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周三下午的退火测试刚结束,刘好仃没回办公室,而是拐进了仓库。他蹲在角落一堆废弃金属边,伸手摸出几根锯短的拉杆,麻绳已经提前绑好,一头打结,一头留扣。他拎起来抖了抖,铁杆相撞,发出清脆的“铛”声,像敲在冷却的炉壁上。
小李从后面跟过来,手里抱着一卷尼龙绳:“都登记好了,十二个人报名‘走一圈’,实际来的,得看天吃饭。”
“那就看天。”刘好仃把拉杆往肩上一扛,“反正火又不挑日子烧。”
第二天清晨,公告栏下那个木头投稿盒里多了一张新纸条:“我想和烧窑的阿强一起走一圈。”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左手写的。刘好仃把它抽出来,对着晨光看了看,夹进了随身带的笔记本里,没拍照,也没提。
周三午休铃响前,老冷却池边上已经围了七八个人。这里原本是玻璃板降温用的水池,干了多年,裂了缝,边上堆着几块旧木板。刘好仃把拉杆插进地缝里,两两相对,中间拉上绳子,搭出一条歪歪扭扭的“桥”。
“不是比赛,也不是讲课。”他站在池边,声音不大,“就是试试,能不能让火以外的东西,也通上气。”
没人接话。王姐抱着保温杯站在后排,小林蹲在地上摆弄手机支架,小阮站在阿强旁边,手指无意识地比划着曲线。
“谁先来?”刘好仃问。
阿强往前一步,踩上木板。木板晃了一下,他立刻收脚。小陈在对面也想上,两人对视一眼,谁都没动。
“要不咱们分两队?”小林站起来,“潮汕一组,四川一组,看谁先过?”
“火都不赶时间,你们赶啥?”王姐拧开杯盖,热气冒出来,“修窑的时候,谁管你哪儿人?炉子裂了,一块补。”
小林讪讪地坐下。
刘好仃没说话,冲小李点点头。小李按下音响,一段低沉的号子声缓缓响起——是老张前几天修窑时哼的调子,节奏慢,一声接一声,像炉火呼吸。
小阮忽然蹲下来,用手在地面上画了个弧:“咱们不是要比快。是要稳。像调参数,先对齐起点。”她抬头,看向阿强和小陈,“你们俩,一个烧炉,一个控火,不都是管火的吗?”
阿强愣了下,点点头。小陈也往前挪了半步。
小阮伸出手:“一起?”
三个人踩上木板,缓慢挪动。木板吱呀作响,绳子绷紧,拉杆微微晃动。走到中间时,阿强脚下一滑,小陈立刻伸手扶住他胳膊,小阮另一只手死死攥着绳子。
“稳了。”小阮说。
剩下的人下意识跟上,有人扶绳,有人递板,有人在边上喊“慢点”。等最后一人跨过沟,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小林弯腰捡鞋的时候,左脚的运动鞋掉进了沟底。他低头看了看,没急着捞,反而笑了:“留个‘脚印’也好,下次知道这儿该铺块板。”
王姐哼了一声:“你这鞋味儿,能当路标。”
笑声散在风里。
刘好仃从包里拿出一张A4纸,贴在池边的水泥柱上。上面打印着三个字:“盲行传火”。下面画了几个障碍物,还有一盏小灯模型,写着“熄火状态,禁止点亮”。
“下一个。”他说,“蒙眼过障,靠队友指挥,把灯送过去。谁来?”
小陈举手:“我来带。”
他挑了阿强当“盲人”,自己站终点口令。布条一蒙,阿强立刻僵住。
“左斜三步。”小陈用方言喊。
阿强没动。
“左斜三步!”声音大了。
阿强往右迈了一步,差点撞柱。
“我说的是左!”小陈急了,“左斜三步!听不懂啊?”
“你话说得跟炒菜糊了似的。”阿强扯下布条,“我咋知道‘斜’是几度?”
小陈气得甩手:“算了,不玩了。”
王姐没说话,默默打开保温杯,蹲下,把热水缓缓倒在地上。水流成线,蒸汽腾起,在阳光下划出一道微微弯曲的轨迹。
“你看这线。”她指着,“从这儿开始,走三步,到这儿拐,再两步到灯那儿。不是靠耳朵,是靠眼睛。”
小陈盯着那道水痕,忽然笑了:“这不就跟炒料时看油面起泡一样?纹路对了,火候就对了。”
小阮立刻掏出手机,打开投影功能,把退火曲线打在水泥地上。红色曲线蜿蜒向前,她用手指圈出几段:“这段是缓冲带,这段是安全区,阿强,你走这里,慢点,别急。”
阿强重新蒙上眼,这次脚步稳了。他顺着水痕和光影,一步步往前,手伸出去,摸到了那盏灯。
“拿到了。”他低声说。
小阮拍了拍他肩膀:“火没亮,但你摸着了。”
第二轮,小林主动请缨当指挥,王姐当“盲人”。她一蒙眼就抱怨:“我这杯茶还热着呢,别让我摔了。”
“您放心,绝对稳。”小林说,“第一步,往前——”
“慢点说。”王姐,“你这语速,比炉温爬升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