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有人笑出声:“原来不是不能快,是得说得明白。”
“对。”刘好仃说,“快不是问题,模糊才是。‘尽快’像雾,谁也看不清路。”
会议快结束时,中东组组长发来消息:“我们确认了,‘期望响应时段’可以接受,但建议加个说明——如果是非工作日,是否自动顺延?”
刘好仃回:“可以。请你们提个建议格式,我们放进模板。”
他刚发完,小王举手:“我有个想法——能不能让系统自动识别‘期望响应时段’这个短语,一旦出现,就弹个提示框,让发送人确认是否已标注具体时间?”
“行。”刘好仃说,“但别搞得太复杂。咱们不是做软件公司,是做玻璃的。系统只是帮手,人得自己长记性。”
老周打趣:“那以后发邮件,是不是还得先过一遍‘刘老师审核’?”
“不用。”刘好仃合上本子,“等你们自己开始改别人的邮件,就不用我了。”
散会后,刘好仃回到办公室,发现门缝底下塞了张纸。他捡起来,是张手写的报名表,字迹歪歪扭扭,署名是车间新来的小李。
背面还有一行小字:“我不知道啥叫文化差异,但我知道,上次我写‘赶紧回’,波兰那边三天没理我。我想学。”
他把纸折好,放进“待验证假设”文件夹。外面阳光正好,照在桌角的保温杯上,杯身微烫。
下午三点,协调员名单公示。深圳、波兰、越南、沙特四个区域都有人报名。刘好仃的名字排在第一位,下周移交的备注被加粗了。
他正准备关电脑,平台又弹出一条留言。是波兰组的年轻工程师,姓马尔科。
“昨天那条‘立即执行’的留言,我有点激动。其实我知道你们在赶工期。我只是……希望下次能提前知道节奏。”
刘好仃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回了一句:“谢谢你说出来。我们正在学怎么听。”
发完,他点开“文化协调员”报名后台,发现新增了三条记录。其中一个名字是老陈。
他笑了笑,顺手把名单截图保存,命名:“第一梯队”。
晚上七点,厂区灯陆续熄了。培训室还亮着,小王在调试问卷系统,老周坐在旁边,手里拿着打印出来的“缓冲语模板001”,念叨:“我们珍视您的建议,将在下次会议前给予充分考量——这话谁说得出口?太绕了。”
“绕才安全。”小王头也不抬,“直来直去容易碰壁。”
“那也不能像念悼词。”老周撕了那张纸,“明天我录个语音版,让大家听听什么叫自然。”
刘好仃站在门口听了会儿,没进去。他转身下楼,路过公告栏时,那张“文化差异案例分享会”的通知还在,边角卷了,但没掉。
他伸手按了按,纸边贴回墙上。
第二天早上,晨会刚开始,小王就举手:“马尔科刚刚在系统里发了个新帖——他建议把‘期望响应时段’改成‘共同确认时间窗’,说这样听起来更像合作,不像下达任务。”
老周笑出声:“外国人也玩文字游戏?”
“不是游戏。”刘好仃说,“是信号。他们愿意改措辞,说明开始参与了。”
小王正要记录,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抬头说:“马尔科刚报名了协调员,备注写的是:我想试试怎么让‘尽快’变得不让人紧张。”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
刘好仃翻开本子,在最新一页写下:“当对方开始提建议,说明路已经通了。”
他合上本子,说:“今天谁去跟中东组对接?”
小王举手:“我去。他们约了十点开线上会,我已经标了‘期望响应时段’,还加了时差提醒。”
“好。”刘好仃点头,“记住,不是让他们适应我们,也不是我们迁就他们。是把各自的节奏,慢慢调到能听见彼此。”
小王起身往外走,经过茶水间时,看见老周正往白板上写新标语:“发邮件前,问一句:这话要是我收到,会舒服吗?”
他没停步,继续往前。推开玻璃门时,阳光扑进来,照在走廊地面上,像铺了一层刚出炉的玻璃液,亮得能映出人影。
他低头看了眼手机,马尔科的消息还挂着:“你觉得‘共同确认时间窗’怎么样?我们可以先试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