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018集:人才流失原因分析(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在那间略显陈旧与嘈杂的车间里,昏黄的顶灯是维持正常作业的重要光源。平日里,这光温和而稳定,就像车间里老旧的机器,虽不崭新却也兢兢业业地运转着,为工人们的工作提供着基础的光线保障。然而,今日的车间却因为这顶灯的异常闪烁,让原本就有些沉闷的氛围多了几分紧张与不安。

那顶灯原本散发着昏黄的光线,如同迟暮老人昏花的双眼,无精打采地笼罩着车间。工人们各司其职,机械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在这看似平常的节奏中,谁也没有料到一场小小的“灯光风波”即将降临。

毫无预兆之下,顶灯突然猛烈地闪了一下。那一瞬间,刺眼的亮光如同一道锐利的剑,以排山倒海之势瞬间划破了车间内略显昏暗的空间。这突如其来的强光,让每一个在车间里的人都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脑袋也不自觉地往后仰。紧接着,灯光又迅速暗了下去,只留下一圈圈泛着微弱黄晕的光圈在灯罩周围摇曳不定,宛如风中残烛,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这突如其来的闪烁,让整个车间的气氛为之一变,原本规律运转的机器声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顺畅了,工人们也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头,脸上带着惊讶与疑惑的神情。

然而,在这众人皆惊的时刻,刘好仃却像是一座静谧的孤岛,纹丝不动。他正专注地忙着手里的活儿,眼皮都没抬一下。他的世界仿佛与这车间里的异常完全隔绝开来,心中只有手中那至关重要的工作。他的目光全然落在手中那张折了四折的纸上,这张纸在他眼中,就像是一把能解开车间诸多谜团的钥匙,承载着他太多的心思。

刘好仃微微低头,神情专注而认真,眉头微微皱起,额头上因专注而显出几道浅浅的皱纹。那张纸已经被他摩挲得有些陈旧,纸角起了毛边,像是被反复打开又合上了无数次。每一次打开,他都沉浸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只属于他和纸上内容的神秘世界。他仔细思考着上面的内容,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时而点头,时而摇头,仿佛在与纸上的文字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每一次合上,又仿佛是把那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和纷繁复杂的想法暂时封存起来,等下次有空再重新思索。他的手指轻轻地在纸上摩挲着,感受着纸张粗糙的质感,仿佛这样能让他与纸上的内容更加亲近,思绪也能更加清晰。有时候,他的手指会在某个特定的字眼上停顿几秒,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然后轻轻叹息一声,继续摩挲着纸张,寻找着解决问题的方法。

随后,他下意识地用手轻轻抚了抚纸上的折痕,动作轻柔而舒缓,仿佛在抚摸着一件珍贵的宝物。他的手指沿着折痕慢慢滑动,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温和与专注,仿佛这样能让纸上的内容更清晰些。他轻轻地吹了吹纸上的灰尘,那细微的动作,就像是在对待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充满了呵护与珍视。紧接着,他把纸往工具包里塞了塞,动作带着一种果断和决然,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任何困难的准备。在塞纸的过程中,他还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工具包里的其他物品,确保那张纸不会被弄皱或者损坏。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这个略显嘈杂的车间时,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压低了的声音。那声音带着一丝犹豫和迟疑,仿佛是从黑暗的角落里小心翼翼地钻出来的一样。“刘师傅,真要查?”说话的人似乎有些顾虑,声音低得几乎要被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淹没。他的脚步在原地踌躇了一下,身体微微向前倾,想听得更清楚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和不安。

刘好仃的脚步顿了一下,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背对着说话的人,沉默了几秒。车间里的机器还在不知疲倦地轰鸣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那声音仿佛在为他的沉默打着节拍。每一声轰鸣都像是重锤敲击在他的心上,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在这短暂的沉默中,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车间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员工们偶尔的抱怨、工作效率的低下、一些莫名其妙的设备故障……这些问题就像一团乱麻,缠绕在他的心头,让他觉得必须要采取行动。

随后,他应了一声,声音不大,却十分坚定:“查。”那简单的一个字,如同在车间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他的背部挺得笔直,仿佛在向说话的人宣告自己的决心。他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继续朝着车间门口走去,一边走一边说:“机器出问题,能查日志,机器运行记录不会说谎,问题出在哪一目了然。人走,也得有记录,得知道到底为啥走,不然下次还是留不住人。”他的声音在车间里回荡,引得周围的工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但他丝毫不在意,依旧稳步前行,心中只想着尽快展开调查,解决车间里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好仃走出车间,脚步匆匆地朝着办公室走去。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但他却仿佛感觉不到一丝温暖,心中只有对车间问题的忧虑。他的办公室不大,狭小的空间里摆满了各种文件资料和工具,显得有些拥挤。文件柜里的文件堆得满满的,几乎要溢出柜门,有的文件已经泛黄,有的上面还带着一些褶皱,仿佛在诉说着它们被频繁翻阅的历史。工具箱里的工具也杂乱无章地摆放着,钳子、扳手、螺丝刀等混在一起,就像他现在脑海中一团糟的思绪。但他顾不上这些,径直走到办公桌前,拉开了抽屉。抽屉里杂物堆积如山,有废弃的笔、揉成一团的纸,还有一些不知道放了多久的文具。他在一堆杂物中仔细地翻找着,眼神专注而急切,仿佛在寻找着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他的手指在杂物中摸索着,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时不时地拿起一件物品看看,然后又失望地放下。

终于,他翻出了一份空白调研模板,那是去年工会搞满意度调查时留下的。纸张已经有些泛黄,边角卷了起来,像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显得有些陈旧。他小心翼翼地拿起这份模板,就像拿起一份希望的火种。他拿起一把剪刀,仔细地裁掉那些破损的地方,动作十分娴熟,仿佛已经做过无数次这样的动作。剪刀在他的手中灵活地舞动着,每一次裁剪都精准而果断。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剪刀和纸张,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艺术品。裁好纸张后,他又把裁好的纸张重新排版,试图让这份模板看起来更规整些。他皱着眉头,仔细地调整着纸张的位置,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执着和认真。有时候,他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排版细节而反复调整,手指在纸张上轻轻移动,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办公室里的复印机发出嗡嗡的响声,像是老牛在负重前行。那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突兀,也让人有些心烦。刘好仃站在复印机旁,耐心地等待着,眼神时不时地看向复印机的显示屏,心中默默祈祷着机器能顺利工作。一次次地按下复印按钮,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复印机的出口,生怕复印出来的材料会出现任何问题。机器工作了五次后,五份材料整整齐齐地堆在了桌角。他看着那些材料,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轻轻拿起一份材料,仔细地检查着每一页的内容,确认没有遗漏或者错误。

他拿起一份材料,在首页夹上一张便签。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像是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字写得工工整整,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建议启动离职原因专项调研——刘好仃。”他的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仿佛在书写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脑海中浮现出员工们离职时那落寞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把每份材料都夹上便签,动作一丝不苟,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在夹便签的过程中,他还会偶尔停顿一下,思考着这份材料送到各个部门后可能会产生的反应。

中午前,刘好仃亲自把材料送到了生产、人事、技术三个部门的负责人桌上。他先来到了生产部门,把材料递给负责人的时候,负责人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还是接过材料,说了声谢谢。那声谢谢里带着一丝敷衍,仿佛并不太在意这份材料的内容。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但那笑容却显得有些僵硬,眼睛里透露出一种漫不经心的神情。刘好仃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生产部门。他的脚步略显沉重,心中明白,想要让这些负责人真正重视这份材料,还需要花费一番功夫。

接着,他来到人事部门。人事小李正坐在办公桌前,忙着处理各种文件。她看到刘好仃递过来的材料时,愣了一下,那表情像是被什么突然的东西击中了,手中的材料差点没拿稳。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张开,脸上写满了惊讶。她皱了皱眉头,犹豫了一下说:“这事儿……是不是该先跟上面通个气?就这么直接开始调研,上面会不会有意见?”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她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身体微微向前倾,仿佛在等待着刘好仃的回答。

刘好仃表情平静,他轻轻放下最后一份材料,语气沉稳地说:“我没写结论,只提了个建议。人走了,总得知道是为啥,把原因弄清楚了,才能想办法留人。不然下次再有员工离职,还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情况只会越来越糟。”他的声音不高,但却充满了力量,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让小李渐渐平静了下来。他的眼神坚定而温和,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小李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眼神中还是透露出一丝犹豫。

下午三点,技术组长和小李在会议室碰头。会议室里的空调开得很足,冷风呼呼地吹着,吹得人发凉。刘好仃提前来到了会议室,他把笔记本往桌上一放,动作干脆利落。那笔记本已经有些破旧,封面上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里面的内容却记录了他工作以来的点点滴滴。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有工作安排、问题记录、解决思路等等。他一进门,就开门见山地说:“我想做个调查,这个调查不点名,不追责,就是想听听大家的实话,知道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仿佛在向大家表明自己的决心。他的身体坐得笔直,双手放在桌子上,手指微微交叉,展现出一种自信的姿态。

小李坐在椅子上,皱着眉头,一脸的担忧:“在职的不敢说,怕得罪人,走了的不愿回,觉得没必要。这调查怎么搞啊?感觉难度很大。”她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无助。她的身体微微向后缩,仿佛想要躲避这个难题。技术组长听了,也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沉思的神情。

刘好仃微微一笑,那笑容带着一种自信和从容。他翻开本子,开始详细地讲解:“我有两个办法。一是匿名问卷,让大家没有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电话回访,直接和离职员工沟通。问卷我来设计,回访我来打,这样能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他的手指在笔记本上轻轻敲打着,仿佛在弹奏着一曲激昂的乐章。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边讲解一边用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点。

技术组长听了,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认可:“行,你牵头,我们全力配合,一起把这个调查做好。”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在给刘好仃吃下一颗定心丸。他的身体微微前倾,表示对刘好仃的支持。小李听了,也渐渐放松了下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会议散了,刘好仃没有立刻离开会议室,他留下来改问卷。第一题原本是“您是否满意当前薪酬待遇”,他拿起笔,果断地划掉,然后陷入了沉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仿佛在回忆着和员工们的每一次交流。他的手指轻轻地敲着桌子,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员工们谈论薪酬时的表情和话语。他想起之前和员工们的交流,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单纯地对薪酬不满意,而是不知道自己的薪酬在行业里处于什么水平。于是,他改了题目:“您认为当前行业同类岗位合理月薪区间是?”他的笔尖在纸上快速地滑动着,仿佛在书写着新的希望。他一边写一边思考着如何通过这个问题更准确地了解员工的需求。

小李路过会议室时,不经意间瞥了一眼,看到他改的题目,忍不住说道:“这么问,不就绕开了直接提薪的问题吗?这样能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吗?”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质疑,仿佛对刘好仃的做法并不认同。她双手抱在胸前,身体微微靠在门框上,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

刘好仃头也不抬,继续专注于手中的问卷,语气坚定地说:“不是绕开,而是让人能安心说话。有些问题直接问,大家可能会有顾虑,不敢说真话。真话不怕问,就怕一问就炸,到时候什么都问不出来。换个方式问,说不定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充满了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调查的成果。他的手指紧紧握着笔,笔尖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为他的观点做着无声的辩护。

问卷定稿后,当晚刘好仃就把问卷发到了各班组群。他坐在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看着消息一条条发送出去,心里既期待又有些紧张。他的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他不断地刷新着页面,查看发送情况,担心会有遗漏或者发送失败的情况。第二天一早,他早早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查看问卷回收情况,结果让他有些失望,回收率不到三成。他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沮丧。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托着下巴,思考着如何提高回收率。

他一张张地翻开回收的问卷,发现大多数人在“满意”选项上打了勾,但在“其他意见”栏里,手写的小字密密麻麻,像是藏着无数的心声。那些字迹歪歪扭扭,但却充满了情感。有的写着“三年没调过工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丝无奈,那墨迹似乎都能感受到书写者心中的愤懑;有的写着“想学新设备,没人带”,语气中带着一丝渴望,仿佛在黑暗中寻找着一丝光明;还有的写着“老员工占着位置,新人上不去”,表达着对现状的不满,笔锋都带着一股尖锐的批判。

刘好仃一条一条地读着这些手写意见,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小锤子,敲在他的心上。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他拿出新本子,把这些意见一条条地抄到上面,字迹工整得像在记设备参数,每一个字都写得十分用力,仿佛要把这些意见深深地刻在本子上。他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在抄写的过程中,他还会不时地停下来,思考着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晚上回家,刘好仃吃完晚饭,坐在沙发上,打开微信,给离职的小张发了条消息:“文档慢慢来,不急。要是方便,想听听你对厂里技术培养的看法,说不定能给我们一些改进的方向。”他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他的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手机屏幕,等待着小张的回复。发完消息后,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睛盯着手机屏幕,等着小张的回复。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手机安静了两个小时,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不断地猜测着小张是否会回复。快十一点时,提示音终于响起,他迅速拿起手机,看到小张回复的消息:“有些话,写文档不怕,当面不敢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但更多的是沉思。他仿佛能看到小张在屏幕那头,欲言又止的样子,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小张在厂里工作的点点滴滴,想起他曾经对技术的热爱和追求。他缓缓回了个“嗯”,然后把手机扣在桌上,靠在沙发上,陷入了沉思。

接下来三天,刘好仃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利用午休和下班时间,一一手抄问卷里的手写意见。他的手指因为长时间的书写而变得酸痛,但他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每抄一条,他就在旁边标上类别:薪资、晋升、成长、管理、环境。每标一个类别,他就感觉对员工们的需求和不满了解得更深了一分。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与时间赛跑,想要尽快完成这项工作。

他坐在办公桌前,灯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疲惫却又坚定的身影。他翻出人事系统里的离职名单,仔细对照入职时间。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地敲打着,寻找着其中的规律。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仿佛在解开一道道复杂的谜题。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他发现了一个规律:离职的几人,入职都在两年到四年之间。这个阶段,他们已经能独立操作设备,具备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但还没资格带徒弟,感觉自己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卡在中间了。”他自言自语道,仿佛在和空气对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决心。他打开Excel,熟练地操作着,画了条折线图。横轴是入职年限,纵轴是离职人数。他看着图表上那条明显的峰值,正好落在第三年,心中一阵感慨。他仿佛看到了那些年轻员工的迷茫和无助,看到了他们在职场中艰难前行的身影。他的手指轻轻地在图表上滑动,思考着如何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把图打印出来,贴在分析报告第一页。标题写得简单:“技术骨干流失与成长周期关系分析”。他看着这个标题,仿佛看到了无数员工的无奈和心酸。他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报告的封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他在报告的旁边又做了一些注释,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分析和想法,希望能够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第二天,他约小李一起做离职员工电话回访。第一个打给老陈,老陈是镀膜线参数调得最稳的那个,他的技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电话接通时,对方语气冷淡:“刘工啊,啥事?”那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和冷漠,仿佛经历了太多的失望。刘好仃赶紧调整了一下语气,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温和:“就是想问问,走的时候有没有啥建议?厂里想改进,希望能从你这里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他的语气诚恳而真挚,仿佛在向老陈诉说着自己的诚意。他的身体微微前倾,耳朵紧紧贴着手机,生怕错过老陈说的每一个字。

老陈沉默了几秒,那几秒仿佛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最后,他缓缓说道:“建议?早说晚了。我走的时候,连个交接的人都没有。你说我教谁去?我的经验和技术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和无奈,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刘好仃心中一紧,赶紧问道:“那当时为啥不提?”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焦急,仿佛想要立刻找到问题的根源。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手机,身体也变得有些僵硬。

老陈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提了有用吗?我提过两次调岗申请,每次都石沉大海,一点回应都没有。后来我直接递辞呈,倒是一批就批,这算怎么回事?”他的声音里充满了不满和失望,仿佛对厂里的管理已经失去了信心。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深深的悲哀,仿佛自己的一片苦心都付诸东流。

电话挂了,刘好仃拿着电话,久久没有放下。他把对话要点记下:“晋升通道不畅,申请无反馈。”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愧疚,仿佛觉得自己没有为老陈争取到应有的机会。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心中不断地思考着如何改善晋升通道,让员工们能够看到希望。

接着打给小林。电话响了六声才接,小林的声音听起来有点犹豫:“刘师傅……”那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刘好仃放慢语速,轻声说道:“别紧张,就聊聊。新系统你带得好,为啥不留?你走了,厂里损失很大。”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关切和惋惜,仿佛不希望小林离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温和的光芒,试图让小林感受到他的诚意。

小林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不是不想留。厂里技术更新慢,我想学点新东西,可没人带。外面机会多,待遇也高一点。”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和渴望,仿佛在寻找着更好的发展机会。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但又夹杂着对现状的不满。

刘好仃来了精神,赶紧问道:“高多少?”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想要了解外面的情况。他的身体微微前倾,耳朵更加贴近手机,生怕错过小林说的每一个数字。

小林回答道:“差不多高三千。不算多,但人家有培训,有项目练手,能学到很多东西。在这里,感觉自己的技术提升得太慢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羡慕和遗憾,仿佛在对比着两个不同的环境。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对自我成长的追求,不愿意在厂里继续停滞不前。

刘好仃又问道:“那你在这儿,没人带?”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仿佛想要帮助小林解决问题。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子,思考着如何改善厂里的技术培训情况。

小林犹豫了一下,说:“您带过我几次,但您一个人顾不过来。其他人……要么不愿教,要么自己也不懂,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助和迷茫,仿佛在黑暗中寻找着方向。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对现状的无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处境。

刘好仃认真地记下:“技术成长受限,缺乏系统培训。”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无力感,但又有一丝坚定,他觉得一定要为这些员工做点什么。他的手指紧紧地握着笔,仿佛要把自己的决心都写下来。他在记录的过程中,还不时地思考着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技术培训体系,让员工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

最后打给阿伟。电话响了很久都没人接,刘好仃的心中有些失落。过了一会儿,他发了条短信,过了两小时后,阿伟回了个字:“累。”那简单的一个字,却让刘好仃的心中五味杂陈。他仿佛能看到阿伟疲惫的身影,在工作中不断地挣扎,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同情和理解,仿佛能感受到阿伟的疲惫和压力。

四天后,调查收尾。问卷回收率升到六成五,共收到手写意见47条。电话回访成功3人,1人未接通。刘好仃坐在办公桌前,面前堆满了各种资料和记录。他的眼神专注而疲惫,手指在键盘上快速地敲打着,把所有信息整合成一份八页报告。

前三页是数据图表:离职高峰年龄、薪资对比、成长瓶颈分布。每一个图表都像是一面镜子,清晰地反映出厂里存在的问题。那些数据线条,仿佛是一条条无形的锁链,束缚着员工们的发展。他看着那些图表,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心中充满了忧虑。他在图表的旁边添加了详细的注释,分析每一个数据背后的原因,希望能够让管理层更加清楚地了解问题的严重性。

第四页是原声摘录,整页密密麻麻贴着手写条的照片。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仿佛是员工们内心的呐喊。他看着那些照片,仿佛能听到员工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愤怒、无奈和渴望。他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那些照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愧疚和决心。他在照片旁边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对这些意见的回应,希望能够让员工们感受到厂里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页是初步结论:

薪资竞争力不足,尤其对比同类企业技术岗位,员工们付出了同样的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晋升机制模糊,员工缺乏明确发展路径,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技术培训断层,新人成长依赖“传帮带”,但老员工带徒意愿低,导致新人的成长速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报告最后一页,他手写了一句话:“不是不想留,是看不到留的理由。”他用红笔圈出这句话,压在文件夹封面下,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员工们的心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他在封面上还写下了自己的决心和期望,希望能够通过这份报告,为厂里带来积极的改变。

交报告那天早上,刘好仃特意换了件干净工装。他站在镜子前,仔细地整理着衣领,看着镜子中那个略显疲惫但眼神坚定的自己,深吸了一口气。他走出家门,朝着厂里走去。清晨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他的步伐有些沉重,但每一步都充满了决心。

走到人事部门口,他看见小李正往外拿文件。小李看到他,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刘好仃走上前去,微笑着说:“刘工,真要交?”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犹豫,仿佛担心这份报告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的身体微微向后缩,似乎在躲避着某种未知的风险。

刘好仃表情严肃,语气坚定:“已经做了,就得让人看见。藏着掖着,问题永远解决不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他的身体站得笔直,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小李,仿佛在向她传递着一种信念。

小李点点头,接过文件夹,翻开看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她担忧的事情。她抬起头,看着刘好仃说:“这‘原声摘录’……会不会太直接了?要是上面看到这些话,会不会不高兴?”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仿佛害怕这份报告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她的手指在文件夹上轻轻敲打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刘好仃看着小李,认真地说:“都是匿名写的,我们只展示事实。真话本来就不舒服,要是连真话都藏起来,那还查个啥?我们做这个调查,不就是为了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吗?”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向小李传递着一种信念。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真诚和执着,让小李渐渐放下心来。

小李没再说话,把文件夹放进待审区。刘好仃看着文件夹被放进去,心中松了一口气,但同时又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份报告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那个文件夹,仿佛在等待着命运的宣判。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
关于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李卫东带着游戏农场回到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不需要为填饱肚子而奔波的他,只想当一条闲鱼。奈何,家里两个男人全都看他不顺眼。隔壁俏寡妇,一心想把妹子嫁给他。看沧海横流还是庭前花开?李卫东只想慢慢的,从一条闲鱼开始,品味这里的处处风情。
缺金喜水
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
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
关于重生饥荒年:带着妹妹虐渣暴富:重生饥荒年代简介江炎重生回到十七岁饥荒年代,父母早亡的他与八妹、九妹寄人篱下,受尽婶婶李桂香的虐待。前世,妹妹们悲惨离世,自己也冻毙荒野;今生,看着怀中尚在的妹妹,江炎发誓定要护她们周全。面对李桂香觊觎妹妹、偷抢粮食的恶行,曾经懦弱的江炎彻底觉醒。他不再逆来顺受,凭借觉醒的神级空间系统,手持猎枪强势反击,掰断李桂香手指,逼其下跪道歉,以双倍赔偿震慑宵小。当对方仍
星落沐雨
俺寻思这挺合理的
俺寻思这挺合理的
那天,你回家的时候忘了带钥匙,于是花钱找了个开锁师父。等待开锁的时候你在想,要是自己也会这门开锁的手艺就好了,以后忘带钥匙就不用乱花钱了。于是你开始钻研............”你这铁丝怎么连手机指纹锁都能开?!““指纹锁,不也是锁吗?俺寻思挺合理的啊。”朋友觉得很离谱。“哪里离谱了?人电工师父从业十年,有没有漏电一摸就知道,技近乎道,懂吧?”朋友:“......”“而且要说离谱......坚持
天锣雷光
清穿之想当太妃
清穿之想当太妃
穿越清朝,玉瑶想过悠闲点的生活,可家族想将她送入历史上在位六十年的乾隆帝后院当小妾。想想就累得慌,或许,她还活不了那么长,还不如当雍正帝的妃子。至少她有自信活过雍正,当太妃,后半辈子就悠闲多了。不过,进宫了发现这雍正和她想的不太一样啊!而且明明她只是想当太妃,后宫却逼着她成了太后!>已完结:《清穿之茗后》
秦兮儿
国民导演
国民导演
沈渊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为总台节目导演。开局被甩锅,穿越自带金手指还能被你们欺负了?从综艺开始,到电视剧、电影横扫一切,别想跟我争,你争不过我的。我来这里就只有三件事,登顶,登顶,还是特喵的登顶。面对记者询问,沈渊说道:&我能有今天,全靠天赋和努力,除了成功别无选择。&
什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