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最新章节。
张景再次回到一楼的内科诊室(1),刚刚坐定,便进来两个人。
“张医生,我又来了。”
张景抬眼一看,是前几天才来过的中医爱好者,教初中语文的何老师。
“何老师,您好!请坐。”张景微笑着招呼道。
何老师却没有急着就座,而是指了指身后约摸五六岁的小男孩:“张医生,这是我的小外甥,感冒咳嗽快一周了,喝过感冒药、消炎药和止咳糖浆,但是一直不见好,特地带过来,麻烦您帮忙好好看看。”
张景点了点头,对着小男孩说:“小朋友,你过来,我们握握手好不好?”
小男孩倒也不怕生,径直就走到张景的跟前。
张景给他诊了诊脉,然后是舌诊和胸前及后背的听诊。
这一套都做完后,张景便开始对何老师进行问诊。
四诊结束,张景开始在病历本上记录。
何老师则连忙站起身,在一旁仔细观看。
只见张景在上面写着:
患儿,男,5岁,鼻塞近一周,三天前开始咳嗽有痰,清涕,偶有喷嚏。咽痛不明显,盗汗,手脚冷。纳少,大便日一行,初头硬,后稍不成形。
查:双肺稍粗,咽红,左侧扁桃体I度肿大,右侧扁桃体II度肿大。舌质淡,舌前部小红点明显,苔薄腻微黄,脉弱略浮滑。
诊断:太阳太阴少阳合病(阳虚兼郁热证)
处方:附子理中汤合麻黄汤加减
炮附片6克,干姜6克,生白术6克,党参6克,生甘草6克,生麻黄3克,桂枝6克,杏仁6克,鱼腥草6克,枇杷叶6克,桔梗6克,全蝎2克。
另:自备生姜3片(一块钱硬币大小及厚度),葱白3根(小葱去青),大枣3个(掰开)。
3剂。
写完后,张景又在处方笺上,用正楷字认真誊写了一遍。
连着煎服方法及注意事项说明那张纸,一并交到何老师的手中。
不过,何老师似乎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而是有些躇踌地问了句:“张医生,我能再请教您一个问题吗?”
张景淡淡一笑:“当然可以,何老师,您请说吧。”
“上次来的时候,我见您给三个咳嗽哮喘的孩子开的方子都差不多。如果没记错的话,都是小青龙汤的加减方。可是,今天我的小外甥也是咳嗽为主,您给开的方子咋就变了呢?”何老师一脸的不解。
“何老师,记得上次我跟您说过,中医看诊讲究辨证论治而不是辨病施治,更不是对症治疗。虽然初看之下,症状差不多,但是,根据四诊的结果,其实差别还是挺大的。”
稍顿了顿,张景又继续说道:“您的小外甥这次发病,清涕有喷嚏,脉有浮象,是为表寒。手脚冷,舌质淡,脉弱,说明阳气不足。大便初头硬,后稍溏,常为太阴脾虚之证。”
“不过,与此同时,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都有肿大。舌前部小红点明显,脉有滑象。说明少阳肝胆有郁热,加上舌苔腻而黄,更代表有湿热内郁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