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差距不是一点。”他说,声音有些低沉,“是整套逻辑都不一样。人家是智能化、自动化的系统,我们是靠人力去操作,这效率能一样吗?我们就像在古代,而别人已经在现代社会了,这差距太大了。”
老周指着中间那栏:“PLC,咱们至少能看懂。这说明我们还有追赶的可能性,只要努力,说不定也能用上这样的技术。我们不能放弃,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状。”
“对。”刘好仃点头,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那火花如同黑暗中的火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先从能看懂的开始。咱们一步步来,不能急于求成。就像盖房子,要一砖一瓦地建,才能建成高楼大厦。”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划掉“AI温控”,剩下两项用圈标出,那两个圈就像两个目标,等待着他们去攻克。那目标中,蕴含着他们对车间未来的期望和决心。
“下一步,不买,不改,不谈合作。”他说,语气坚定而决绝,“就查,就看,就比。把每一项技术,掰开了,揉碎了,弄明白它到底动了哪根筋。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就像学习武功,要把别人的招式变成自己的。”
小王举手:“那……还要继续拍视频吗?”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又带着一丝不确定,那期待中是对改变的渴望,不确定中是对未来的担忧。
刘好仃想了想,点头:“拍,但内容要改。明天开始,拍咱们的‘落后现场’——哪块表读数慢,哪根线反应迟,全拍下来。让大家都知道我们存在的问题,只有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才能有进步。”
“这……能发吗?”小张犹豫地问,他担心这样的视频会打击大家的士气,让大家失去信心。
“不发。”刘好仃说,“就放内部群。让每个人都看看,咱们每天在跟什么赛跑。我们不能一直活在自我安慰里,要直面差距,才能有进步的动力。只有激发大家内心的斗志,才能推动车间向前发展。”
散会后,车间安静下来。刘好仃没走,站在控制柜前,又敲了两下柜门。声音还是闷的,但这次,他耳朵贴上去听了听,仿佛能从那沉闷的声音里听到设备的心跳。那心跳声,仿佛是设备在向他诉说着它的疲惫和期待。
里面继电器的动作声,像老钟表的滴答,规律,缓慢,带着年岁的重量。他仿佛能感受到这设备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那失去活力的感觉,让他更加坚定了改进车间的决心。
他直起身,从工具柜里拿出一卷电工胶带,撕下一段,把小张打印的对比表贴在柜门内侧。动作很稳,边角压得平整,仿佛在把一份决心和希望也贴在了上面。那胶带贴上的声音,仿佛是他对未来的承诺。
转身时,他瞥见小王的手机还架在支架上,红灯熄了——电池没电了。那熄灭的红灯,就像他们现在面临的困境,暂时失去了光芒,但只要充满电,就有重新亮起的可能。那熄灭的红灯,也让他想到了车间的未来,虽然现在面临着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重新焕发出光芒。
他走过去,把手机拿下来,顺手按了下开机键。屏幕亮起,显示电量1%。
“明天换块电池。”他说,把手机放进小王的抽屉,那动作轻柔而坚定,仿佛在给小王传递一种力量。那力量中,蕴含着他对大家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信心。
老周整理完数据,路过时看了眼柜门内侧的对比表,伸手在“响应延迟”那一栏,用红笔画了条横线,从他们的2.8分钟,一直拉到对方的0.3秒。那横线像一道鸿沟,横亘在他们与先进技术之间。那鸿沟中,蕴含着他们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跨越差距的决心。
“差了六百倍。”他小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又带着一丝不甘。那无奈中,是对现状的无力感;不甘中,是对改变的渴望。
刘好仃站在监控屏前,正回放下午在镀膜车间录的那段数据流。画面里,曲线平稳,数字跳动,没有一丝卡顿。他按下暂停,画面定格在温度升至设定值的瞬间。
屏幕右下角,时间显示:16:23:47。那精确到秒的时间,仿佛在嘲笑他们的落后。那嘲笑声,在他的心中回荡,让他更加坚定了改进车间的决心。
他没动,也没说话,只是盯着那条横平竖直的线,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改变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看到希望。那希望,如同夜空中的星辰,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车间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小张早早地来到车间,眼睛有些发红,显然是昨晚查资料查到很晚。他打开电脑,继续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寻找关于PLC系统的更多细节。每一个新的发现,都让他兴奋不已,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那曙光中,蕴含着他对车间未来的期待。
“刘师傅,我又找到一些关于PLC系统扩展功能的资料。”小张兴奋地跑到刘好仃面前,手里挥舞着打印出来的纸张,那纸张在他的手中仿佛是一件珍贵的宝物。
刘好仃放下手中的工具,接过纸张,仔细地看了起来。他的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皱,仿佛在与那些文字进行一场激烈的对话。那对话中,蕴含着他对技术的思考和对车间改进的谋划。
“不错,这些信息很有用。我们可以考虑如何将这些功能应用到我们车间。”刘好仃赞赏地说,那赞赏的话语如同春风,吹进了小张的心里。
老周也一大早就来到了车间,他抱着一个大大的文件夹,里面装着他整理的近三个月的数据对比表。他找到刘好仃,把文件夹递给他:“刘师傅,你看,这是我整理的对比表,人工干预的时间节点都标出来了,差距一目了然。”那对比表中,清晰地呈现了车间存在的问题和与先进水平的差距。
刘好仃接过文件夹,认真地翻阅着。每看一页,他的脸色就凝重一分。“老周,你做得很好。这些数据就是我们改进的方向。我们要从这些数据中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针对性地解决。只有解决了根本问题,车间才能真正实现进步。”
小王则忙着调试手机,换上了一块新的电池。他打开手机,开始记录客户反馈。他就像一个敏锐的侦探,不放过任何一条可能有用的信息。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他正在破获一个重要的案件。
“刘师傅,有个客户说,他在看我们直播的时候,觉得换模时间太长了,希望能缩短。”小王汇报道,那汇报中,蕴含着他对客户需求的关注。
刘好仃点了点头:“这就是一个方向。我们要围绕客户需求进行改进。小王,你继续关注这方面的反馈,把客户的需求都记录下来。客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动力,我们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才能赢得市场。”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三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小张专注于研究PLC系统的技术资料,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试图找到适合车间的技术方案。他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仿佛在编织一个美好的未来。那敲击键盘的声音,如同他前进的脚步声,坚定而有力。
老周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中。他把每一个时间节点都仔细研究,对比不同情况下的差异,试图找出人工干预的关键环节。他的桌子上堆满了纸张和计算器,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他依然乐此不疲。那血丝中,蕴含着他对工作的执着和对车间改进的热情。
小王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穿梭在客户之间,收集着每一条反馈。他把客户的每一句话都当成珍贵的宝藏,认真地记录下来,然后分析其中的需求和问题。他的手机里存满了聊天记录和截屏,这些都是他们改进的线索。那线索中,蕴含着客户对他们的期待和对车间未来的希望。
刘好仃也没闲着,他四处奔波,与其他车间的技术人员交流经验,了解他们在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尝试和成果。他还联系了一些设备供应商,咨询关于PLC系统的升级方案和价格。他的身影在车间里忙碌着,就像一个指挥官,带领着大家向着目标前进。那忙碌的身影,仿佛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一天,小张兴奋地跑到刘好仃面前:“刘师傅,我找到一个开源的PLC控制程序,可能适合我们车间。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修改和优化。如果可行,这将是我们的一大突破。”那兴奋的神情,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刘好仃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快拿给我看看。”他接过小张递过来的资料,仔细地研究起来。虽然他对程序代码不是很熟悉,但他能看懂程序的基本逻辑和功能。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他正在破解一个重要的密码。
“小张,你继续深入研究这个程序,看看能不能与我们的设备兼容。如果可行,这将是我们的一大突破。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实现车间的升级。”刘好仃鼓励道,那鼓励的话语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小张前进的道路。
老周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刘师傅,我发现我们人工干预的主要问题是在温度控制和换模衔接上。如果我们能优化这两个环节,效率将大大提高。这两个环节就像是车间的两个瓶颈,只要打破了它们,车间就能顺畅运转。”
刘好仃点点头:“老周,你说得对。我们要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进行改进。你负责制定一个详细的优化方案,把每个步骤都细化。就像做一道菜,要一步一步地来,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小王也汇报了一个重要的发现:“刘师傅,我发现很多客户在关注能耗问题。如果我们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那将更具竞争力。能耗问题就像是我们车间的负担,只有减轻了它,我们才能跑得更快。”
刘好仃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小王,你这发现很重要。我们要把能耗也纳入改进的考虑范围。大家一起努力,争取让我们的车间实现质的飞跃。就像一只蝴蝶,要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初步的改进方案逐渐成型。他们决定先从小范围试点开始,选择一台设备进行PLC系统的升级改造,同时优化温度控制和换模衔接流程。那试点设备,就像是一个实验场,承载着他们对车间未来的期望。
在试点设备改造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不少困难。程序代码的调试、设备的兼容性问题、人员的操作习惯等,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他们面前。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相互鼓励,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鼓励的话语,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散了他们心中的阴霾。
小张在调试程序时,遇到了一个难题,程序总是出现错误提示,无法正常运行。他反复检查代码,查阅资料,甚至请教了专业的程序员,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他感到有些沮丧,但一想到车间未来的发展,他又重新振作起来。他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方法,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成功解决了它。那成功的喜悦,如同绽放的花朵,在他的心中盛开。
老周在优化流程时,发现工人对新流程不太适应,操作起来有些生疏。他亲自到现场指导工人,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操作要点,直到每个工人都能熟练掌握。他还制定了详细的操作手册,方便工人随时查阅。那操作手册,就像是一本指南,引导着工人正确地操作设备。
小王则积极与供应商沟通,争取到了更优惠的设备价格和技术支持。他还组织了几次培训,让工人了解PLC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为后续的全面推广做好准备。那培训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知识的传递,让工人们掌握了新的技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试点设备的改造终于完成了。当设备重新启动时,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屏幕,期待着新的变化。那紧张的氛围,仿佛一场重要的考试即将开始。
温度曲线平稳上升,在达到设定值后几乎没有波动,就像一条笔直的直线。换模时间大幅缩短,从原来的几分钟缩短到了几十秒。工人们兴奋地欢呼起来,他们看到了改变带来的成果。那欢呼声,如同胜利的号角,在车间里回荡。
刘好仃站在一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但他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要在整个车间推广这个改进方案,让每一个设备都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那推广的过程,就像是一场接力赛,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在推广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很多阻力。一些老工人习惯了原有的操作方式,对新系统有些抵触。他们担心新系统会出现故障,影响生产进度。刘好仃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向他们解释新系统的优势和安全性。他还安排了专人进行现场指导,让工人逐渐适应新系统的操作。那耐心的沟通,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工人们的心田。
同时,他们还根据客户的反馈,不断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增加了一些实用的功能,如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让客户能够更方便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那改进的过程,就像是一场不断完善的旅程,让系统越来越完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车间的面貌焕然一新。设备运行更加稳定,效率大幅提高,能耗也明显降低。客户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订单量也逐渐增加。那变化,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车间里徐徐展开。
刘好仃站在车间里,看着忙碌的生产场景,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从最初的那个决定,到后来的每一个困难和挑战,他们都没有放弃。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实现了车间的转型升级。那智慧和汗水,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车间未来的道路。
而那部曾经记录他们“落后现场”的手机,虽然已经有些陈旧,但它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就像车间里的每一个设备,每一个工人,都在岁月的洗礼中,不断蜕变,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有信心,能够走得更远,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那信心,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指引着他们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