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最新章节。
第二天上午,会议室再次热闹起来。
阿芳带来了整理好的“人才地图”模板,小张也拿到了最新的薪酬市场报告,老赵则完成了内部技术人才的初步统计。
“来,咱们一起看一下。”刘好仃招呼大家围坐一圈,把模板投影到屏幕上。
表格清晰明了,分为四个主列:国家、岗位名称、供需缺口、平均年薪。
“先看德国。”阿芳指着屏幕,“这里对‘玻璃结构工程师’的需求最大,而且薪资中位数已经达到了八万欧元。”
“这个岗位的技术门槛高吗?”老赵问。
“非常高。”阿芳回答,“需要同时掌握材料学、建筑结构设计和项目管理能力。”
刘好仃点头,“也就是说,这种复合型人才,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目标之一。”
小张接着说:“猎头那边反馈,这个岗位的跳槽频率很高,平均十八个月就会换一次东家。”
“那就是个香饽饽。”刘好仃笑了一下,“说明竞争激烈。”
老赵翻着手中的内部人才名单,“咱们这边,符合条件的只有两个。”
“那就得想办法培养。”刘好仃语气坚定,“不能全靠招。”
阿芳在一旁记录,“我可以联系几所高校,看看有没有合作机会。”
“可以,但别急。”刘好仃提醒,“先把我们的需求搞清楚,再去谈合作。”
“明白。”
会议继续推进,大家逐步完善数据内容。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
意大利对“玻璃艺术设计师”的需求逐年上升;
美国企业普遍愿意为“多语言技术支持工程师”开出高薪;
日本企业在“玻璃自动化工艺师”方面投入巨大。
每一个细节都被仔细记录下来,成为后续制定策略的重要依据。
当所有数据汇总完毕,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
紧缺、竞争、潜力
他回头看向大家,“这是我们这一轮分析的结果。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判断优先级。”
阿芳点头,“比如,哪些岗位是必须马上补的,哪些是可以提前布局的。”
“没错。”刘好仃说,“我们要学会在混乱中找到方向。”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些信息。
外面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像是给这场头脑风暴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
刘好仃放下马克笔,看着白板上那三个词,忽然轻声说了一句:
“人才之争,不是一场短跑,是一场马拉松。”
阿芳抬头看他,眼神里多了几分敬意。
刘好仃转过身,走向门口,拉开会议室的门,一阵风吹进来,带着玻璃厂特有的金属与粉尘混合的味道。
他站在门口,回头看了眼屋里还在整理资料的三人,说道:
“明天继续。”
然后,他走出去,脚步稳健,仿佛前方有一条看不见的赛道,等着他一步步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