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那第三呢?责任共担怎么落地?”
刘好仃停了停,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手写名单。
“我提议,设‘跨企协调员’,每月轮换,双方各出一人,到对方厂区待三天,参加早会、跟巡检、看交接。不决策,不评判,只观察,只传话。”
小林愣了:“真派人过去?”
“当然。”刘好仃点头,“咱们总觉得沟通靠文件、靠会议,可人和人之间,有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比十页PDF都管用。让工人看看对方怎么干活,也让对方知道咱们怎么想。”
阿珍犹豫:“他们肯让咱们的人进车间吗?”
“不知道。”刘好仃笑了笑,“但可以先迈出一步。咱们的人去了,不是去挑毛病,是去说:‘我听到了,我看见了,我带话回来了。’”
老周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忽然抬头:“要不……让老陈去?他话不多,但做事稳,上个月还拿了质量标兵。”
“我正想提他。”刘好仃在名单上圈了个名字,“首期协调员,就定老陈。任务只有一个:把咱们车间的声音带过去,把南粤的声音带回来。不谈对错,只做传声筒。”
小林还是有点担心:“可万一他们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呢?”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拉开百叶窗一条缝,外面车间的传送带正缓缓移动,玻璃片在光下泛着淡蓝的边。
“记得昨天那张‘放音乐’的纸条吗?”他回头,“人不怕忙,怕的是忙得没声音。咱们建这协调员,不是为了多一个岗位,是让那些写纸条的人,以后能直接开口。”
他走回白板前,把三项措施并列写下:
联合术语表(本周试行)
信息追踪码(联合测试启动)
跨企协调员(首期人选:老陈)
然后,在下方画了个简单的流程箭头:先通声气,再立规矩。
“咱们不急着让他们立刻改。”他说,“但得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在设障碍,是在搭桥。桥修好了,路才能一起走。”
阿珍翻开笔记本,开始整合内容。小林调出术语表模板,老周则掏出手机,给老陈发了条消息。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把三部分内容整合成一份草案,封面上写了八个字:《跨文化协作应对预案(草案)》。
他在扉页角落,又添了一行小字:合作不是消灭差异,是让差异被听见。
散会前,他把两张纸条夹进文件夹,顺手从桌上拿过一张空白纸,写下:
D+2,措施记录001:术语表初版完成,追踪码测试启动,协调员人选确认。
他走出会议室,阳光斜照在三楼走廊的蓝色信箱上,铁皮泛着温润的光。
他打开信箱,把那张新写的纸条放进去,盖在底下那张未读的建议上面。
合上铁门时,钥匙轻轻一转,顺滑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