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白板上的公式一行行刷出,最后定格在那句:
**环境适应性 = 硬件冗余 × 算法柔性 ÷(误报成本 × 维修损失)**
小林小声念完,抬头:“这……能当屏保吗?”
“贴车间墙上。”刘好仃摘下眼镜擦了擦,“让每个修机器的人都知道,咱们不是在调参数,是在算别人的饭碗。”
午后的阳光斜穿进实验室,照在三块并排的屏幕上。左边是武汉车间实时画面,一名工人正用扫码枪对准控制柜;中间是合肥未来四小时湿度预测曲线,绿色预警线平稳延伸;右边是算法更新日志,每一行代码都带着时间戳和区块链签名。
刘好仃正要说话,对讲机突然响了。
“刘工!东莞客户说新模块刚上机,温度色块直接跳到‘番茄酱红’,但他们车间才32度!”
“查散热风道。”刘好仃抓起平板,“让他们拍风机滤网。”
两分钟后,照片传来。滤网上糊着一层灰白粉尘,像撒了面粉。
“陶瓷厂。”刘好仃冷笑,“粉尘堵了进风口,散热效率掉一半。不是系统不行,是人忘了扫地。”
“要发清洁提醒吗?”
“发。”他点开客户管理后台,“从今天起,连续两小时散热异常,自动推送视频教程,标题就写——《你家风扇不是吸尘器》。”
小吴憋不住笑:“这标题能过审?”
“能。”刘好仃点了发送,“比‘建议定期维护’有用十倍。”
傍晚,十一套气候模型全部上线。每个区域的补偿算法独立运行,数据流在后台自动校准。刘好仃让王浩随机抽取二十个在用客户,模拟三天内的温湿波动。
结果出来:误报率下降至0.7%,平均响应延迟缩短0.03秒。
“比实验室还稳。”王浩喃喃道。
“因为这次,咱们用的是真实世界的呼吸节奏。”
老周打来电话:“长沙客户刚签收,说要当场测试。”
“让他们测。”刘好仃靠在椅背上,“打开AR指导,把散热图投在地上,让全车间的人都看看,什么叫‘会喘气的机器’。”
雨又开始下,打在玻璃上歪歪扭扭地爬。刘好仃起身走到窗边,看见一辆货车正驶出厂区,车尾“首批改造机”的标签在雨中渐渐模糊。
他拿起对讲机:“老周,告诉司机,到长沙后别急着卸货。”
“干啥?”
“找个露天场地,把三台机器全打开。”他盯着远处被雨幕吞没的山影,“我要它们在雨里站一晚上,看能不能挺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