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电梯门合拢的瞬间,刘好仃把文件夹往腋下一夹,脚步没停。三天后,同一间会议室,阳光比上次偏了十五度,照在桌角那张表格的“前置”二字上,光斑已经移到了“责”字右边。
小林和阿珍一前一后推门进来,手里都抱着一堆打印纸。小林的文件夹边角卷了,阿珍的笔袋拉链没拉严,一支红笔探出半截。
“来了。”刘好仃把三份材料摊开,像摆牌局。左边是小林整理的37条未闭环报警记录,中间是阿珍汇总的六个班组对“异常处理”的理解差异,右边是他自己在日志上批注的痕迹,红圈密得像蚂蚁搬家。
“这三天,我翻了三年的交接班记录。”刘好仃指了指最上面一张,“发现一个事儿——‘没人管’的报警,七成发生在换班头十分钟。”
小林凑近看:“那会儿人最乱,新班没稳住,旧班急着走。”
“对。”刘好仃点头,“信号来了,正好卡在责任真空带。”
阿珍翻了翻自己的访谈摘要:“三班的老李说,‘报警灯闪,我得先问班长在不在,不在的话,我不敢动’。五班的小王说,‘上次误报,我报了,结果被说多此一举’。”
“不是不想动,是动了怕挨批。”小林叹了口气。
刘好仃抽出一支蓝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识别、归属、闭环。
“咱们现在不争谁先谁后,先定个铁规矩。”他说,“所有调整,必须过这三关——第一,信号能不能被看见?第二,看见了归谁管?第三,管了有没有回音?”
他圈住三个词:“这叫‘响应前置三要素’。咱们的方案,就得围着这三个桩子搭架子。”
小林举手:“那流程优化是不是得放第一?先把责任划清楚,不然系统再智能,也找不到人。”
阿珍却摇头:“可流程写死了,万一设备情况不一样呢?比如熔炉区和切割区,报警级别能一样吗?”
“所以不能一刀切。”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新图,贴在白板上。横轴是时间,标着“短期”“中期”“长期”,纵轴是“响应能力提升度”。三条线从左下角斜着往上走,走势不同,但最终汇向同一个点。
“咱们倒着来。”他说,“假设三年后,报警一响,责任人手机就震,五分钟内到场,系统自动记档。现在,咱们从终点往回走,看第一步该踩哪儿。”
他指着短期区域:“最近九十天,主攻‘识别’和‘归属’。流程优化先出修订版操作指引,把换班十分钟的空档责任明确下来,谁接班,谁负责头十分钟的异常响应。”
阿珍点头:“我可以牵头,把各班的口头规矩收上来,统一成文字,再让每人都签一份。”
“技术这边呢?”小林问。
“中期目标。”刘好仃指向图中段,“等责任清楚了,咱们再上智能提醒。比如,报警触发后,系统自动推送消息到责任人手机,带处理建议和上报入口。现在做原型,但不急着上线。”
“那协同呢?”阿珍问。
“长期。”刘好仃画了条虚线,连向南粤厂的位置,“等咱们自己闭环了,再拉兄弟厂一起建共享机制。现在搞,别人也接不住。”
小林笑了:“合着咱们现在是自己先学会走路,再教别人跑步。”
“对。”刘好仃也笑了,“不然你跑得再快,摔一跤,别人还以为路有问题。”
会议室安静下来。阿珍低头翻本子,小林用笔尖点着桌面,像是在数节拍。
“那方案……”小林抬头,“是不是得有个名头?总不能叫‘补锅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