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行政敲门进来的时候,刘好仃正把手机支架从抽屉里拿出来,螺丝朝上摆在桌角。他没抬头,只问:“换的那张纸条呢?”
“贴回原位了。”行政把打印纸轻轻放在桌上,“‘再看’两个字,加粗的。”
刘好仃点点头,手指在支架螺口上拧了半圈。他没再说话,拎起笔记本就往会议室走。
九点整,门关上,投影亮起。屏幕上是“回应1_关于作秀”的文件夹截图,底下一行小字:24小时,3条质疑,已回应1。
“他们还在看。”他转身面对大家,“咱们不能一边拍视频,一边瞎猜别人在骂啥。”
小王刚喝了一口茶,差点呛住:“您的意思是……我们得把网上的每句话都翻出来?”
“不是翻,是理。”刘好仃从包里抽出三张A3纸,贴在白板上,“从今天起,咱们成立一个小组,专门干一件事——听全话,不急着回。”
行政皱眉:“可网上那些话,有的真难听。”
“难听才更要听。”他拿起记号笔,在纸上写下“质疑响应小组”七个字,“咱们不反驳,不解释,先做三件事:收全、归类、看懂。”
小王低头翻手机:“我刚才又刷到几个新帖,有人说我们种薄荷是为了申领环保补贴,还有人说这项目根本没备案。”
财务小李抬头:“备案这事我查过,非工程类公益项目不需要前置审批,但我们确实没主动报备过。”
“那就记下来。”刘好仃把笔递过去,“不管真假,只要有人提,就录入台账。”
他翻开自己的笔记本,翻到一页密密麻麻的记录:有论坛截图、有车间纸条照片、还有几行手写备注。“昨天我录那两条视频,每条底下都冒新问题。我不可能每句都拍一条回应,得知道哪些是反复出现的,哪些是带节奏的。”
他顿了顿:“所以今天,第一件事——建机制。”
他走到白板前,画出三条线:“网络、内部、媒体,三个通道,专人负责。小王管网络,盯本地论坛和短视频评论;行政负责内部,意见箱、休息区留言、班组长反馈,全收上来;小李兼媒体组,整理新闻报道和转发里的核心言论。”
“每条质疑,记五样东西:时间、来源、原话、情绪倾向,还有传播热度。”他拿起红笔,在白板上圈出“原话”二字,“不准改口,不准软化。人家说‘装穷’,我们就记‘装穷’,不说‘对领导形象提出疑问’。”
小王苦笑:“这要是打印出来,厚厚一叠,谁看得完?”
“所以我们下一步要分类。”刘好仃从文件夹里取出那片干枯的薄荷叶,轻轻放在会议桌上,“你们觉得,他们骂的真是这片叶子吗?”
没人说话。
“他们骂的是——咱们为啥做这个。”他指着叶子,“有人觉得我们不该搞绿化,该先修食堂;有人怀疑钱从哪儿来,是不是克扣工资;还有人说我们拍视频像演戏,动机不纯。”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
1. 动机真实性
2. 资金透明度
3. 项目优先级合理性
“别看网上骂得五花八门,归根结底,就这三个问题。”他转过身,“咱们的任务,就是把情绪化的表达,还原成真实的问题。”
行政低头翻手里的记录:“可有些话太情绪化了,比如‘你们领导是不是穷疯了’,这算哪一类?”
“算动机。”刘好仃答得干脆,“背后的意思是:你们真关心工人,还是拿我们当道具?”
小王突然举手:“那‘饭都吃不上还搞园艺’呢?”
“优先级。”他点头,“人家在问:这事急吗?是不是本末倒置?”
财务小李翻着自己整理的几条媒体评论:“有篇报道说‘玻璃厂社会责任项目启动,预算未公开’,这算资金透明?”
“算。”刘好仃在第三条下面画了个圈,“而且这条传播最广,得标红。”
会议节奏慢慢稳了下来。大家开始往《质疑台账》模板里填内容,一条条录入,一条条标注。有人负责翻论坛,有人打电话核实车间纸条,还有人整理视频评论区的高频词。
两小时后,白板上的便利贴已经密密麻麻。刘好仃站在前面,一条条过。
“‘作秀’出现47次,主要集中在短视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