造厂房、1座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房,由三支天权的建筑队负责,建设工期6个月。
第二期占地2000亩,包括一条2500米长的中型跑道,3座中型飞机制造厂房,建设工期1年。
第三期占地4500亩,包括一条5000米长的大型跑道,2座大型飞机制造厂房,预计2X16年前建成。
天工飞行器制造公司成立之后,按照集团战略规划又上马了直升机的设计研发项目,研究院项目组同步组建,开展人员招聘、研发设计工作。
飞行学校的手续审批比较麻烦,好在一元科技集团是国家府院重点关注的企业。
各方面都是走的绿色通道,加上土地租赁,设计图纸花了一个多月,建设又花了三个月时间。
设备和人员到位已经是九月份了,临时工厂(附属试验场)那边这半年又制造了20架双座机和六座机作为飞行训练使用。
还制造了4架八座机作为工作人员和学员们的“通勤机”在航校(试飞基地)和长安之间飞行。
后续各种型号的飞机(飞行器)都将在集团1号飞行基地进行试飞,不再借用别人的机场。
直升飞机项目组和航校项目一起启动的,现在已经磨合的差不多。
于洋拿出来的2款轻型直升机技术也在试验阶段,年底通过申请之后就可以试飞。
一款是被命名为“小蜜蜂”式双座轻型直升机、另一款是“蜻蜓”式4座轻型直升机,将来用在城市中或者短途飞行使用。
主要需要攻克的技术还是直升机的涡轴发动机技术,这个于洋那里也有储备,拿出来一些技术让研究院的技术员们进行研究应用。
至于旋翼系统、传动系统、飞控系统直接研究市面上现有的技术就可以了,这些技术很容易获得,航电系统由研究院的星耀部门配合研发,于洋偷偷拿出技术进行指导。
好在飞行器项目组已经招到了不少人才,于洋的担子又轻松一些,只指导一些技术难题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