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不够。”刘好仃说,“我昨天联系了三家供应商,有家提了个高弹合金,说能反复形变不累。样本三天到。”
“你亲自跟?”小吴有点意外。
“这种事,得盯。”他说,“材料不对,结构再巧也白搭。”
会议室的气氛变了。刚才还在争论“能不能改”,现在变成了“怎么改”。
刘好仃拿出一张新表格,标题是《改进任务分解表》。他一条条写下去:
第一项:抗疲劳结构优化——模拟冷链冲击循环,三天内出方案,责任人:小吴。
第二项:快拆式固定件设计——五天内出3D草图,责任人:小李。
第三项:响应性材料测试——样本到后立即启动对比实验,责任人:刘好仃。
他把表格贴上白板,正好盖住昨天那个“问”字。在旁边,他写下一行新字:“改,从哪开始?从认领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吴盯着自己的名字,忽然笑了:“我昨晚做梦都在画撞击曲线。”
“那今晚继续。”刘好仃说,“咱们不求一次成,但得先做出三套原型。失败也行,只要知道哪不行。”
小李翻着台账,突然抬头:“工人说‘它得知道什么时候该弯,什么时候该硬’——咱们能不能做个‘智能判断’的结构?”
“不靠电,不靠芯片。”刘好仃摇头,“靠设计。比如加个缓冲铰链,轻撞时软,重撞时硬。就像伞骨,风小收着,风大自动撑开。”
“我试试。”小吴掏出本子开始画,“铰接式缓冲结构,加个限位卡扣……”
“叫什么名字?”小李问。
“就叫‘动态响应护角’。”刘好仃说,“不追求完美,追求‘有用’。客户要的不是高科技,是少停工、少背锅、少挨骂。”
空调滴了最后一滴水。阳光从百叶窗缝里斜切进来,照在白板上那张任务表上,名字和节点清晰可见。
刘好仃拿起笔,在“抗疲劳结构优化”那一栏后画了个小箭头,写下:“模拟冲击,每日10次,持续10天。”
他合上笔记本,看向小吴:“你什么时候开始?”
“现在。”小吴站起身,顺手抄起桌上的测试记录,“先去车间调液压机参数。”
刘好仃点点头,又转向小李:“你呢?”
“我先打电话。”小李掏出手机,“问三个车队,换护角最卡哪一步。”
刘好仃走到白板前,手指轻轻划过那行“改,从哪开始?从认领开始。”他没说话,只是把笔帽按了下去,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会议室门被推开,小吴已经走到走廊。小李一边拨号一边往外走,嘴里念着:“喂,张师傅吗?我是小李,想请教个事……”
刘好仃最后看了一眼白板,转身走向车间。路过测试台时,他停下,把第58次测试的护角拿起来,翻来覆去看了几秒。边缘的凹痕还在,但整体完好。
他把它放回台面,按下液压机的启动键。机器嗡鸣,活塞缓缓升起。
他盯着那块金属,轻声说:“这次,咱们不看它能不能扛住,看它能扛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