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最新章节。
小雅母女拿着那剂蕴含着无限希望与巨大风险的药方离去后,明德堂内那种凝重的气氛并未随之消散,反而如同沉滞的水银,愈发压得人喘不过气。
学员们无心再讨论其他病例,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门口,仿佛在等待一个审判的结果。王森和桂翠做事也轻手轻脚,生怕惊扰了张景的沉思。
张景独自坐在诊室里,面前摊开着处方笺的副本。他看着上面“附子”、“肉桂”、“黄芪”、“当归”、“川芎”等药味,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方子开了出去,但心中的忐忑却如潮水般反复冲刷。
“阳虚血瘀”的思路,是否真的切中病机?
附子的用量是否足够撼动那沉寒痼冷?又是否会过于猛烈?
那轻灵的当归、川芎,能否恰到好处地疏通微瘀,而不耗伤正气?
升麻、柴胡的升提,是否会引动虚阳?
每一个问题都关乎成败,关乎一个少女的未来。之前在系统模拟中失败的场景,尤其是“虚实体重判断偏差”和“用药力度失当”的警告,如同警钟在他脑中长鸣。
他闭上眼,试图将杂念摒除,心神沉入那浩瀚的中医经典海洋之中,迫切地需要寻找更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灵感火花。
《内经》…《伤寒》…《金匮》…
条文如同星光般在他意识中闪烁。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脾主身之肌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这些条文印证了他温补脾肾阳气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如何解决那细微的瘀滞?如何让补进去的阳气能够真正输布到萎废的筋脉?
他的思绪聚焦在“治痿”之上。《内经·痿论》篇专论此病,明确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着名法则!
“独取阳明”…
历代医家多从此论,强调调理脾胃,补益后天之本以化生气血,濡养宗筋。
这固然是正法,但用于小雅此等沉疴,似乎总觉隔了一层,力度和针对性皆有所欠缺。
“独取阳明…独取阳明…”张景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心神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先贤对话。
忽然,一个更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脑海!
“独取阳明”,难道仅仅是指足阳明胃经?仅仅是指补益脾胃气血?
《内经》原话是:“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关键或许不在“阳明”本身,而在于“宗筋”!在于“利机关”!
阳明胃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气血生化之源,能濡养约束骨骼、主管关节运动的“宗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