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00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可持续发展(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U盘还在刘好仃的口袋里发烫,热得像是揣了块刚从炉口夹出来的玻璃渣。他没掏出来看,也没往电脑上插,只是把手按在工装裤外侧,感受那股持续的温热,像在确认某种心跳是否还在。

早会开始前五分钟,小周抱着平板进来,看见刘好仃坐在老位置上,手还贴在口袋上,眉头没皱,眼神却不像平时那样松快。

“又热了?”小周把平板放桌上,顺口问。

刘好仃点点头,没多说。等人都到齐了,他把U盘掏出来,放在会议桌正中央,像搁下一块刚出炉的样品。

“它越来越热了。”他说,“不是因为忙,是因为没人关。”

老李端着茶杯坐下,盯着那枚小小的金属物件,“系统不是好好的?圣保罗那边参数对得比钟还准,咱们炉温也稳了,良品率提上去了,这不是正事办成了?”

“是办成了。”刘好仃打开投影,调出三地过去六周的能源消耗曲线,“可咱们的电表也跑得比以前快了十二个点。”

图上,三条线并行上升,像三股拧在一起的麻绳,越往上越紧,也越沉。

“我们省了返工的钱,可地球没账本。”他指着曲线顶端的峰值,“它不会回消息,也不会点‘已读’,但它会记。”

小周低头翻数据,嘀咕:“这能耗……是因为联动多了?”

“是因为我们改得勤了。”刘好仃说,“青岛传个模板,圣保罗加几条参数,咱们这边立马调炉温。改得快,用得快,可每一步都在耗电,每一跳都在排碳。没人算过这个账。”

办公室安静了几秒。风扇转着,空调滴水,像在替谁叹气。

老李喝了一口茶,没接话。小周盯着屏幕,手指在平板上划来划去,像是想找点反驳的证据,最后却停在一条数据上——深圳厂区上周的废热回收率,只有37%。

“这数字……不太行啊。”他抬头。

“是不太行。”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可持续发展。笔尖划到“续”字最后一横时,“啪”一声,断了。

他愣了下,笔帽拧开,里面没墨了。

老李默默从兜里掏出一支旧钢笔,笔帽上刻着“1987年厂庆”,递过去。

刘好仃接过,拧开,墨水居然还能用。他在白板上重新写下那四个字,然后在底下加了一行小字:可持续=可存活。

“咱们厂活了四十多年,靠的不是省钱,是活得下来。”他说,“现在咱们跟青岛、圣保罗连上了,不是为了比谁改得快,是为了让这根线,一直不断。”

小周皱眉:“可这‘可持续’……听着像大公司搞的口号。咱们就是个玻璃厂,能干啥?”

“上周圣保罗加的那三项参数,是谁规定必须加的?”刘好仃问。

“没人规定。”小周答,“他们自己加的。”

“为什么加?”

“因为现场有温差,不加影响良品率。”

“对。”刘好仃点头,“因为他们觉得该做。那我们现在,是不是也该做点没人规定,但该做的事?”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问题:

我们的废玻璃,有多少真回炉了?

夜班工人的体检,三年没更新了,算不算责任?

巴西同事改参数时,有没有想过能耗?

小周低头不说话,手指无意识在平板上滑动,点开一条旧新闻:《深圳某玻璃厂因排放超标被罚三百万元》。屏幕反光映在他镜片上,一闪而过。

老李放下茶杯,声音沉了些:“咱们现在这KPI压得喘气,再加个‘可持续’,不就成了新指标?到时候开会更多,报表更多,活儿还是咱们干。”

“上次青岛传模板,咱们用不用开会批?”刘好仃问。

“不用。”

“那为什么用?”

“因为有用。”

“对。”刘好仃看着他,“可持续也一样。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为了让‘共振’不停。今天省下的能源,是明天还能用的炉火;今天改的一条流程,是以后别人愿意接着写的开头。”

老李没再说话,手指在茶杯沿上轻轻敲了两下,像在打拍子。

小周抬起头:“可咱们从哪儿开始?总不能明天就全厂搞环保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孩哥别闹!国家都快压不住了
小孩哥别闹!国家都快压不住了
一觉醒来,周小树穿越到了80年代一个孩子身上,意外获得了熊孩子军工系统。只要是疯狂作妖,就能获得积分奖励兑换军工技术。为了祖国强盛,周小树开始疯狂作妖。只是当他亮出99A主战坦克,DF弹道导弹,五代机,无人机群等技术的时候,连国家都站出来保护他。几年以后,鹰酱哭诉:我抗议,我请求龙国代表将熊孩子送上军事法庭!龙国:我看谁敢!尔等可要试试我的DF快递锋利否?
清风烟柳
大狗二狗
大狗二狗
关于大狗二狗:陈大狗和陈二狗的人生
猪油蒙了我心
青春不懂爱之相爱相杀
青春不懂爱之相爱相杀
关于青春不懂爱之相爱相杀:刚从加拿大回国的许筠豪在一次偶遇中对邵舒妍一见钟情,刚好两人当晚要参加同一个晚会,晚会上本想抓弄人的邵舒妍却被许筠豪霸气抓去跳舞,气得邵舒妍发誓要好好报复,两人的生活从此交织在了一起,两人强大的魅力却又各引狂蜂浪蝶……好不容易两人在一起又因青春不懂爱,总是误会重重……
任晴希
落土的星星
落土的星星
一起走过的青春如同昨夜烟花,灿然的一瞬让我们铭记了感动,曾经风铃晃动的那个秋天,年少的日子经不起太多的波澜。泪水与无奈的挣扎把蓝天涂满,为了一个未知的梦想再次起航。复读生的路途充满了紧张和压抑,一群是孤零零的影子,当踏上复课之路时,注定有一种新的疼痛在等待,明天的明天,路在何方?窗外风声起,一连串恍若昨日的思绪在落叶间飘扬碰触的生疼,生疼。……
骏青追日
四合院:从钳工开始,打脸众禽
四合院:从钳工开始,打脸众禽
1962年秋,20岁的李建平大学毕业,凭借炼钢专业背景分配至红星轧钢厂技术科。他带着前世记忆穿越而来,深知四合院剧情走向,一边在轧钢厂规划职业晋升,一边在四合院布局家业,在特殊年代里,以大学生的智慧和对时代的预判,开启了事业与家业的双线逆袭之路。
鲸落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