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手机刚放下,刘好仃就抓起桌上的记号笔,在白板“线上交流准备事项”下面画了条横线,接着写下四个字:实战练兵。
没人说话,但空气里像是被划了根火柴。小王站在后排,手指无意识地搓着工装袖口,那上面还沾着昨天校对报告时蹭到的打印机油墨。老陈清了清嗓子,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不是让他们去当翻译。”刘好仃转过身,笔帽一咬一松,“是让他们上场干活。资料要出,PPT要改,问题要答——谁准备的,谁负责到底。”
他翻开笔记本,上面贴着几张从群里截的图:老周报名讲课的聊天记录、小李念错“耐候”的视频帧、还有技术部那份被圈了七个词的翻译稿。他指着其中一张:“这些人,组个五人小组。今天开始,实打实碰真活。”
名单一念,有人低头看鞋尖,有人偷偷咧嘴。小王被点到名字时,手一抖,差点把笔掉地上。
“别怕出错。”刘好仃把笔拍在桌上,“咱们厂的玻璃,是砸过才知耐不耐压。人也一样。”
任务分下去,三块:资料核对归老陈管,PPT标注交给小王,模拟问答轮着来。每人配个搭档,每天下班前十五分钟碰头复盘。刘好仃在分工表上画了几个圈,其中一个特意圈住“模拟问答”,红笔一勾,旁边写:“让夜班小李试试。”
小王接过PPT文件时手是稳的,可打开一看,额头立马冒了层细汗。一页讲耐候性测试,图表清晰,数据齐全,可备注栏里一行小字写着“30天测试周期”。他记得清清楚楚,标准是“≥5年”。
他没敢自己改,拎着笔记本直奔老陈工位。
老陈一眼扫过去,眉头直接拧成“井”字:“谁写的?”
“我……我整理的。”小王声音往下坠。
“三十天?”老陈声音不高,但字字砸地,“客户真问‘就三十天?’咱们拿什么答?拿命赔?”
办公室静得能听见空调滴水。小王站在那儿,像被钉住的标签纸,动也不是,走也不是。
刘好仃端着茶杯路过,看了眼屏幕,没说话,转身去了培训室。五分钟后,他带着U盘回来,插上电脑,调出一段旧邮件截图投影到墙上。
“去年。”他指着屏幕,“咱们回客户说‘soon安排’。人家问‘how soon?’咱们愣了三分钟。”
没人笑。
“然后呢?”他自问自答,“退了两万块的货,就为这三个字母。”
他关掉投影,看着小王:“错误不追责,但得摆出来。你重新录一段,三十秒,说清楚正确数据,署你名字,放‘识读课合集’里,标题就叫《常见数据误区》。”
小王愣住:“现在?”
“现在。”刘好仃把手机架在显示器上,“就当是给下一班兄弟提个醒——别踩咱踩过的坑。”
培训室里,镜头对准小王。他坐得笔直,手放在膝盖上,像小学生背课文。
“大家好。”他开口,声音有点抖,“我是技术部小王。刚才我犯了个错,把耐候测试周期写成了三十天,正确应该是不低于五年。这个数据在检测报告和产品说明里都必须写清楚,不能模糊。”
他说完,顿了两秒,突然又补了一句:“下次……我想试试主持模拟问答。”
视频录完,刘好仃点了保存。文件名自动生成:《常见数据误区·第1期》。他没急着发,而是打开“识读课合集”文件夹,把新视频拖进主目录,放在第一期“出口标签认一认”后面。
“从今天起。”他说,“咱们的课不光教词,也教怎么不犯错。”
老周第二天一早来上班,看见公告栏多了张新纸,标题是“实践日志”,第一条写着:“第1天,小李夜班校出‘防水等级’表述歧义1处。”
他凑近看,发现下面还贴了张小纸条,是夜班记录单的复印件,上面用红笔圈出一行字:“IP68防水,但未注明测试条件。”旁边是小李的签名。
老周回头找刘好仃,人在工具间清点新到的密封胶条。
“刘师傅。”他问,“夜班也能参与?”
“怎么不能?”刘好仃头也不抬,“白班对外准备,夜班对内反查。你做的PPT,他们来挑错;你写的说明,他们来翻译回中文看顺不顺。双向校验,比一个人盯十遍都强。”
“那轮换呢?”
“两周一轮。”刘好仃终于抬头,笑了下,“你要是觉得白班占便宜,下周就去夜班带人。”
老周搓了搓手:“那……我能带谁?”
“谁报名谁上。”刘好仃把胶条码整齐,“你班上那个小张,上回问我能不能在视频里放厂徽,挺上心。让他试试。”
当天下午,实践小组开第二次复盘会。小王把改好的PPT投出来,老陈逐页过,到“抗压性能”那页时,突然停下。
“这里。”他指着图表下方的注释,“写的是‘可承受常规运输压力’,太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写什么?”小王问。
“写具体数字。”老陈说,“上次入库的术语表里有,‘Max Load Capacity’对应‘最大承重’,后面必须跟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