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钢轨上的家族》最新章节。
钢轨接缝处的螺栓突然崩飞一颗,擦着齐振国耳畔掠过。他下意识抓住钢缆,掌心立刻被锈蚀的钢丝扎出血珠。血滴坠向江心的过程中,他看清了桥底最恐怖的景象——
五根主钢缆中,有三根的锚固螺栓已经松动,像老人摇摇欲坠的牙齿。更可怕的是混凝土基座上的龟裂纹,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桥塔蔓延。
\"齐工!\"小刘从检修梯爬下来,声音带着哭腔,\"军代表...军代表带首长们提前到了!\"
齐振国望向对岸。十几辆吉普车正扬起尘土驶来,为首的车头上插着面红旗,在烈日下像一簇跳动的火焰。
\"继续作业。\"他咬开急救包的绷带缠住流血的手掌,\"再给我两小时。\"
绷带缠到第三圈时,整座桥突然剧烈震颤起来。齐振国听见阿果用彝语喊了句什么,然后是钢缆断裂的脆响——这次不是一根,而是整整三股钢索同时崩断!
他最后看见的景象,是阿果像年轻时那样纵身跃向检修梯,老人脸上的疤痕在阳光下泛着金光,手里还紧握着那把祖传的钢丝钳。
1969年10月1日,清晨6:27
钢缆断裂的轰鸣还在峡谷里回荡,齐振国已经抓住了检修梯。他悬吊在百米高空,看着三股主缆像垂死的巨蟒般砸向江面,激起的水雾在朝阳下形成一道转瞬即逝的彩虹。
\"阿果!\"
老人的回应从头顶传来——不是语言,而是钢丝钳敲击钢轨的节奏。嗒,嗒嗒。齐振国瞬间听懂了,这是当年铁道游击队用的密码:\"继续加固\"。
攀上桥面时,眼前的景象让齐振国胃部抽搐:断裂的钢缆将桥面撕开一道五米长的豁口,像张狞笑的嘴。阿果正用麻绳把自己绑在钢轨支架上,独眼里闪着疯狂的光。
\"来得及。\"老人吐出口带血的唾沫,\"用这个。\"
他踢开工具袋,露出十几枚奇特的螺栓——螺纹更密,材质明显不同。齐振国捡起一枚,在阳光下转动:螺栓头部刻着小小的卐字符,这是德国工业标准件,来自二战德军的铁路装备。
\"昨晚去仓库'借'的。\"阿果咧嘴一笑,\"日本投降时缴获的,比咱们的结实。\"
远处传来吉普车的引擎声。齐振国抓起螺栓,突然发现阿果的左手姿势怪异——小指以不可能的角度扭曲着,显然是断了。
\"别瞅了。\"老人用牙咬紧绳结,\"你爹1943年在怒江断了两根肋骨,不照样把桥修通了?\"
上午8:49,桥面中央
最后一根应急钢轨就位时,齐振国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德国螺栓果然比国产的耐用,但每拧紧一颗都要耗尽全身力气。桥下传来测试列车的汽笛声——是辆满载道砟的工程车,用来检验加固效果。
\"让首长们退后三百米。\"齐振国对通讯员说,\"最少三百米。\"
军代表老雷却推开人群走来,崭新的将校呢大衣在风中翻飞。他手里拿着面锦旗,上面\"献礼工程\"四个金字刺得人眼睛发疼。
\"部里决定,\"老雷的声音突然压低,\"让你代表技术团队接受表彰。\"
齐振国盯着对方胸前的勋章——那是用攀枝花钒钛钢做的,此刻正反射着危险的光芒。他忽然明白了:桥一旦出事,这枚勋章就会成为他的绞索。
\"好。\"齐振国接过锦旗,\"但我有个条件。\"
他指向桥塔基座:\"那里需要立即灌浆加固。\"
老雷的表情瞬间僵硬。齐振国知道戳中了要害——那些掺盐的劣质水泥,多半与军代表脱不了干系。
9:15,试验列车启动
蒸汽机车喷出的白雾笼罩了半个峡谷。齐振国站在桥头观测点,铜制道钉在掌心刻出深深的凹痕。随着列车缓缓驶上桥面,钢轨接缝处开始渗出细密的锈水,像桥在流血。
\"偏移量4厘米...5厘米...\"小刘的声音发颤,\"还在增加!\"
齐振国看向阿果。老人正蹲在桥塔阴影里,独眼紧盯着某个不起眼的螺栓——那是他们偷偷换上的德国货,此刻正发出细微的\"吱呀\"声。
列车驶到桥中央时,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两根应急钢轨突然弹起,像被无形的手掀翻。人群发出惊呼,老雷的手已经摸向腰间手枪——
但桥没有塌。
那几枚德国螺栓死死咬住钢轨,将变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当列车终于驶离桥体时,偏移仪定格在7厘米——刚好是齐振国计算中的极限值。
欢呼声中,阿果悄悄塞给齐振国一个铁盒:\"你爹留下的。\"
盒子里是半张1943年的滇缅铁路桥照片,背面写着:\"当所有人说桥会塌时,往钢缆上绑块石头——重力有时比人心更可靠。\"
黄昏,江畔悬崖
剪彩仪式后的庆功宴上,齐振国借口检查桥体溜了出来。他蹲在悬崖边,看着夕阳将断裂的钢缆染成血色。阿果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拎着半瓶地瓜烧。
\"明天就走?\"
\"去襄渝线。\"齐振国摩挲着道钉上新刻的\"1969\",\"听说那边隧道塌方更厉害。\"
阿果仰脖灌了口酒,突然将酒瓶砸向岩壁。玻璃碎片四溅中,老人解开衣襟——肋骨位置有道触目惊的新伤,已经化脓了。
\"不成了。\"他咧嘴一笑,\"这次真要去见你爹了。\"
齐振国的手剧烈颤抖起来。他摸遍全身想找急救包,却被阿果按住手腕。老人从腰间解下那把祖传钢丝钳,轻轻放在染血的桥墩上。
\"留着。\"阿果最后看了眼大桥,\"下次修桥用得上。\"
当夜半的江风掠过峡谷时,齐振国独自站在桥中央。他掏出父亲的照片放在钢轨上,用铜制道钉钉住一角。月光下,照片里的齐远山年轻得令人心碎,身后是1943年抢修通车的怒江大桥。
而此刻他脚下的成昆铁路桥,正随着江风微微震颤,像一条苏醒的钢铁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