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本来就是人的经验。”刘好仃说,“咱们只是帮他们存下来。”
班组长翻开本子:“那我重新排回访计划。观望期客户,重点讲责任追溯;试探期客户,问操作体验;依赖期客户,直接发报告,不打扰。”
“对。”刘好仃点头,“别再问‘好不好用’了。这句话问了半年,问不出新东西。”
老黄突然说:“可咱们这么细,会不会太累?”
“累是累点。”刘好仃说,“但比瞎忙强。以前是看见数据才动,现在是看趋势就调。咱们不追客户,咱们走在他们前头半步。”
小李打开电脑,开始改数据标签:“我加个‘阶段识别’字段,再做个自动推送模板。”
老黄拿起笔:“我来设计报告样式,别整得太花,工人不爱看花里胡哨的。”
班组长翻着日志:“那我从今天起,回访记录里加一栏——‘客户说话时有没有看屏幕’。真信的,眼睛会往界面上瞟。”
刘好仃没动,站在白板前,看着那三条线。
敢不敢用。
愿不愿提建议。
能不能离不开。
他拿起笔,在最后一行写下:“策略升级,不是改功能,是改节奏。”
小李抬头:“刘师傅,您说宏远那边……会不会也看懂了?”
“他们要是只看功能,就看不懂。”刘好仃说,“这东西不是快慢的事,是能不能长出来。”
老黄喝了口凉茶:“那咱们这‘三阶机制’,算不算给它浇水?”
“算。”刘好仃点头,“但浇水不如等雨。咱们现在做的,是把地翻松,让根好扎。”
班组长忽然笑出声:“我刚想起来,上个月还有客户问‘这功能能删吗’,我说能,他立马说‘那先留着’。”
“留着就是机会。”刘好仃说,“不怕人不用,怕人直接删。”
小李调试完后台,点了发送测试:“刘师傅,第一份健康报告,发给谁?”
“发给东莞李工。”刘好仃说,“他提了夜间模式,说明已经在想怎么用得更顺。”
“可报告里没有夜间模式啊。”
“没关系。”刘好仃说,“先让他知道,他的习惯,已经被看见了。”
电脑屏幕亮着,报告预览页静静躺着:
【您的使用报告 · 第1期】
累计使用“熟手版”:68次
节省操作步骤:约409步
相当于步行穿过整个车间11次
最常使用时段:早班开机、换模后、材料变更时
系统记录:您设置的参数,与最优值匹配度达98.7%
——您的经验,正在让机器更懂您。
小李点了发送。
进度条走到100%,弹出提示:已送达。
老黄看着屏幕:“他要是不看呢?”
“看不看,都是个开始。”刘好仃说,“咱们不能指望一发报告就改变什么。但总得有人,先把话说出来。”
班组长合上本子:“那我下午去趟东莞,不问功能,就问他最近哪天最省心。”
“去吧。”刘好仃说,“记得带本子,记原话。”
小李忽然说:“刘师傅,您每天划三道线,今天划了吗?”
刘好仃低头看纸,三道横线已经画好,墨迹未干。
他抬头:“划了。心一稳,事就成了半。”
老黄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那我先去把报告模板打出来,别整得太正式,标题就写‘您这个月的操作,我记着呢’。”
小李笑了:“这标题……有点土。”
“土才像人话。”老黄说,“咱们又不是做广告。”
刘好仃没再说话,走到窗边。厂区灯还亮着,一排排整齐,像沉睡的机器在呼吸。
他掏出本子,翻到新的一页,写下:
“三阶响应机制——启动。”
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
窗外,一辆叉车缓缓驶过,车灯扫过墙面,像一道移动的光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