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钢轨上的家族》最新章节。
\"这是科学规律。\"齐振国望向台下,\"火车刹车距离不会因为口号变短。\"
礼堂后方突然站起个穿旧军装的男人:\"我证明!成昆线K208事故就是按他的算法......\"
齐振国认出了他——1970年白熊沟隧道的施工队长,现在胸前别着\"工农兵学员\"的徽章。老人说话时右手始终按着左胸,那里本该缝着血型布条的位置空荡荡的。
\"技术要为政治服务!\"主持人高喊。
齐振国沉默地看向窗外。一列火车正驶过远处的试验线,车头没有安装语录牌——那是他和周明秘密改造的试验车型。
禁闭室,夜
月光透过铁栅栏,在地上投下冰冷的条纹。齐振国用指甲在墙皮上刻着制动计算公式,突然听见锁孔转动的声音。
周明闪身进来,工作服上沾满机油:\"我偷看了调查材料......\"他递来个揉皱的纸团,\"他们要您承认教材有政治错误。\"
材料最后一页附着份名单——七个被重点监控的学生,周明的名字排在首位。齐振国把纸团吞下去时,尝到了钢铁和血的味道。
\"明天会有人来外调。\"周明从鞋垫里抽出张照片,\"您得看看这个。\"
照片上是父亲站在西南联大讲台上的身影,黑板上的抛物线和他今天画的一模一样。照片背面写着日期:1945年12月7日——滇缅铁路全线通车后的第三天。
走廊传来脚步声。周明最后塞给他半截粉笔:\"抛物线顶点在第三储物柜。\"
1974年春,学院仓库区
解禁后的第一缕阳光刺得齐振国睁不开眼。他拎着帆布包走向第三储物柜,钥匙是周明上次偷偷塞给他的——一把锈迹斑斑的老式钥匙,齿槽里还沾着干涸的墨水。
储物柜打开的瞬间,霉味扑面而来。里面堆满了破损的教具,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铁盒。齐振国掀开油布,铁盒上刻着一行德文小字:\"wissen ist Freiheit\"(知识即自由)。
盒子里是一沓泛黄的讲义纸,父亲的字迹依然清晰:
\"1945年12月,滇缅铁路技术总结——抛物线制动模型实测数据\"
最后一页贴着张照片:年轻的父亲站在刚通车的怒江大桥上,背后是螺旋展线的完美弧线。照片边缘用红笔画了道抛物线,顶点位置钉着一枚生锈的道钉。
教研室重逢
齐振国推开门时,周明正带着学生们整理被查封的教材。年轻人瘦了一圈,但眼睛亮得惊人——他手里拿着那本《轮轨接触力学》,封面上用橡皮擦去了红叉。
\"批斗会记录被归档了。\"周明低声说,\"新来的院长说要恢复专业课程。\"
窗外传来施工声,工人们正在拆除操场上的批斗台。齐振国翻开教材扉页,在父亲的名字旁边,郑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粉笔灰簌簌落在讲台上,他画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今天我们讲制动距离计算。\"
台下不再是空荡荡的教室——坐满了带着笔记本的学生,第一排坐着穿旧军装的施工队长,老人正用布满老茧的手认真记着笔记。
毕业典礼日
周明的毕业论文获得了优秀奖,题目是《轮轨接触面应力分析》。齐振国在导师签名栏写下名字时,发现论文附录里夹着张图纸——是他们秘密改造的那台试验机车的设计图,现在盖上了正式的批准章。
\"院长特批的。\"周明递来一把新钥匙,\"实验室现在归我们用了。\"
钥匙齿痕闪着银光,再没有铁锈的痕迹。齐振国望向窗外,一列崭新的火车正驶过试验线,车头上\"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