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机器压板第十次抬起时,刘好仃的手还搭在急停按钮上。他没松开,也没再按下去,只是低头看了眼护角——边缘有道新压出的白痕,像老人手背上的血管,清晰,但没裂。
“行了。”他把护角取下来,放进随身带的帆布包,拉链拉到一半,又拉开,塞了张写满数字的便签进去,“明天展会,照新流程走。”
第二天一早,展台刚亮灯,小吴就发现讲解台多了个透明亚克力盒,里面放着那个被压了五十七次的护角,底下压着一张打印纸:**“第57次测试,2024年4月3日,形变值1.8mm,回弹率96.3%”**。
“这是……昨晚刚测的?”小李凑过来。
“不是昨晚。”刘好仃正蹲着检查测试台的液压表,“是今天五点。我让车间提前开机压的。”
小吴愣了:“五点?谁在?”
“我。”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护角不等人,人也不能等它。”
第一场讲解九点开始。小吴照着《三问应答手册》开头:“我们做了三百次零下二十度压弯测试,断裂率0.7%。”话音刚落,一位穿深蓝工装的中年男人转身就走。
刘好仃立刻举手:“停。”
小吴卡住。
“你讲的是数据。”刘好仃走到客户刚才站的位置,回头看展台,“但他想听的是——这数字,能不能让他月底交报告时不被领导骂。”
他转向小李:“换你讲。开头加一句:‘每装一千个,坏不到七个。这个数,够不够你跟老板交代?’”
小李试了一遍,语气生硬。
“别像背书。”刘好仃摇头,“像聊天。就像你跟老张喝酒时说‘这酒不坑人’那样。”
第三轮演练,小李终于顺了。那位穿工装的男人恰好折返,听完没走,反而问:“你们这数据,谁记的?”
“我。”刘好仃递上平板,里面是过去三周的每日拍照记录,每张图下都手写一行字:**“第X次,正常,可继续。”**
男人盯着看了半分钟,掏出名片:“我是顺丰龙岗仓的,先拿十个样品,三个月后我给你们反馈。”
上午十一点,第二位“决策型”客户出现。他盯着维修成本那行字看了很久,终于开口:“80块修一次,含上门?”
“含。”刘好仃立刻接,“上门检测、换件、调试,全包。”
对方皱眉:“你们不怕亏?”
“怕。”刘好仃笑了,“但更怕客户觉得我们在藏价。”
他让小李当场打开维修登记表,翻到一页:“上个月,东莞客户老陈修了两次,总共收一百六十。比换新省了四百四。钱不多,但账得清。”
客户没说话,默默扫码加了企业微信。
中午休息时,三组人围在展台后做“快闪演练”。一人提问,一人限时回答,其他人举牌打分。刘好仃坐在边上,手里捏着那个五十七次压过的护角,时不时轻轻按一下。
“下午别光讲数据。”他突然说,“讲人。”
“讲人?”小吴一愣。
“就说‘我们厂老李,修了八年护角,现在一个月只来两次’。”他把护角放回盒子,“客户信的不是数字,是数字背后有人盯着。”
下午两点,人流高峰。三组人同时开讲,展台前围了七八拨人。刘好仃在人群间穿行,耳朵听着每组的讲解节奏。
突然,一个围观的年轻人喊:“80块修一次?那要是跑一趟只修一个,你们不得赔死?”
旁边几个人笑了。
小吴正要解释,刘好仃已经拿起扩音器:“你算得对,真要那样,我们早关门了。”
人群安静了。
“所以我们不靠修赚钱。”他把维修单举起来,“靠的是——少坏。一个护角用三年,修两次,客户省四百四,我们赚八十。他省了钱,我们活下来,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