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小陈翻着笔记:“我觉得东南亚社媒可以先试。拍点车间日常,不露脸,只拍玻璃成型的过程,加点轻音乐,成本低,还能测试反馈。”
尤哈立刻接话:“我认识一个深圳的跨境MCN,专门帮工厂做海外短视频,要不要聊聊?”
阿米尔却摇头:“可咱们真要拍,谁来剪?谁来写文案?谁来盯评论?这些活,现在都得咱们自己人干。”
刘好仃听着,没打断。
窗外,一片云飘过,阳光忽明忽暗,照在白板上那三块区域,像三块不同透光率的玻璃。
“所以结论是什么?”尤哈问。
刘好仃拿起笔,在三块区域中间画了个圈:“咱们现在看清了——国际传播渠道,确实五花八门,创新难度也大。但正因为难,才不能乱冲。”
他写下一行字:“先摸清规则,再选准入口。”
小陈忽然抬头:“刘师傅,您说……咱们能不能先借别人的船出海?”
“怎么说?”
“比如,让客户帮我们发声。”小陈眼睛亮了,“南非张工愿意推荐,利雅得王工要写论文,这些不都是现成的传播内容?咱们只要把他们的声音,放大一点,传远一点,不就行了?”
会议室一静。
阿米尔猛地坐直:“对啊!咱们总想着自己发声,可最有说服力的,其实是客户的故事。”
刘好仃看着白板,没笑,也没点头,只是轻轻用笔尖点了点“客户”两个字。
尤哈迫不及待:“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做个‘客户见证’系列?视频、图文、案例集,全做出来,再按不同地区‘投喂’给他们爱看的渠道?”
刘好仃终于开口:“可怎么让客户愿意说?说啥?说给谁听?”
空气又凝住了一瞬。
小陈忽然想起什么:“上次回访,迪拜客户提到他女儿要来实习……他说,是因为‘你们记得我提过一句孩子想学工程’。”
阿米尔接上:“利雅得王工也说过,‘你们不是只卖玻璃,是懂我的设计痛点’。”
刘好仃缓缓写下三个词:
“被记得。”
“被理解。”
“被支持。”
他抬头:“所以问题不是咱们怎么传播,而是——咱们做了什么,值得别人替我们说话?”
他合上笔帽,轻轻放在桌角。
会议室没人说话,只有空调低鸣,像玻璃窑炉里缓缓流动的熔液。
小陈低头翻着客户回访记录,尤哈盯着白板上的“客户见证”,阿米尔默默打开手机,点进公司邮箱草稿箱,里面躺着几封写了又删的海外推广信。
刘好仃走到窗边,阳光落在他手背上,像一层温热的镀膜。
他忽然说:“明天,把所有客户感谢信、推荐语、回访原话,全整理出来。”
“按国家,按项目,按他们说的原话。”
“别改,别润色。”
“就看他们是怎么形容我们的。”
他转身,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
“然后咱们再决定——”
他顿了顿,声音很轻,却像玻璃敲击般清脆。
“该往哪个频道,传哪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