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算谋划。”他说,“不落地,先探路。咱们不提方案,只找问题。比如,过去五年,咱们厂有多少次是因为别人先出事,咱们才跟着改?有多少次是环保一查,才发现数据对不上?这些,都是被动调的代价。”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小林忽然说:“我记得2019年那次熔炉报警误判,停了八小时,后来才知道,南粤三个月前就遇到过,他们改了阈值,没上报。”
“对。”刘好仃点头,“这就是滞后。信息在跑,咱们在等。”
阿珍叹了口气:“那咱们现在干啥?总不能挨个打电话问人家改了啥吧?”
“不用。”他合上本子,站起身,“我建议成立个小组,不占编制,就咱们几个兼职,每周固定两小时,专门干三件事。”
他竖起手指:“第一,翻老档案,把近五年所有‘临时调整’‘紧急处理’的案例理一遍,看看是不是都有前兆;
第二,收集合作厂近三年的技术变更记录,不看细节,只看时间线,比比谁快谁慢;
第三,回头再看《全景图》,找找还有哪些流程没覆盖到——比如夜班交接、外包工操作、设备临时替换,这些地方,最容易藏盲区。”
小林笑了:“听着不像战略,像在翻垃圾桶。”
“可垃圾堆里常有钥匙。”刘好仃也笑了,“说不定哪张废纸,就写着‘这坑我踩过’。”
阿珍想了想,点头:“行,反正现在报告交了,手头也松快。就当是……给下一轮研究打个前站。”
“不叫研究,”他纠正,“叫响应。咱们不等趋势变成危机,先学着怎么接住它。”
他走到门口,拉开门,阳光正好斜照进来,落在会议桌中央。他回头说:“这小组,先叫‘趋势响应小组’,名字临时,事要认真。每周三下午,两小时,雷打不动。”
小林问:“要写个申请吗?”
“不用。”他说,“咱们不占资源,不立项目,就当是多读点书,多想点事。真有成果,自然有人看见。”
阿珍又问:“那要是没人看见呢?”
他没马上答,而是从笔记本里抽出那张南粤的打印件,轻轻折了下角,放在自己口袋里。
“那就继续写,继续想。”他说,“反正问题不会自己走。”
他走出会议室,脚步没停,直奔档案柜。打开最下层的抽屉,翻出一摞泛黄的交接记录本。这是2018年的夜班日志,纸页脆得像秋叶,字迹有圆珠笔的,也有签字笔的,甚至还有铅笔写的“C线压力不稳,已报修,未回”。
他抱着本子往回走,路过茶水间时,阿珍正往杯子里倒热水,看见他,问:“真打算从这些老本子里找线索?”
“为什么不?”他说,“人会忘,笔不会。当年写‘压力不稳’的人,可能早退休了,可字还在。”
他把本子放在桌上,翻开第一页,纸角一碰就卷了起来。他轻轻压平,用镇纸压住四角,又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红笔。
“咱们先从这本开始。”他说,“看看那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红笔尖落在纸面,轻轻圈住一行小字:“23日,夜班,报警灯闪三下,无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