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少女前线:141指挥官》最新章节。
“看来我讲笑话的水平很一般……”陈树生耸耸肩,声音里带着自嘲的裂纹,仿佛一块没擦干净的玻璃,折射出些许尴尬。
他说这话时,眼神不自觉地瞟向地面,仿佛那地面能给他某种支撑似的。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打着,节奏有些凌乱,像是心里在打着鼓。他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微微发烫,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烫了一下,那种灼热感从脸颊一直蔓延到耳根。
冷场像块突然掉落的冰坨子。
“咚”地砸在地上,震得空气都嗡嗡作响。
那一刻,房间里仿佛连呼吸声都变得清晰可闻,仿佛每个人的心跳都被放大了十倍。
陈树生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了,呼吸变得有些困难。
他的脑子里飞快地转动着,想着该怎么打破这尴尬的局面。
他感觉自己的手心开始冒汗,指尖有些发凉,仿佛有一股冷风从背后吹来,让他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眼见着气氛陷入尴尬,陈树生干脆利落地把话头掐灭,动作干脆得如同关掉一支漏油的灯管,连火星子都没溅出来。
他的动作很快,几乎是下意识地,仿佛再不快点转移话题,这尴尬的气氛就会像一团火一样,把他整个人都烧得无地自容。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划,像是要把那尴尬的气氛划开一道口子,然后顺势将话题转移走,轻描淡写地盖过了这场小尴尬。
他的声音变得轻松了些,仿佛刚才的尴尬从未发生过。他刻意让自己的语调听起来自然,像是在谈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但他的心里其实并不平静,那种尴尬的感觉还在他心里挥之不去,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轻轻地挠着他的心,让他无法完全放松。
他的眼神时不时地扫过周围的人,观察他们的反应,生怕他们还在意刚才的冷场。
他的手指依旧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只是这次节奏变得平稳了许多,像是在给自己某种安慰。
他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想着自己果然不适合讲笑话,下次还是少说为妙。
但他也知道,这种尴尬的经历或许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这就是为啥我不去前线喊喇叭的原因,口才不好的人实在是干不了这个活。”陈树生咧嘴,那笑纹如同旧弹片划过的铁皮,带着锈迹,却锋利得仿佛能割破空气。
他轻飘飘地甩出这句话,语气轻得就像吹掉枪口那缕残留的硝烟,可他心里那面镜子,却亮得晃眼,把一切都照得清清楚楚——他太清楚自己嗓子里藏着什么怪物了。
其实,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这把嗓子,要是真敞开了说,那威力简直超乎想象。
只要他愿意,嗓子一拧,就能喷出熊熊烈火。
俄语卷舌的颤音,就像伏尔加河底那汹涌的暗流,带着一种深沉而神秘的力量;法语鼻音的缠绵,能把生锈的钢梁说得如同天鹅绒一般柔软顺滑;阿拉伯语舌尖的弹击,足以让死火山都重新张开大口,喷发出炽热的岩浆。
更别说那些散落在地图各个角落里的方言了,他简直就是个语言魔法师。
一句再普通不过的“吃了吗”,他能巧妙地塞进闽南的甜、川渝的辣、东北的冲,各种口音交织在一起,让本地人听了当场愣神,心里直犯嘀咕:这哥们怕不是从自家炕头爬出来的吧?
就论口才而言,陈树生完全有资格当一个脱稿的演说家。
他就像一台行走的翻译机,一台被语言灌醉的留声机。
俄语、法语、阿拉伯语,英语乃至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小语种,他都能在三种腔调里自如切换,活像跳格子的小孩般灵活。
他能用三种腔调讲同一个笑话,让莫斯科的工人听了咧嘴大笑,让马赛的水手听了感动落泪,让迪拜的商人听了热烈鼓掌。
以他对各个地区的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在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他都能成为相当不错的演说家。
他不需要稿子,完全能依靠着精彩的演讲,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用户群体。
他能把一场枯燥的战况汇报说得像史诗一般壮丽,把一次简单的补给请求说得如同末日救赎一般震撼人心。
听众会像被磁铁吸住的铁屑,一排排站好,眼睛放光,喉咙里发出同一个频率的共振,完全沉浸在他的演讲之中。
甚至稍微极端一些,他完全可以建立起那种非常极端的个人崇拜。
麦克风就是神坛,扩音器就是圣坛,他只要低声说一句“跟我走”,人群就会像潮水一样涌动,把他托在浪尖,变成一尊会喘气的偶像。
那种狂热,他见过——在非洲的集市上,人们举着双手,眼神里满是虔诚;在南美的贫民窟里,人们欢呼雀跃,嘴里喊着他的名字;在战火后的废墟上,人们举着断手残肢的标语,眼神里的光比AK的枪口还亮。
可他偏不。
他把那团在喉咙深处熊熊燃烧的火死死摁住,任由它在胸腔里烧,烧得自己半夜咳血,也不肯让它漏出一星半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怕那火一出来,就会把冷场烧成热场,把理智烧成灰烬;他怕那些眼神里燃烧的崇拜,怕那些把他名字当咒语念的夜晚——怕到最后,连他自己都信了那套神话,迷失在那虚幻的光环之中。
所以他把话头掐了,动作干脆得像关掉一盏漏油的灯。
他宁愿让沉默当盾牌,当刀鞘,让沉默把“演说家”三个字活活憋死在喉咙里,也不肯让它跑出来,变成一场可能失控的烟火,把一切都烧得面目全非。
在绝大多数时候,陈树生恰似一座遗世独立、静默矗立的孤峰,孤傲且冷峻,从不凭借言语去为自己在复杂局势中争得那片天地——若用“煽动”一词来描述,或许更为精准贴切。
陈树生心里明镜儿似的,深知这所谓的“煽动”,其本质便如熊熊燃烧的火焰。
说来也巧,不知是否天意故意捉弄,“煽”这个字里本就带着“火”,而用火去行事,本身就潜藏着引火烧身的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