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卿行

第410章 喜事(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墨卿行》最新章节。

林彦秋回到沧山县,第一桩事便是去探望田大晖。病榻上的田县令苍老了许多,面色惨白地攥着林彦秋的手,含糊不清道:"李侍郎来时...老朽举荐...由你接任..."

"好生将养,不论谁来接任,下官定当竭力振兴沧山经济。"林彦秋温言宽慰。田大晖却突然激动起来,死死抓住他的手,喘息道:"一定...一定要你..."

林彦秋心下恻然,轻拍其手背道:"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出了病房,林彦秋心头泛起酸楚。比起田县令的赤诚,自己那些算计,实在愧对这般的信任。

吏部侍郎李均接到李尚书的传唤,匆匆赶往尚书衙门。一路上想起李尚书那沉郁的语调,便知定是为沧山县之事烦忧。

提及沧山县令继任人选,朝中尚未正式议过。沧山乃本道新政试点,情形特殊。为此事,李尚书亲赴临安城向陈巡抚请示。

进得尚书书房,李均偷眼瞧见李尚书面色阴沉,不由加倍小心。"下官拜见大人。"他轻声禀报,不敢露出半分笑意。案牍后的李尚书头也不抬:"坐。"李均恭谨落座,静候良久,方听李尚书缓缓道:"沧山县衙之事,陈阁老有示..."

实则陈巡抚当时只是建议,但从李尚书口中说出,便成了钧旨。李均屏息凝神,生怕漏听一字。李尚书一字一顿:"陈巡抚示下,当大胆擢用年轻官员,莫要给后生晚辈套上枷锁。"这话确是陈巡抚原话,李尚书转述完毕,面色稍霁。

"大人的意思是?"李均谨慎探问,实则心知肚明。陈巡抚的意思,李尚书岂敢不从?若不按上意调整沧山县衙,只怕朝廷就要调整桐城衙门了。

李尚书略作沉吟,似对李均的态度颇为满意:"陈巡抚高瞻远瞩,本府自当遵行。沧山县衙拟作如下更易:杜县丞调任山城县令,入府衙议事。由县丞林彦秋暂代县令一职,在新任未定前,统摄县务。你且去准备,午后召集府衙议事,拟定文书。"

李均告退时,心中震惊不已。李尚书这番安排实在出人意料。原以为只是让林彦秋暂代县丞,不想连杜北丰也动了。细想之下恍然大悟:陈巡抚的意思,怕是要林彦秋直接执掌县衙。李尚书这般安排,实则是为林彦秋铺路。

府衙议事不过是走个过场。既有阁老钧旨,尚书定夺,谁会自讨没趣?七日后,吏部侍郎李均再次踏上了前往沧山县的路途。

迎接的队伍中,要数杜北丰神色最为轻松了。

红绸官印摆在朱漆案头,沧州府衙的任命文书在晨光中泛着青绢特有的光泽。林彦秋摩挲着腰间新换的银鱼袋,看着铜镜中自己绯色官袍上绣着的白鹇补子,仍觉得有些不真实。方裕同临行前竟如此大力举荐,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大人,时辰到了。"书吏陈振捧着象牙笏板在门外轻声提醒。林彦秋深吸一口气,将乌纱帽正了正,那帽翅随着动作微微颤动,在青砖地上投下两道细长的影。

县衙大堂内早已肃立着各房主事。皂隶们手持水火棍分列两侧,身上靛蓝差服在晨雾中显得格外深沉。林彦秋迈过门槛时,听见靴底碾过青砖缝隙的细微声响。他抬眼望去,满堂鸦雀无声,只有梁上悬着的"明镜高悬"匾额在穿堂风中轻轻晃动。

"沧州府令——"司礼老吏拖着长调展开卷轴,声音在雕花梁柱间回荡。林彦秋接过盖着朱红大印的文书时,察觉到数道目光正悄悄打量自己袖口新绣的云纹。那是方大人离任前特意赏的苏州绣娘手艺,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是接上去的。

陈振准备的述职文书就压在砚台下。林彦秋展开时闻到新墨混合着沉香的独特气息,字迹工整得如同雕版印就。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空旷的大堂里竟有些发颤:"本官蒙圣上隆恩,州府抬爱..."

念到"严以律己"四字时,他余光瞥见户房王主事嘴角抽了抽。这位掌管钱粮的老吏面上恭敬,腰间玉带却系得松垮——那是前任赏的和田青玉。林彦秋忽然明白,此刻满堂肃立的人群里,不知有多少人正盘算着新主子的喜好。

送走州府来的李通判后,林彦秋独自站在后堂的格扇门前。初夏的阳光透过万字纹窗棂,在他脚边投下细碎的光斑。案几上摆着刚送来的鱼鳞图册,最上面那卷用黄绫系着——那是县里最大的桑园地契。他突然觉得少了什么,四下环顾时,目光落在墙角鎏金雀尾造型的信插上。

"备快马。"林彦秋对候在外间的长随吩咐道,"把这封信送往湘南道董巡抚府上。"羊毫笔尖在洒金笺上顿了顿,墨迹微微晕开:"墨卿骤膺重任,主持县务,诚惶诚恐..."

五日后,回信随着驿站的铜铃铛声送到县衙。董仲达的字迹瘦劲有力,仿佛能透过纸背:"治县如烹小鲜,紧承上意,提纲挈领,严以律己。"最后四字墨色尤重,几乎要力透纸背。林彦秋不自觉地摸了摸腰间银鱼袋——那里本该挂着前任留下的和田玉佩,今晨却被他换成了寻常的素面青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信纸末尾还有段家常话:"汝母近日醉心莳花之道,新得洛阳牡丹十二品,常怨汝家书稀疏。"林彦秋指尖抚过"汝母"二字,想起去年冬至,母亲在董府后园指着那株老梅说"这嫁杏之期"时的神情。他提笔蘸墨,却在落款处迟疑良久,最终写了"墨卿顿首"。

窗外传来梆子声,已是申时三刻。林彦秋忽然想起国子监张祭酒当年训诫:"嗜欲深者天机浅。"这话与董仲达的"严以律己"竟如出一辙。他起身推开格扇,看见院中那株百年银杏正在暮色中舒展枝叶——就像他此刻在沧山县渐渐展开的权力。树影婆娑间,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视着这位新上任的年轻县丞。

林彦秋正伏案批阅公文,忽见书房雕花门扉外,陈振探头探脑地张望。他身着靛青色吏服,腰间系着一条素色丝绦,手里捧着一叠文书,神色恭敬中带着几分踌躇。

林彦秋搁下狼毫笔,笑道:"陈振,何事?"

陈振连忙拱手行礼,低声道:"大人,方通判遣人来问,您可有闲暇?此外,县衙几位主簿、典史也都递了帖子,适才见您正在议事,未敢打扰。"

林彦秋微微颔首:"请方通判过来吧。"

其实方俊琪此刻正在县衙二堂候着。官场规矩森严,昔日方俊琪位在林彦秋之上,可直入书房议事;而今林彦秋代掌县务,她便得先递帖请示。这一点,方俊琪心知肚明——官场上多少人,就是因这等细微处失了分寸,最终栽了跟头。

林彦秋亲自走到廊下相迎。方俊琪见他如此礼遇,心中颇觉熨帖。杜知县调任,林彦秋暂代县务,此结果方俊琪始料未及,而今心态亦随之微妙变化。林彦秋不可能长久兼理知县、县丞二职,正式擢升是迟早之事,届时县丞之位必然空缺……

二人寒暄入座。方俊琪身着深蓝官袍,袖口绣着云纹,双手捧着茶盏,恭敬笑道:"林大人,府衙对县里人事尚未有明示,您看是否需稍作调整?"

这隐晦的提醒,令林彦秋心中一暖。他端起青瓷茶盏,轻啜一口,道:"此事容我明日赴府衙面见李知府,禀明后再议。"

方俊琪闻言暗忖:林彦秋言辞忽然谨慎许多,城府见长。她未再多言,略谈几件公务后,便起身告辞。她相信,林彦秋必能领会自己话中深意。

林彦秋心中尚有一事不解——祝知礼为何至今未递帖致贺?他二人交情匪浅,祝知礼岂会不知自己新职?

殊不知,此刻祝知礼正在家中如热锅蚂蚁,来回踱步。他身着家常绸衫,腰间玉佩随着步伐叮当作响,手中折扇开合不停,犹豫是该遣人送贺帖,还是亲自登门。思来想去,竟耽搁至今。

忽闻门外小厮高呼:"祝老爷,县衙来人了!"

祝知礼如火烧屁股般跳起,接过名帖一看,顿时眉开眼笑,心道:"果然兄弟情深,交情非比寻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名柯:一不小心被男神们团宠啦
白织月穿越了?还是每天都会随机带走一位幸运观众的柯学世界?为了苟命她选择加入酒厂,正所谓打不过就加入,“勤勤恳恳做任务终于成了酒厂中闻风丧胆的女流氓啊不,是中流砥柱。白织月:但其实……我是个好人。众人:嗯,看出来了。白织月:????从哪看出来的?众人:坏人没你这么傻。白织月:……你们礼貌吗?
爱吃杏花蜜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柯学世界,天台上,青木目露忧伤,四十五度仰望天空。他明明都说了,自己其实是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普通高中生,怎么会和命案有关呢?巧合,这一切都是巧合!柯南:“嗯,青木这人确实很奇怪,像是有诅咒一样,总感觉碰到他就死人。琴酒:“青木?呵,一个不安分的家伙罢了。安室透:“青木吗?不知道能不能策反呢?小哀:“唉,青木为我做这么多,我要怎么还呢?以身相许吗?贝尔摩德:“我的孩子。这是一位入殓师穿越后
黑炭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