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挖矿太阳系,从奥陌陌开始》最新章节。
10月,一元科技集团在岛市的船舶工厂一期工程终于建成,一期建造了3座两万吨级船台,1座5万吨级船台。
一期主要是船舶工厂练手之用,建造一些万吨级以下的工程船和拖轮。
船舶工厂二期将建造1座400×110米的大型干船坞、1座10万吨级浮船坞和1座10万吨级船台,是将来建造重型海上起重船和海上火箭发射平台等等一些重型特种船舶。
二期工程还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毕竟在造船方面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还是比较稀缺的,集团一边挖人,一边自己培养,不能一蹴而就。
比造船厂更早建成的岛市研发中心(3号),早已经设计出“填海”系列第一款三千吨级的工程船舶-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和五百吨级的“海上力士”型拖船,这就是于洋所说的练手之作。
发动机使用的都是天工动力最新研发的“CY-2010”系列船用发动机,拖船使用的有1万马力和2万马力型号,更大功率的研究院正在研发。
拖船一次性建造了4艘,挖泥船也建造了1艘,都还没有完工,暂时还没有找到买家,只能自用,天御的销售部门也在积极的向外推销。
……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已是2X11年。
元旦假期过后,是照例召开的一元科技集团的总结年会。
2X10年天工机械公司营收达1462亿元夏币;
星耀科技公司营收1840亿元夏币;
天御商贸公司营收770亿元夏币;
天权工程建筑公司营收118亿元夏币;
祝融金属冶炼公司营收223亿元夏币;
魁星教育营收7.8亿元夏币。
合计营收4420.8亿元夏币,净利润663亿元夏币,除此之外还有三晋矿业的分红和投资其他公司得到的分红80亿元夏币,专利授权27亿元夏币。
年会结束之后,信息部负责人并没有着急离开,交给于洋一份刚刚得到的报告。
集团信息部就是负责搜集于洋和公司需要的信息,主要集中在科技和商业方面,还有就是关于一元科技集团和于洋的,只要沾边就是搜集方向,集团安全部则是负责行动的,就是干粗活的(懂的都懂)。
一元科技集团虽然才成立不到8年时间,但是已经发展到数千亿夏币的规模。
虽然于洋一直按照化整为零去经营的,但实际还是一个很大的公司,现在不仅仅吸引夏国高层的关注,更多的是引来了很多资本的关注。
其实早在5年前就有资本公司和于洋接触过,不过当时于洋以家里开矿不缺钱给拒绝了,再加上一直在山陕两省范围经营,没有沿海经济那么发达,受关注的比较少。
高层对于洋的关注是从卖给重工集团合金配方和发动机技术开始的,一直也是适当关注不予干涉的原则,只要于洋不叛国不违法犯罪就行。
随着一元科技集团走出山陕两省,愈发的受到资本的关注,还有海外资本,一直试图入股一元科技集团。
还好于洋这两年又和部队搭上了一些关系,打消了一些夏国内不怀好意之人的念头,但总归还是有一些背景深厚的人对一元科技念念不忘。
因为这些外部因素和集团内部发展的关系,于洋觉得整个一元科技集团又该动一动了,一是规避风险,另一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壮大。
在集团战略发展与风险管理部门分析后,结合于洋的一些想法,前前后后花费一个多月时间,新制定了一套关于整个一元科技集团的改组方案。
现在的一元科技集团战略发展与风险管理部,除了各个子公司的负责人和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之外,还有大量的法律、财税、统计、信息人员。
专门为于洋和集团高层决策提供分析依据,就相当于一个智库,当然,也少不了“白泽”在背后默默提供算力和大数据支持。
战略部的方案中,首先让于洋新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由于洋100%控股,名为太一控股集团,于洋将所持100%的一元科技集团股份转入太一控股集团名下。
一元科技集团研究院从集团剥离出来,升级改组为混沌研究院,与一元科技集团平级,由太一集团100%控股。
所有甲级研发基地、乙级以上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归混沌研究院管辖,负责中高级的技术研发任务,集团所有的技术专利也归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