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刘好仃把U盘从口袋里掏出来的时候,它又热了,像块刚出炉的玻璃边角料。他没说话,只是把它插进电脑,屏幕一闪,那个叫“Echo_01”的文件夹自己跳了出来,底下多了三个子目录:/traffic、/sync_log、/resource_flow。
小周凑过来,脖子伸得比工位隔板还高:“这玩意儿……开始干活了?”
“不是开始。”刘好仃点开resource_flow,“是已经干完了。”
日志里清清楚楚:周三22:05,青岛厂区上传了一份玻璃应力测试参数模板,命名很朴素——“周三晚班参考v1”。两分钟后,圣保罗系统自动下载,标记为“产线校准参考v1”,没多一个字,也没少一个字。
老李端着杯子路过,瞄了一眼:“他们真用了?”
“用了。”刘好仃调出圣保罗的本地操作日志,“不只是用,还改了。”
屏幕上,圣保罗的技术员在凌晨六点登录系统,把青岛的模板调出来,加了三项边缘环境补偿参数——温度波动修正、湿度影响系数、夜间照明干扰值。改动不大,但全是实打实的现场经验。
“这哪是参考,这是续写。”小周笑出声,“青岛写了个开头,圣保罗接着往下讲。”
“没人开会,没人打招呼。”刘好仃手指敲了敲桌面,“但活儿就这么顺下去了。”
老李喝完最后一口茶,把杯子轻轻放在打印机上:“以前咱们调个参数,得开三次会,写五份报告,等七天审批。现在……两个半地球之外,人家动动手指,咱们炉温曲线就跟着变了。”
“因为他们不是在配合。”刘好仃关掉日志,“他们是在做自己每天该做的事。”
小周忽然压低声音:“那咱们……要不要回个消息?比如‘收到,谢谢’之类的?”
“一回,就破了。”刘好仃摇头,“咱们的协议不是靠消息维系的,是靠他们周三晚上准点打开页面的那一下。”
“可他们总得知道,咱们收到了吧?”
“他们知道。”刘好仃打开后台热力图,周三22:00的全球访问峰值像心跳一样规律,深圳、青岛、圣保罗、柏林,光点依次亮起,节奏整齐,“你看,青岛上传之后,圣保罗第二天访问时间提前了十七秒,深圳这边,钢化炉温控调整的时间,正好卡在他们下载后的第三小时。”
“这叫什么?”小周嘀咕,“量子纠缠?”
“这叫习惯对上了。”老李一拍桌子,“就跟咱俩倒班,不用说话,一个眼神就知道谁去接水,谁去巡线。”
刘好仃没笑,但眼角的纹路松了松。他打开公共模型库,发现圣保罗的优化包已经被深圳和青岛系统标记为“已读取”。更巧的是,深圳产线当天午间就调整了钢化炉的温控曲线,误差从±3℃缩到±1.8℃,良品率往上跳了0.7个百分点。
“这点数看着不多。”小周盯着数据,“可全年算下来,能省下二十多万的返工成本。”
“省的不是钱。”刘好仃把三地的操作时间线并排拉出来,“是省了那种‘我得证明自己是对的’的劲儿。”
“啥劲儿?”
“就是以前,谁提个新法子,总得写PPT,拉会议,找领导签字,生怕别人觉得你多事。”他指着屏幕,“现在呢?你改了,我用了,他补了,没人抢功,也没人质疑——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不是谁的主意,是‘咱们’的节奏。”
老李忽然“哎”了一声:“你们看圣保罗上传的时间。”
是清晨六点整。
“这会儿天刚亮,班还没开始。”小周皱眉,“他特意早起?”
“不是特意。”刘好仃轻声说,“是惦记上了。”
办公室安静了几秒,只有服务器风扇的嗡鸣。
小周忽然站起来,把白板擦干净,拿起红笔,把三地的操作节点一个个画上去:青岛上传→圣保罗下载并优化→优化包回传→深圳应用调整。三条线,像织布的经纬,交叉成一个稳定的三角。
“我怎么觉得……”他退后两步,“这图有点像咱们厂门口那盏灯?”
“哪盏?”
“就是夜里没人也一直亮着的那盏。”小周指着图中间的交叉点,“谁来都一样,谁走也不灭。但它在,你就知道,路没断。”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拿起笔,在三角中心画了个小圆点,写上三个字:共振点。
“这算啥?”老李笑,“联盟总部?”
“不算。”刘好仃把笔放下,“算心跳。”
小周正要说话,系统提示音轻轻“叮”了一声。
新记录:青岛用户|协同模型页面访问|连续第六周周三访问时间偏差<2秒|自动激活‘跨厂区联络码’共享权限|状态:已同步。
“又升级了?”小周凑过去,“这权限是干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