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把三份写得密密麻麻的本子摊在会议桌上,纸角都卷了边,有的还沾着油渍。他没急着说话,先从抽屉里翻出一盒彩色回形针,红蓝黄绿,咔哒咔哒一个个夹在不同段落上,像给杂乱的菜地插上小旗子。
“先别看字。”他抬眼扫了三人一圈,“看颜色。”
小林凑近一看,红色夹的全是“声太小”“听不见”“像老鼠咬电线”这类描述;蓝色集中在“退货三万”“客户急疯了”“查不出原因”;黄色则写着“愿多花钱”“能不能更准”“别误报”。
“这些话听着乱,其实就三件事。”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三栏,“哪类客户、说了什么、有多在意。咱们现在不聊感想,只做分类。”
阿珍接过话头:“我来整。客户按使用场景分三类:批量采购的、定制安装的、售后维修的。反馈维度也拆开,问题描述、损失金额、改进期望。强度按有没有提钱、语气急不急、问得细不细,打一到三星。”
小周听得直点头:“那我那句‘像老鼠啃电线’也能用上了?”
“当然。”刘好仃笑了,“客户不会说‘信噪比低’,但他说‘像老鼠’,意思就是声音特征不明显。你记的是人话,比参数还准。”
阿珍开始誊抄,把散在三本子上的内容一条条剥离出来,重新归进表格。小林帮忙核对,小周负责补漏。两小时后,一张A3纸贴上了共享墙,标题是《客户反馈结构化汇总》。
刘好仃站在墙前,手指顺着“误报率”那一行滑下去,眉头慢慢皱起来。
“你们发现没?”他忽然开口,“好几个客户嘴上说想要预警,可一听说可能误报,态度立马变冷。”
小林翻着原始记录:“有说‘宁可晚点发现,也不愿天天虚惊’的。”
“还有个老板直接讲,‘报警响十次,九次是假的,那还不如不装’。”小周补充。
刘好仃点点头:“咱们一直以为,能提前十五分钟发现问题就是宝贝。可对客户来说,十次假警报带来的停工、检查、误判,成本可能比一次真炸炉还高。”
“所以……他们不是不需要,而是怕被吓太多次?”小林问。
“对。”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一行字:“误报成本 > 预警价值。”
“这账得倒过来算。”他说,“咱们不是卖‘能响’,是卖‘响得值’。客户不怕花钱,怕花冤枉钱。”
小周若有所思:“那咱们的重点,是不是得从‘怎么让它响’,转成‘怎么让它少瞎响’?”
“聪明。”刘好仃拍了下他肩膀,“以前我们修机器,修的是故障。现在咱们想转化,得修的是信任。声音只是个开始,关键是让客户相信——这声咔哒,真能救命,而不是天天拉空袭警报。”
阿珍突然想起什么:“那天展会上,那家说装了声学监测、退货率降七成的厂,技术员提了一句,他们系统有三个月学习期,越用越准。”
“学习?”小林一愣。
“就是记录每次响了之后,是不是真出了问题。”阿珍解释,“响了,真裂了,加分;响了,没事,减分。时间久了,系统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叫。”
刘好仃眼睛亮了:“这不就是咱们厂C线的数据积累?咱们已经有三个月的停机记录、声音样本、维修反馈。别人要三个月才能学会的,咱们已经学完了。”
“那咱们的‘咔哒声’,不光是预警,还是个越用越聪明的老师傅?”小周咧嘴笑了。
“没错。”刘好仃拿起红笔,在白板上画了个新模型,“客户买的不是一次性的提醒,是持续降低风险的能力。咱们把‘减少误报’当成核心卖点,把历史数据当成信用背书,把每一次准确预警,都变成客户省下的钱。”
小林兴奋地掏出本子:“那咱们下一步是不是该算笔账?比如,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误报率,客户能少损失多少?”
“先不急。”刘好仃摆摆手,“账要算,但得先看清地图。”
他转身走向共享墙,把阿珍那天手绘的“客户案例分布图”也贴了上去,旁边钉着三份日清表和刚整理好的汇总表。
“蓝点是我们接触过的,都在本地。”他拿起蓝色图钉,一个个按下去,“红点是展会上看到的,北方几家大厂,标了星号,备注‘定制防爆方案’。”
他退后两步,看着墙上这一片零星的标记,中间空了一大块。
“咱们的脚印,只踩在一边。另一边,有人已经悄悄铺了路。”
小林盯着那片空白:“要不……咱们也去趟北方?”
“不能全去。”刘好仃说,“本地客户还得跟紧,数据不能断。下周分两组:小林带一组北上,重点摸那些标星的厂,看他们到底怎么用、怕什么、肯为哪部分掏钱。”
“小周留下,把咱们C线这三个月的声音数据再捋一遍,找出所有‘响了但没坏’的案例,算出当前误报率,再对比实际损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小周握拳:“明白,我要让数据说话。”
“阿珍。”刘好仃看向她,“你搞个‘需求强度评分表’,把客户说的话转化成分数。比如提到具体金额,加两分;愿意为准确性加价,加三分;抱怨误报,扣一分。咱们得有个尺子,别凭感觉走。”
阿珍点头:“可以按五分制,再加个‘紧急度’标签,红色优先跟进。”
刘好仃拿起记号笔,在墙上画了个大圈,把几个红点和蓝点都包了进去。
“咱们不求一下子铺满,但得先知道,哪块地肥,哪块地荒。现在看,北方重安全,南方拼价格,中间这条带,没人好好说过话。”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可往往,话最少的地方,藏着最大的动静。”
小林正要开口,刘好仃抬手止住他。
“别急着表态。”他说,“咱们手里现在有三样东西:本地的真实数据、客户的痛处、还有别人没注意到的空档。接下来不是谁冲得快,是谁蹲得稳。”
他撕下一张便签,写下“误报成本模型”五个字,贴在白板最上方。
“今晚回去,谁都别想大招。就想一个问题:如果客户因为一次误报,多花了五百块,这钱,算谁头上?”
小周刚拿起笔要记,刘好仃已经转身把墙上的分布图又看了一遍,手指停在最北边那个红点上,迟迟没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