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最新章节。
易林笑着点头,亲手将一碗热粥递给小女孩:"别怕,战争结束了。官府会给大家提供种子和粮食,咱们一起把洛阳重新建起来。" 他指着不远处的登记点,"去那里登记户籍,每户能领到三个月的口粮,还有重建房屋的木料。"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全城。起初还有人怀疑,但当第一批粮食和布料真的发到手中时,越来越多的百姓走出家门。易林又下令打开粮仓和布库,组织士兵帮助百姓清理废墟、医治伤员。有个瞎眼的老婆婆摸不到登记点,秦锋亲自背着她过去,还让军医给她检查眼睛。
五天后,洛阳城的炊烟渐渐多了起来。西大街的老王头在士兵的帮助下,搭起了临时的棚屋,重新做起了买卖。当易林再次路过时,他非要塞给易林两个刚出炉的馒头:"大人,尝尝吧,这是新磨的面粉。"
易林接过馒头,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他知道,收复一座城容易,收复人心却难。但此刻,他在老王头的笑容里,看到了希望。
……
洛阳的官署门前挤满了百姓,他们争相看着墙上张贴的新布告 —— 那是易林颁布的《洛阳均田令》。布告上写着:凡无主之地,皆由官府收回,按人口重新分配;原属世家但战乱中被遗弃的土地,三年无人认领者,同样纳入分配范围;百姓领到土地后,前三年免征赋税,三年后按收成的十分之一缴纳。
"大人,这是真的吗?" 一个佃农模样的汉子不敢相信地问身旁的官吏,"我们真能分到自己的地?"
官吏笑着点头:"当然是真的。易大人说了,耕者有其田,这才是天下太平的根基。" 他指着不远处的登记处,"快去登记吧,带上户籍文书,按人口领田契。"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这些年来,洛阳的土地大多被安禄山的亲信和本地世家占据,普通百姓只能租种他们的土地,缴纳沉重的地租。如今听说能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许多人激动得流下眼泪。
但也有人忧心忡忡。城南的张大户找到易林,小心翼翼地问:"大人,我家原有百亩良田,战乱中被燕军强占,现在能要回来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易林请他坐下,耐心解释:"只要您能拿出地契证明,官府会优先归还。但如果超过百亩,多余的部分就要纳入分配了。" 他看着张大户,"大人想想,百姓有了田,才能安心生产,您的商铺也才能有生意做,不是吗?"
张大户沉默片刻,点头道:"大人说得是,是小人糊涂了。"
均田令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有世家暗中阻挠,也有百姓担心政策会变。易林便让士兵带着地契模板,挨家挨户宣传,还在每个坊市设立咨询点,由他亲自解答疑问。当第一批百姓领到盖着官府大印的田契时,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了。
……
洛阳的秩序在均田令推行后迅速恢复。市场重新开放,虽然商品还不多,但粮价已从战后的天价回落;工坊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工匠们开始修复被损坏的农具和器械;孩子们也回到了临时搭建的学堂,跟着老先生念书。
易林每天都要巡视全城,查看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在北邙山的流民安置点,他看到士兵们正在搭建简易房屋,每个屋子都有编号和住户名单;在洛水岸边,渔民们重新撑起渔船,岸边的鱼市渐渐热闹起来;在太学的废墟旁,一群老儒正围着易林,请求重建学堂,易林当场答应拨款支持。
"大人,城西的回纥商人想重开商铺,您看......" 负责市场管理的官吏前来请示。
易林毫不犹豫:"准!只要依法纳税,不管是回纥人、吐蕃人,还是咱们唐人,一视同仁。" 他想起骨力裴罗的承诺,"告诉他们,洛阳欢迎所有真心做生意的人。"
对于城中的世家和旧官僚,易林则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凡是主动交出多余土地、配合官府工作的,保留其身份和部分财产;对于暗中破坏均田令、勾结残余叛军的,则坚决严惩。有个姓王的员外郎偷偷转移土地,被查实后,不仅土地被没收,还被流放岭南,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一个月后,当李玙的使者来到洛阳时,看到的是一座逐渐恢复生机的城市。使者在奏折中写道:"洛阳虽经战火,然百姓安居,商贾渐集,市井有序,皆易林之功也。"
……
洛阳的秋意渐浓,宫城的废墟上已长出青草。易林站在太极殿的遗址旁,望着夕阳下的城市,心中感慨万千。琉璃走到他身边,递上一件披风:"天凉了,小心着凉。"
"你看," 易林指着远处的田野,"那里已经有人开始耕种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田垄上,像给土地镀上了一层金箔。
琉璃点点头:"均田令推行得很顺利,户部统计,已有三万多户领到了土地。明年开春,这里一定会丰收。" 她顿了顿,轻声道,"陛下的旨意到了,让你班师回朝,洛阳交给骆奉先镇守。"
易林并不意外。洛阳的局面已经稳定,他确实该回去了 ——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等着他做。"长孙霖的案子,我已经整理好所有证据,回长安后就上奏陛下。" 他的声音带着坚定,"她的冤屈,不能再等了。"
琉璃握住他的手,眼中闪着光:"会的,一定会平反的。"
离开洛阳的那天,百姓们自发地站在街道两旁,捧着新收获的粮食和布料,要送给唐军。易林婉言谢绝,只是对大家说:"好好耕种,好好生活,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感谢。"
太行军的士兵们列队出城,步伐整齐而坚定。秦锋回头望了眼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突然对易林道:"大人,将来如果还有仗要打,末将还跟着您!"
易林笑了,望着远方的长安方向:"会有新的挑战等着我们,但不是战争。" 他知道,收复洛阳只是一个开始,重建大唐、澄清吏治、为冤者昭雪......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队伍渐渐远去,洛阳城的轮廓在烟尘中越来越小。但易林知道,这座城市已经活了过来,就像大唐的希望,在废墟之上,重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