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行。”陈编辑把材料收进抽屉,“下周我排个试点版面,不保证位置,但保证登。”
“够了。”刘好仃站起来,“只要字印出来,就是声音。”
回厂路上,两人没说话。快到车间时,刘好仃忽然停下:“展板贴哪儿了?”
老周一愣:“原定休息区,墙满了,安全标语都贴三层了。”
“审批要多久?”
“至少一周,还得层层签字。”
刘好仃没接话,沿着主干道往食堂走。路过调度岗亭时,他停下,抬头看。两个空置的灯箱框挂在柱子上,玻璃蒙尘,边角锈了,但框架还在。
“这儿能用吗?”他问。
“灯箱?早年给供应商打广告用的,后来没人租,就空着。”
“换成展板呢?”
“可拆卸的?能行,但得做亚克力板,成本高点。”
“成本我来想办法。”刘好仃掏出手机,拍了两张照片,“就这儿,两块。每两周换一次内容,叫‘玻璃厂变化日历’。不占墙,不走审批,还能亮灯。”
老周眼睛亮了:“这比贴墙上强,晚上路过都看得见。”
“那就这么定。”刘好仃把照片发给小陈,“做两套板子,一套用,一套备着。内容轮换,别老一套。”
下午,刘好仃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在“宣传启动”文件夹里新建了一个子表,命名为“渠道台账”。第一行填“厂刊简报”,对接人、更新周期、负责人,一项项填进去;第二行“车间展板”,第三行“社区报试点”,全都标得清清楚楚。
小陈进来送打印稿时,看见屏幕愣了一下:“这还搞台账?”
“事儿一多,就怕忘。”刘好仃头也不抬,“渠道跟数据一样,得留痕。谁负责、啥时候更新、卡在哪儿,都得记。”
“那以后怎么同步?”
“每周联合评估会后,加五分钟。”他说,“谁负责哪块,谁说两句。不长,就五分钟。”
小陈笑了:“您这是把宣传也变成流程了。”
“流程不怕死板。”刘好仃关掉表格,“怕的是没人管。”
傍晚,运输车最后一次进厂,卸完石料缓缓退出。刘好仃站在调度岗亭旁,看着工人把第一块亚克力展板嵌进灯箱。灯光亮起的瞬间,照片里的老张咧着嘴,手里举着那把沾泥的铲子,背后是上传成功的绿色提示。
小李走过来,手里拿着手机:“我刚录了段老焊工说话,要不要放第二期?”
“放。”刘好仃说,“但得先问他愿不愿意。”
“他问了一句——‘能让我孙女看见吗?’”
刘好仃愣了一下,抬头看灯箱,光映在玻璃上,像一层薄薄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