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小王翻笔记本,找到记录,补上“200kg”。老陈点头,又说:“再加一句‘经第三方实验室验证’,客户认这个。”
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了一笔,抬头问:“谁来写这句?”
没人吭声。
“我来。”小王举手,“我写完发群里,大家看有没有问题。”
“不发群。”刘好仃说,“打印出来,贴培训室墙上。谁路过谁看,有意见直接拿笔改。改了写名字,不许匿名。”
墙上的纸第二天就多了三处批注。一处是老周写的:“建议加‘静态承重’,避免误解为冲击力。”另一处是夜班小张的笔迹:“‘第三方’最好注明实验室名称。”最后一处是老陈补的:“这句话放PPT第7页,字号不小于18。”
刘好仃每天巡车间,顺道看一眼墙上的纸。第三天,他发现最底下多了一行新字,没署名,但笔迹眼熟:“能不能加个图标?比如箱子压弹簧的图?”
他拿笔圈起来,旁边写:“可以。谁会画?”
下午,培训室门口贴出一张A4纸,上面手绘了个简笔画:一个玻璃箱被三块重物压着,底下标着“200kg”。右下角画了枚小小的厂徽,线条歪歪扭扭,像是用扳手比着画的。
刘好仃把画拍下来,发进内部群,配文:“第1稿,欢迎提意见。”
十分钟不到,评论区炸了。
“图不错,就是重物像馒头。” “厂徽太小,放大点!” “建议加个爆炸线,标‘测试中’。”
刘好仃一条条看,笑着摇头。他回到办公室,打开U盘,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实战素材库”。里面除了PPT修改记录、术语表、视频合集,还多了几个子文件夹:“用户反馈”“设计草图”“问答实录”。
他正要关电脑,小王敲门进来,手里拿着打印好的会议议程。
“沙特那边确认了。”小王说,“线上交流定在周四上午十点,预计四十分钟。他们提了三个技术问题,要我们提前准备答复。”
刘好仃接过文件,扫了一眼,抬头:“模拟问答排到谁了?”
“本来是老陈,但他夜班要盯质检。” “那就小李上。”
“他……没经验。”
“谁都有第一次。”刘好仃把议程钉在白板上,“让他今晚先对着墙练一遍。录音发我。”
小王犹豫:“要不我陪他?”
“陪可以。”刘好仃说,“但提问你来,回答他来。你别替他说一个字。”
晚上九点,培训室灯还亮着。小李穿着夜班工装,站在投影前,手里捏着一页纸。小王坐在后排,手里拿着问题清单。
“第一个问题。”小王念,“‘产品在沙漠高温环境下能否保持密封性?’”
小李深吸一口气,开口:“我们……我们产品经过耐候性测试,可在零下二十至八十摄氏度长期使用,密封材料选用……”
他卡住了。
“接着说。”小王不动声色。
“选用……耐高温硅胶,通过……IP68防水认证。”
“客户问‘长期是多久’呢?”
小李愣住。
“你答不上来,就是咱们的短板。”小王说,“但别慌。现在你知道了,下次就能答。”
小李点点头,重新开始:“长期指不低于五年。所有数据均有第三方实验室报告支持。”
这回流畅多了。
录音结束,小王点了保存。文件名自动生成:《模拟问答实录·第1次》。他正要关机,发现摄像头还亮着红灯。
回放时,画面最后两秒,小李说完最后一句,抬头看向镜头,眼神有点晃,但没躲。
他轻声说:“我想试试真的。”
刘好仃收到录音时正在吃夜宵,一碗泡面,两个鸡蛋。他插上耳机,听完,没急着回复。而是打开“实践日志”本子,在第二条记录上写下:“第2天,夜班小李完成首次模拟问答,卡顿1次,主动重来2次。”
他合上本子,端起面碗,吹了吹热气。
面汤上浮着几片葱花,被热气一顶,慢慢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