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第1936章 有我无敌(141)(2/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最新章节。

“欧洲的华侨发来邀请,”老九指的烟锅里飘出蓝烟,“说要在巴黎办个‘凤凰展’,把我们带回来的文物、种子、图纸都亮出来,让全世界看看华夏的新面貌。”他指着远处的船坞,“第二艘‘凤凰舰’已经开工,用的是安第斯山脉的金矿钢,比银矿钢更坚韧。”

夕阳西下时,吴迪登上文献馆的脚手架,俯瞰着这座正在崛起的城市。紫金山的轮廓在暮色里像条沉睡的巨龙,长江上的货轮往来如梭,汽笛声与凤凰旗的猎猎声交织在一起。他握紧掌心的凤钗,绿宝石里映出无数张面孔——郑和的船队、靖南王的后裔、老烟枪的学生、世界各地的华侨,还有码头上那些举着鲜花的孩子。

远处的海军部突然响起礼炮声,是“凤雏号”飞机首飞成功的信号。吴迪抬头望去,银灰色的飞机正掠过金陵饭店的楼顶,机翼上的凤凰标志在晚霞中闪着光,像只真正的凤凰在天空中翱翔。他知道,这还远远不是结束。

文献馆的典籍需要整理,海军的舰队需要扩建,“不死稻”要种遍全球,华侨的联合需要巩固……更遥远的星空中,“凤凰星”还在等待人类的探访。但他心里充满了力量,因为脚下的土地已经苏醒,身边的人们正带着凤钗的信念继续前行,而那枚小小的绿宝石,终将指引着华夏的航船,驶向更辽阔的星海。这场由凤钗开始的传奇,显然还有更漫长的岁月,更壮丽的征程,在等着用几代人的双手去编织,去创造。

紫金山的秋枫染红了半边天,文献馆的穹顶在红叶映衬下像颗巨大的蓝宝石。吴迪站在馆前的广场上,看着工人们将最后一块银矿钢牌匾嵌进门楣,上面“环球文献馆”五个金字是用马里的黄金熔铸的,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凤钗被他别在胸前的口袋里,绿宝石透过布料与牌匾的反光交相辉映,像有只凤凰在衣襟上振翅。

黑小虎正带着群孩子参观“凤凰舰”的模型展,少年已经长成了挺拔的青年,帆布包换成了皮质公文包,里面却还装着那枚火地岛的鲸骨哨。“这是穿越巴拿马运河时的航线,”他指着模型底座的暗格,“里面藏着陈铁工程师画的图纸,用的是‘凤糖稻’纤维做的纸,百年不腐。”孩子们的小手在模型的炮管上轻轻抚摸,左耳朵后有几颗新点的红痣,是家长特意请老华侨用朱砂点的。

阿秀从非洲回来后,就在紫金山上开辟了草药园,青蒿与金鸡纳霜沿着山坡种成两道绿线,中间的小径用银矿钢的碎屑铺就,在月光下会泛出淡淡的光。“马里的农民学会了育秧,”她摘下片青蒿叶,指尖沾着草汁的清香,“他们用凤凰图腾的陶罐储存种子,说这样能保佑收成。”草药园的篱笆上爬满了从美洲带回的牵牛花,紫色的花瓣在风中展开,像无数只小喇叭在吹奏。

木勇成了文献馆的馆长助理,每天的工作是给世界各地的华侨回信。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个特别的笔筒,是用伦敦带回的阿姆斯特朗炮零件做的,里面插着三支笔:中国的狼毫、欧洲的羽毛笔、非洲的鸵鸟毛笔。“昨天收到巴黎华侨的信,”他扬了扬手里的信纸,“他们在塞纳河畔建了个‘凤凰亭’,亭柱上刻着《坤舆全图》的摘要,每天都有华人去那里读报。”

海军部的船坞里,第二艘“凤凰舰”正在安装龙骨,工人们喊着从郑和宝船时代流传下来的号子,节奏与蒸汽锤的轰鸣奇妙地融合。陈铁的女儿陈曦穿着一身水兵制服,正用游标卡尺测量银矿钢的厚度,她的凤凰吊坠在阳光下晃来晃去,与舰艏的雕塑遥相呼应。“下个月就要下水试航了,”小姑娘的声音带着自豪,“我设计了个新的导航系统,把星盘和无线电结合起来,就算在北极也不会迷路。”

黄先生的书房里,新到的电报堆成了小山,最上面一封来自北极探险队:“已抵达北纬88度,‘不死稻’在科考站温室里首次结实,谷粒泛银光,特寄回样本。”电报旁边放着个银制的盒子,里面装着从世界各地收集的红痣拓片,有老人的、孩子的、男人的、女人的,拼成了一幅完整的凤凰图案。

“海疆委员会决定组建环球科考队,”老先生用银矿钢拐杖敲了敲地板,“第一站去南极,把‘凤凰星’的坐标刻在冰原上;第二站去非洲,帮马里建铁路;最后沿着郑和的航线回到南京,正好是五百年整。”他从书架上抽出本新出版的《凤钗传奇》,作者栏写着“吴迪等着”,扉页上印着所有牺牲者的名字:阿鸾、赵影子、木承宇、木婉……

科考队出发那天,紫金山下的火车站挤满了送行的人。列车的车头被漆成了凤凰的形状,车轮的轮毂用银矿钢打造,转动时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像风铃在歌唱。吴迪站在月台上,看着队员们登上列车,陈曦正将一面微型凤凰旗插在行李架上,旗角与窗外的红叶相映成趣。

“北极的冰芯样本要记得带回来,”阿秀往陈曦的背包里塞了包青蒿籽,“听说那里的冻土能保存种子千年,正好试试我们的‘不死稻’。”黑小虎则把那枚鲸骨哨交给木勇:“在北极遇到白鲸,吹这个调子,它们会给你们带路。”

列车开动时,站台上突然响起了合唱声,是文献馆的孩子们在唱新编的《凤凰谣》,歌词里有黄岩岛的银矿、火地岛的冰泉、马里的黄金,最后一句是“四海皆兄弟,环球同此心”。吴迪抬头望向天空,一群白鹭正从紫金山上飞过,翅膀在阳光下划出的弧线,像极了“凤凰舰”舰艏的轮廓。

他回到文献馆时,发现有人在留言簿上画了幅画:一只凤凰正从南京起飞,翅膀下跟着无数只小鸟,有的标着“伦敦”,有的标着“纽约”,有的标着“马里”,最远的一只飞向了星空,旁边写着“凤凰星”。画的角落有个小小的签名,是个不认识的名字,但左耳朵后画着颗红痣。

吴迪翻开新的留言页,提笔写下:“此页留给百年后的访客。”放下笔时,凤钗的绿宝石在灯光下突然亮了一下,映出窗外正在升起的月亮,月亮周围的光晕像极了凤凰展开的尾羽。他知道,这还远远不是结束。

环球科考队会在北极种下第一株“不死稻”,陈曦会驾驶新的“凤凰舰”穿越好望角,文献馆的典籍会越来越丰富,世界各地的红痣会越来越多……更遥远的未来,或许真的会有人乘着以“凤凰星”命名的飞船,去探索更浩瀚的宇宙。但此刻,他只想静静地站在这里,看着月光洒满紫金山,听着文献馆的钟声与长江的涛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歌谣。

夜色渐深,吴迪锁上文献馆的大门,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海军部。那里的灯永远亮着,像无数双守望的眼睛,等待着下一艘“凤凰舰”启航,等待着下一段传奇开始书写。而属于他们的故事,显然还有更漫长的岁月,更璀璨的篇章,在时光的长河里,等着被一代代人续写下去。

紫金山的雪落了整整一夜,将文献馆的琉璃瓦盖成了座白玉宫殿。吴迪踩着积雪走进馆门时,守门的老华侨正用银矿钢铲清理台阶,铲刃划过结冰的路面,发出细碎的脆响,像在叩击时光的门扉。“陈曦的电报刚到,”老人往手里哈着白气,皱纹里结着霜花,“北极科考站的温室里,‘不死稻’抽穗了,谷粒上的银霜在极光下能发光。”

文献馆的主展厅里,新落成的凤凰鼎正在接受最后一道抛光。鼎身用马里送来的黄金浇筑,表面刻着两百三十七个红痣持有者的名字,从靖南王到易卜拉欣的儿子,每个名字旁都嵌着颗细小的绿宝石,是凤钗的碎末,在顶灯折射下像片流动的星河。“昨天有个英国游客对着鼎鞠躬,”馆长捧着块麂皮布细细擦拭,“说这是东方的‘罗塞塔石碑’,能读懂所有文明的密码。”

黑小虎带着几位非洲留学生在鼎前驻足,青年的西装口袋里露出半截鲸骨哨,哨身被摩挲得发亮。“这是马里素丹托我带回的鸵鸟羽毛笔,”他从公文包取出个檀木盒,里面的羽毛笔杆上缠着红绸,“笔尖蘸过黄金矿脉的泉水,写出来的字百年不褪色。”留学生们正用这笔在文献馆的留言簿上写字,阿拉伯文与中文并排流淌,在纸上织成细密的花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秀的草药园在雪地里露出点点绿意,青蒿的叶片裹着冰晶,却依旧挺直。她正和几位农学院的教授查看恒温箱里的稻种,箱壁上贴着张世界地图,用不同颜色标注着“不死稻”的种植区域:非洲的红土上画着太阳,美洲的黑土上画着玉米,欧洲的平原上画着风车,最北的北极圈里,画着小小的极光。“荷兰的华侨培育出了抗寒品种,”她指着地图上的阿姆斯特丹,“能在零下五度发芽,明年就能种进北极科考站的永久冻土。”

海军部的船坞里暖意融融,第二艘“凤凰舰”的甲板上,陈曦正指挥水兵安装新的弹射装置。小姑娘的制服袖口别着枚凤凰章,是用第一艘“凤凰舰”的旧铆钉熔铸的。“这装置能让‘凤雏号’飞机在三分钟内升空,”她手里的图纸上画着舰载机的新模型,机翼折叠处刻着微型的海疆图,“下个月试航时,要带着青蒿种子绕地球飞一圈,撒在所有有华侨的地方。”

黄先生的书房里,壁炉的火焰舔着银矿钢的炉栅,映得墙上的凤钗投影忽明忽暗。老先生正在修改《海疆新图》,笔尖在南极圈外画了个小小的凤凰标记。“国际联盟来函,说要以‘凤凰舰’的航线为蓝本,制定全球航海安全公约,”他往砚台里滴了滴从火地岛带回的鲸油,“还邀请我们派代表去日内瓦,主持世界华侨联合大会。”

大会的请柬设计成了卷轴样式,封面印着《坤舆全图》的复刻版,内里用七种文字写着“共护海疆,同守文明”。吴迪在请柬上盖印时,凤钗的绿宝石无意间蹭过印泥,在落款处留下个淡绿色的凤凰印记,竟与三百年前靖南王在《海疆图志》上的钤印分毫不差。

除夕夜,文献馆的钟楼敲响了新年的钟声。吴迪带着《凤钗传奇》的手稿登上钟楼,书页间夹着片从北极带回的稻壳,银绿色的外壳在钟声里微微颤动。远处的长江上,“凤凰舰”的探照灯正扫过江面,光柱与紫金山的灯塔交织,在夜空中织成张巨大的网。

钟楼的角落里,有个穿棉袄的小童正用粉笔在墙上画画,稚嫩的笔触画着只展翅的凤凰,翅膀下托着地球,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点着小红点。“是陈铁的小孙子,”巡逻的警卫笑着说,“每天都来这儿画凤凰,说长大了要当‘凤凰舰’的舰长,比他姑姑陈曦还厉害。”

吴迪蹲下身,看着小童在红点旁写字,歪歪扭扭的笔画写着“家”。他突然想起在火地岛的冰原上,卡鲁的儿子也曾在雪地里画过同样的图案,只是那时的红点只有寥寥几个。如今墙上的红点已经密密麻麻,像春天里骤然绽放的花海。

年初一的清晨,第一封来自日内瓦的电报送到了文献馆:“华侨联合大会筹备处已建成‘凤凰厅’,厅内穹顶绘有全球航线图,每颗星星都对应一位红痣持有者的坐标。”电报末尾附着张草图,厅中央的喷泉底座设计成凤凰鼎的样式,水流从鼎口涌出,沿着航线图的纹路流淌,最终汇入象征四大洋的水池。

黑小虎带着留学生们去参加大会前,在文献馆的时间胶囊前驻足。青铜盒里已经放进了三样东西:吴迪的凤钗复制品、阿秀培育的“不死稻”新种、陈曦设计的飞机模型。“等五百年后打开时,”青年将马里素丹的鸵鸟羽毛笔也放了进去,“他们会知道,我们曾用一支笔连接了整个世界。”

船坞里的“凤凰舰”挂满了彩旗,准备护送华侨代表团前往欧洲。陈曦站在舰艏,将一面新的凤凰旗升上桅杆,旗面用“凤糖稻”纤维织成,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芒。“舰上的实验室里,”她对着前来送行的人群喊道,“我们带了三十七个国家的土壤样本,要在航行中培育出真正的‘世界稻’!”

吴迪站在码头上,看着“凤凰舰”缓缓驶离港口,凤钗的绿宝石在掌心微微发烫。远处的紫金山顶,文献馆的穹顶在雪后初晴的阳光下闪着光,像颗镶嵌在龙脉上的绿宝石。他知道,这还远远不是结束。

日内瓦的凤凰厅会迎来第一批客人,北极的稻穗会结出更饱满的谷粒,文献馆的留言簿会写满不同的文字,“凤凰舰”的航线会延伸到更遥远的海域……或许有一天,真的会有带着红痣的宇航员,将凤凰旗插在“凤凰星”上。但此刻,他只想站在这里,看着江面上的船影渐渐变成个小点,听着风里传来的汽笛声,像一句未完的诗。

春雪开始融化,文献馆的台阶上渗出点点绿意,是阿秀种下的青蒿籽破了土。吴迪弯腰拾起一片刚抽芽的嫩叶,指尖的温度让叶片微微舒展,绿得像极了凤钗上的宝石。他转身走向展厅,那里的凤凰鼎正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鼎身上的名字与绿宝石在气流中轻轻颤动,仿佛有无数声音在低声诉说,要将这个关于传承与开拓的故事,永远讲下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女徒弟们个个都想杀我
女徒弟们个个都想杀我
关于女徒弟们个个都想杀我:苏北坐在不剑峰上满意地看着忙前忙后的女徒弟。嗯,这样就完成了《收徒最高万倍反馈》系统任务的第一步!明眸皓齿的黑发徒弟一脸认真的看着苏北:“师傅,这是徒儿从掌门哪里要来的灵果,说是对你的伤势很有用处!苏北望着面前一半黑漆漆一半红彤彤的果子陷入了沉思。“你确定这个果子就长这样?“......“这是真的师尊!那一半绝对没有毒!这个吃灵果多是一件美逝啊!“?“......若干年
恨耳吟罪
从拜师陈友开始横扫无限
从拜师陈友开始横扫无限
关于从拜师陈友开始横扫无限:林歌穿越到无限世界,开局就是最高难度的《僵尸》。为了活下去,他决定紧抱陈友大腿。凭借特殊属性“魅力满值的效果,林歌成功让陈友收自己为徒,开启无限世界的道士之旅!已结束:《僵尸》、《港诡实录》、《第一诫》、《僵尸道长》、《甜蜜之家》、《台诡(粽邪1+2、双瞳、咒、红衣小女孩、怪物。)》待进入:《倩女幽魂》、《一眉道人》、《僵尸大时代》、《僵综(僵尸先生+僵尸叔叔+僵尸至
明日摘星辰
杀道侣后,修仙界恶女成魔门老祖
杀道侣后,修仙界恶女成魔门老祖
谢昭临曾是宗门首席云清月——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在道侣大典上死于天罚。那个筑基期的小师妹哭诉几句,全宗上下就像中了蛊般要她让出道侣。当她元婴威压碾碎负心人时,九霄神雷却劈向了她。残魂苏醒,她发现自己成了“恶毒师姐”,人人唾弃。“既然天道不公……”谢昭临冷笑捏碎宗门令牌,转身投入魔门,“那本座便做那最恶的鬼!”赌鬼哥哥卖她抵债?杀!侍女想出卖她换前程?杀!“未婚夫”想把她献祭给邪修?杀!凡是挡她
我的元宝
不负冬
不负冬
秦予安(姩姩)S市顶级豪门小少爷,矜贵无比,玩世不恭,是京圈公认的浪荡公子。他性格桀骜,嚣张跋扈,可偏受造物者优待,容貌俊美。顾琛顾氏财阀新一代掌权人,京圈新起之秀。他手段狠辣,杀伐果决,短短几年束清家族内斗,将顾家收入囊中。他是当之无愧的上位者,危险、冷血、有野心,是京都人人惧怕的存在。很难觉得他会被谁掌控…没人知道他惦记了秦予安十七年。那年他十岁,秦予安四岁,奶呼呼的小团子将糖递给他,邀他跟
雪晴天
人在超神,开局化身原神雷神影
人在超神,开局化身原神雷神影
在剧情开始前,穿越超神,又获得了不知名存在统一发放的金手指“原神雷神化身系统,艾希觉得自己幸运极了。黑甲!神体!弑神武!超级基因!想着超神世界中的各种美好,刚刚穿越的艾希本该思索的是为国效力,还是投身恶魔?是独身逍遥,亦或者趁势而起?可是...
大罗神血染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