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083集:新挑战:人才梯队建设(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在工厂那片充满机械韵律与岁月痕迹的质检车间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机油味和金属特有的冷冽气息。午后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斜斜地洒在布满工具和设备的桌面上,形成一片片不规则的光影。

刘好仃静静地坐在那张有些老旧的办公桌前,手中握着一支深蓝色的笔,笔帽在指尖微微转动。那支蓝笔的笔身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磨出了一层温润的光泽,如同一位并肩作战多年的老友,见证着他在质检岗位上的点点滴滴。他刚刚完成了手上那份质检报告,正准备将笔帽扣上。

“咔哒”一声,清脆悦耳,仿佛是时间在这寂静空间里轻轻敲响的一记鼓点,在安静的质检车间里格外清晰。这声音如同涟漪般在空气中扩散开来,打破了片刻的宁静。紧接着,笔帽顺着桌面开始滑落,如同一个调皮的小精灵,精准地落在桌角那张有些陈旧的质检卡上,还调皮地弹了半下,发出轻微的“噗”声,像是轻微的抗议,又似是在向刘好仃诉说着什么。

刘好仃却没有抬头去看它究竟滚到了哪里,他的目光死死地停在了刚送检过来的一块玻璃上。这块玻璃静静地躺在特制的架子上,在阳光的映照下,反射出淡淡的光芒。那裂纹细得如同蚊子腿,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察觉,它横亘在玻璃的右下角,仿佛是岁月不经意间留下的伤痕。若是不迎着光仔细瞧,就像一条若有若无的丝线,悄然隐藏在玻璃之中。

小张就站在离他三步远的地方,手还搭在打磨机的开关上,脸色微微发白,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似乎已经察觉到自己的疏忽引发了怎样的后果,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里满是慌乱与愧疚,仿佛一只做错了事的小鹿,在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冷却时间差了四分钟。”刘好仃缓缓说道,声音不高,就像在平淡地报着天气情况,语调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但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一下又一下地敲在小张的心上,让他的心不断下沉。

“我……我看进度快赶上了,想着少等一会儿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小张结结巴巴地解释着,声音越来越小,到后面几乎成了蚊子叫。他的头也越低越下,不敢直视刘好仃的眼睛,眼神中满是懊悔,仿佛在责怪自己为什么这么粗心大意。

“玻璃不会说话,但它记得。”刘好仃缓缓伸出手,指尖顺着那道细微的裂纹缓缓滑过去,那动作轻柔得仿佛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最终,他的指尖停在了裂纹的边缘,轻轻摩挲着,感受着那细微的凹凸不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索,仿佛透过这块玻璃,看到了曾经发生过的无数次类似的失误,以及那些因失误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你摸这手感,像不像老李当年那批废品?”刘好仃抬起头,目光紧紧地盯着小张,眼神中带着一丝质问,又带着一丝警示。

小张听到这话,脸色变得更加煞白,仿佛一张白纸被瞬间抽走了所有的颜色。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掌心,却始终没敢伸手去触摸那块玻璃。他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满是懊悔和自责,他知道自己的这次疏忽可能会给厂里带来很大的损失。

刘好仃没再说话,缓缓站起身来,转身朝着角落的文件柜走去。他的脚步有些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时间的长河上。那文件柜的柜门上贴着一张泛黄的排班表,边角已经卷了起来,被胶带重新粘过两次,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模糊不清,就像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逐渐失去了最初的清晰模样。

他缓缓抽出近三年的轮岗记录,那纸张因为长时间的翻阅和保存,已经变得有些发脆。纸页在他的翻动下发出哗哗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每一个声音都承载着一段关于工作的回忆。

B组的两名老技工,一个五十九岁,一个五十八岁,名字后面连续十二个月都标着“在岗”,替补栏却空空如也,像两口没有填满的井,空洞而又无奈。那一个个“在岗”的字样,仿佛是两位老技工坚守岗位的勋章,而那空白的替补栏,却像是一个无声的警钟,敲响着人才断层的危机。

他缓缓坐回办公桌前,从抽屉里摸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那本子已经有些破旧,边角都磨起了毛,就像一本记录着历史沧桑的古籍。他翻到空白页,拿起蓝笔,笔尖在纸上轻轻触碰,仿佛在与这纸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他一笔一划地写道:“人比玻璃更易碎,可没人替。”每一个字都写得刚劲有力,仿佛带着他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无奈。

写完,笔尖顿了顿,仿佛在思索着什么,又补了一句:“我还能站几年?”他的眼神里透露出几分疲惫与担忧,那眼神中既有对岁月的无奈,也有对厂子未来的深深忧虑,仿佛在看着这个厂子,也在看着自己的未来,不知在这漫漫的时间长河中,自己还能为厂子撑起多久的天空。

晨会的铃声准时响起,在这略显空旷的车间里回荡,那声音清脆而又急促,仿佛是催促着人们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他把那张写着“有人开始愿意提我们的名字了”的卡片轻轻放在点名台中央。卡片的边角有些毛糙,是被风吹过太多次磨的,仿佛见证了岁月里的风风雨雨,那一张小小的卡片,承载着厂里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困境。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拿起表、拿起笔、拿起文件,就静静地站在那儿,目光缓缓扫视着周围,等所有人到齐。他的眼神中带着一种威严,又带着一丝期待,仿佛在等待着大家能在这新的一天里,为厂子的未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名字响了。”他开口,声音平静却又带着一丝沉重,那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带着岁月的沧桑。“手却断了,怎么办?”

台下没人接话,大家都低着头,气氛显得有些压抑。老周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眼神有些闪烁,仿佛在回忆着曾经的日子,又像是在担忧着厂子的未来。老李则搓了搓左手食指,那里有一道旧疤,是二十年前被玻璃划的,此刻那道疤在微微泛红,仿佛也在诉说着过往的艰辛,那一道疤痕,是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也是他与这门手艺紧密相连的见证。小王用笔帽敲了两下笔记本,又突然停下,似乎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迷茫,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刘好仃没点名,也没提高音量。他缓缓把卡片翻过来,背面是那张老周画的质检卡草图,线条简单,但“透亮”两个字写得格外用力,仿佛要刻进人的心里。那简单的线条和有力的字迹,代表着曾经老周对质检工作的严谨态度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九二年停电三天,模具冷了,精度保不住。”他慢慢地说着,眼神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艰难的岁月。那时,厂里设备简陋,条件艰苦,停电三天就像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让整个生产陷入了困境。“老师傅把模具抱怀里焐着,说‘手艺是活的,人热,它就不凉’。”他顿了顿,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那时候没人考核带徒,没人发奖金,可没人藏着掖着,大家都是真心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当年老师傅抱着模具,用自己的体温温暖模具的场景,那是一种对工作、对手艺的热爱和执着,是现在很多人所缺失的。

台下有人慢慢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动容。老李的手不自觉地停住了动作,仿佛陷入了回忆,那些曾经的点点滴滴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放映。

“现在我们能让客户说‘装得放心’,可谁来接下一块玻璃?谁来教下一个‘放心’?”他指了指小张早上那块微裂的成品,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种痛心疾首的质问,“它不会说话,但将来的人会问:怎么连这点细节都守不住?”

老李的手彻底停住了,他看着那块玻璃,眼神里满是复杂。那复杂的眼神中,有对自己曾经努力传承手艺却面临如今困境的无奈,有对小张这次失误的责备,也有对厂子未来的深深担忧。小张的头低得更低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罪人,给厂里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

刘好仃把卡片重新放好,没再多说。散会时,他看见老周站在门口多停了两秒,眼神有些茫然,像是在等谁,又像是在思索着什么。那茫然的眼神中,透露出老周对厂子未来的迷茫,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为厂子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厂子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回到办公室,小陈正往新一批货里夹质检卡。他抬头看到刘好仃,问道:“刘师傅,今天还要附卡片?”

“每单都夹。”刘好仃淡淡地说道,眼神中带着一种坚定,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客户感受到厂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可客户也不一定写啊。”小陈有些疑惑,他觉得这样做可能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

刘好仃没答,拿起一张空白卡,翻到背面。这一次,他没写口号,没抄标准,只写了三个字:“谁来接我的班?”那三个字写得有些用力,仿佛带着他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期待,那焦虑是对厂子人才断层的担忧,那期待是对未来有人能接过他的接力棒,继续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的渴望。

写完,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坚定。无奈的是厂里如今人才匮乏的现状,坚定的是他要为厂子培养人才的决心。然后,他拨通了人事老吴的电话。

“把近三年离职的名单,现岗工龄分布,还有技能评级表,明天早上放我桌上。”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现在搞这个?是不是有点……早?”老吴有些犹豫,他觉得目前厂里并没有面临太紧急的人才问题,现在搞这些资料可能有些多余。

“不早了。”刘好仃看着窗外,小张正蹲在打磨机旁重新校准冷却参数,动作很慢,但却十分认真。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也带着一丝担忧,欣慰的是小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担忧的是这样的失误以后可能还会发生。“等我哪天站不起来,你才开始找人,那就晚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种紧迫感,他知道时间不等人,厂子的人才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他挂了电话,把那张写有“谁来接我的班”的卡片夹进抽屉最上层。旁边是半盒没拆封的蓝笔,还有一张去年的体检单,边角被指甲抠出了一道浅痕,就像他此刻被忧虑挠出痕的内心。那体检单上的各项指标,提醒着他自己的身体也在逐渐老去,而厂里的人才断层问题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下午巡线时,他特意在B组停留。老李正带着两个新人调切割机,一边仔细地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那认真的模样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在传授着自己一生的本领。手上的旧疤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明显,仿佛一道道岁月留下的勋章,记录着他曾经的辛勤付出和丰富经验。刘好仃没打扰他们,只静静地站在一旁看了会儿。等他们调完,他走过去,顺手摸了摸刚切好的玻璃边缘。

“平。”他淡淡地说道,那简单的一个字,却蕴含着对老李工作的认可和对玻璃质量的严格要求。

老李抬头看着他,有些惊讶:“以前你总说‘差一点就是废’。”在老李的记忆中,刘好仃一直是一个对工作要求极高的人,一点点的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现在你们教得比我说得细。”刘好仃看着老李,眼神里带着一丝赞许。他知道,老李这些年为厂里培养了不少新人,他的经验和耐心是厂里宝贵的财富。

老李笑了笑,没接话,但转身时,把一张写着“冷却时长:8分钟,勿省”的便签贴在了操作屏旁边,那便签的纸角在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提醒着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每一道工序都有其严格的标准。

第二天一早,老吴把一叠资料放在刘好仃桌上。工龄分布图上,五十五岁以上的点密得像雨点,三十岁以下的却稀稀拉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对比就像一道鸿沟,横亘在厂子的现在和未来之间。离职名单里,近三年走了七个年轻技工,最近一个是上个月,理由写的简单而又刺眼——“个人发展”。那简单的四个字,背后却隐藏着厂里无法满足年轻人发展需求的无奈。

刘好仃一页页地翻着,眉头越皱越紧,每翻一页,他的心情就沉重一分。最后停在技能评级表上。全厂持高级技工证的,十七人,平均年龄五十三点六,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他知道,这意味着厂里的核心技术人员大多已经接近退休年龄,而年轻的技工们却还没有成长起来,无法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

他拿出小本子,在“人比玻璃更易碎”下面画了道横线,然后写下:“断层不是明天的事,是昨天就裂了,今天才看见。”那几个字写得有些潦草,却透露出他内心的焦虑。他仿佛看到了厂子的未来,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没有人才的传承,这座曾经辉煌的工厂将会逐渐走向衰落。

中午吃饭时,他端着饭盒走到车间外的水泥台边。老周坐在他旁边,咬了口馒头,忽然说:“我那徒弟,上个月辞职了。”他的声音有些低沉,眼神中带着一丝失落,那徒弟曾经是他寄予厚望的人,如今却离开了厂子。

刘好仃没抬头,夹了口菜,淡淡的应了声:“嗯。”他知道老周心里的难过,但他也明白,这是厂里目前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年轻人的离开让厂里的人才培养陷入了困境。

“说是去送外卖,钱来得快。”老周嚼得有点费劲,脸上的皱纹仿佛更深了,每一道皱纹都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和对徒弟离开的不舍。“我教了他三年,连测厚仪都不会独立调,这三年,我真是白教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自责,觉得自己没有教好徒弟,让他选择了离开。

“你想留他?”刘好仃问道,他的目光落在老周身上,试图从他的眼神中寻找答案。

“我不想留人,我想留手上的活儿。”老周把饭盒盖扣上,声音低了点,带着一丝无奈,“我怕等我走了,没人知道怎么调那台老机器——它认人,换了别人,可能就出不了好活儿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那台老机器的深厚感情,那台机器就像他的老朋友,陪伴他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不想让这门手艺在自己手中失传。

刘好仃点点头,没说话。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却驱散不了内心的阴霾。他们都知道,厂里的人才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不尽快解决,厂子的未来将岌岌可危。

下午,他把老周、老李、小王几个人叫到质检台前。这次没开会,也没拿本子,就静静地站在那块微裂的玻璃旁边。玻璃在阳光下反射着光,仿佛在见证着他们的对话,那微裂的痕迹就像一条裂缝,随时可能将厂子的未来撕裂。

“咱们厂的玻璃,能照见外面的天。”他说,声音有些低沉,仿佛在诉说着厂子曾经的辉煌,“可咱们这些人,得照见后面的人,不能让这门手艺断在我们手里。”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使命感,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厂子继续发展壮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李看了他一眼:“你想怎么搞?”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也带着一丝疑惑,不知道刘好仃会有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厂里的人才问题。

“先摸个底。”刘好仃说,“谁还能干几年,谁想带人,谁有绝活怕失传。不考核,不评比,就问一句:你想不想把手里的事,交出去?”他知道,只有了解了大家的情况和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小王皱眉:“交出去了,我还有啥?”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仿佛害怕自己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他担心自己教了徒弟后,会被徒弟取代,失去在厂里的地位。

“你有徒弟。”刘好仃看着他,眼神坚定,“他叫你师父,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你的荣耀。”他知道,要让年轻技工们愿意带徒弟,就必须让他们明白传承的意义和价值。

空气静了两秒,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每个人都在思考着刘好仃的话,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想法。

老周忽然笑了:“我那徒弟要是在,现在也能独当一面了,可惜啊。”他的笑容里带着一丝苦涩,那笑容中既有对徒弟离开的惋惜,也有对自己无法将徒弟培养成才的自责。

“他不在。”刘好仃说,“但下一个可以。只要我们愿意教,愿意用心,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解决厂里的人才问题。

散了之后,刘好仃回到办公桌前,翻开那叠人事资料。他在第一页空白处写下:“人才梯队建设,第一步:看见空位。”那几个字写得刚劲有力,仿佛承载着他的决心。他知道,要想进行人才梯队建设,首先要明确厂里目前的人才缺口,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

然后他把“谁来接我的班”那张卡片拿出来,压在台历下面。卡片边缘翘起一角,像一页没读完的信,仿佛在等待着有缘人去揭开它的秘密,那秘密就是厂里人才传承的希望。

傍晚收工前,他路过公示板。A组的合格率又涨了零点一,蓝笔画了个大大的勾,那勾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那是A组全体成员努力的结果。他正要走,看见板子下方多了一张手写纸条,用磁铁贴着。

“我愿意带一个,只要他肯学。”

没署名,但那字迹刘好仃一眼就认了出来,像老李的。老李的字刚劲有力,就像他的人一样,朴实而又坚定。他知道,老李一直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他愿意为厂里的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没揭下来,也没说话,只是把蓝笔放回盒里,盖上盖子。他站在公示板前,静静地站了很久,仿佛在思考着什么。他知道,老李的举动是一个好的开始,这可能会带动更多的人愿意带徒弟,为厂里的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接下来的几天,厂里的气氛似乎有了些微妙的变化。刘好仃开始频繁地穿梭在各个车间,和不同的技工们聊天。他走进A组,和几个年轻技工围坐在一起,他们正围着一台机器讨论着什么。

“刘师傅,您怎么来了?”一个年轻技工有些惊讶地问道,他们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也带着一丝期待,不知道刘好仃找他们有什么事。

“来看看你们,聊聊。”刘好仃笑着说道,那笑容里带着一丝亲切,试图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他们开始聊起了机器的操作,聊起了工作中的难题。刘好仃耐心地听着,不时地给出一些建议。他的建议简洁明了,又切中要害,让年轻技工们听得连连点头。那几个年轻技工的眼神里渐渐露出了崇拜的神情,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榜样,他们渴望从刘好仃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刘师傅,您能不能教教我们怎么提高效率啊?”一个年轻技工鼓起勇气问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希望能够通过提高效率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当然可以。”刘好仃说道,“不过提高效率可不仅仅是在操作上,更重要的是对工作的态度和对细节的把握。就像小张之前那块玻璃,冷却时间差了四分钟,看起来是小事,但可能会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他通过这个例子,让年轻技工们明白细节的重要性,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年轻技工们纷纷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知道,刘好仃的经验和知识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他们愿意认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刘好仃又来到B组,老李正在教两个新人怎么调试机器的参数。他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看着老李耐心地讲解,看着新人认真学习的样子,心中感到一丝欣慰。等老李讲完,他走上前去。

“老李,教得不错啊。”刘好仃说道,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许,对老李的工作表示肯定。

“嘿嘿,总得有人把这些本事传下去。”老李憨厚地笑了笑,他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将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传授给下一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遥远的回航
遥远的回航
在繁华都市的表象之下,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动。林思武,退伍特种兵,遭人陷害,卷入了一场错综复杂的阴谋之中。他的生活,从此不再平静。这是一部紧张刺激、充满悬疑的传统小说。如果你是有耐心的读者,可以看一看。小说中,林思武面对来自世仇黑暗势力的生命威胁,智慧和勇气在一次次危机中得到考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故事世界。在这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都市丛林中,林思武将如何抉择,他能否保护家人
济公叔叔
无敌逗比女婿
无敌逗比女婿
天赐良缘,他却搞成上门女婿;本为战神,他却逗比搞笑,恶作剧不断。奉师父命令下山,却被师父做局,陷入层层陷阱。美女环伺,他却对爱情忠贞不渝,不离不弃。一代天骄,一个逗比,在都市里,书写着他的传奇……
西门谈艺录
域魔降临
域魔降临
一次意外让梁策重生到另外一个世界,本来以为这个叫炽之国的地方和前世没什么两样,可慢慢发现居然有人可以凭空丢火球!各种妖魔鬼怪的出现,预示着这个世界越来越危险。梁策表示:“幸好自己也有噬魂面板!随着梁策不断变强,梁策发现了一个值得令人思索的问题:“似乎我才是那个最厉害的魔!这是一个为求自保的弱者一步步靠着努力,迈向强者之路的故事!
不甘心的魔芋
不是炒了我吗,现在你咋破产了?
不是炒了我吗,现在你咋破产了?
林书宇是顶级海归人才,能力超群,回国后在江市苏氏集团做总经理,将整个集团打理的井井有条。却不慎遭到秘书眼红,向总裁诬告他收受巨额回扣。得到总裁同意后,秘书打电话冷酷的通知他:“林书宇,你收受巨额回扣,集团盛不下你这尊大神了,你被免职了!林书宇解释不清,被炒了鱿鱼。然而苏氏集团没了他,一些竞争对手纷纷狂喜!王氏集团:苏氏集团把林书宇炒了?哈哈,真够蠢的,没了林书宇,他们集团承受不住我们的疯狂报复!
黄莹莹
从一条泥鳅走蛟化龙,全世界震惊
从一条泥鳅走蛟化龙,全世界震惊
特大消息,我市动物园惊现蟒蛇吃人惨案!几个小时之前,王莽陪女友一同参观网红大血蟒,殊不知,那是一场针对他的巨大阴谋!!女友将他推入蛇坑,被大血蟒生吞!却不知,王莽竟然重生,被大血蟒生了出来……自此,王莽开始了吞噬进化的蟒生!!从菜市场差点被人当成壮阳大补被买,到后来的水库、湖泊、江河,王莽一路高歌猛进,进化成一条能够吞天噬地的星空巨蟒!!世界灵气复苏,惊现巨兽、修炼者、远古大凶!南极之外、北极禁
菜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