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美食从系统:摆摊开始》最新章节。
“哇,好香啊!”围观的人群发出惊叹。
“松露是‘餐桌上的黑钻石’,产量稀少,所以很珍贵。”林阳解释道,“它的香气很娇弱,不能高温久煮,要最后加入,稍微翻炒让味道融入酱汁就好。”他将意面装盘,撒上现刨的帕玛森芝士和新鲜欧芹,“意大利人吃意面讲究‘al dente’,就是有点嚼劲的口感,不能煮太软。”
苏瑶端着刚做好的咸口可丽饼走过来,里面夹着火腿、芝士和煎蛋:“尝尝这个,法国和意大利的‘联姻’。”她笑着递给林阳一块,“马可教我的,说这是他在巴黎留学时最喜欢的早餐。”
林阳咬了一口,可丽饼的酥脆、芝士的浓郁和火腿的咸香在口中融合,他竖起大拇指:“比巴黎街头的还好吃!”
两人相视一笑,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操作台上的铜锅、木铲、芝士刨子都闪着温暖的光。这就是欧洲美食的魅力,既有意大利人对食材的严谨,又有法国人的浪漫创意,严谨与浪漫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美洲站:热情与活力的迸发
午后的阳光变得热烈,美洲区的气氛也跟着活跃起来。林阳正在制作墨西哥塔可,他戴着宽边草帽,一边揉玉米面团一边跟着背景音乐的节奏点头,引得游客们纷纷拍照。
“墨西哥美食的灵魂是玉米和辣椒。”林阳将黄色的玉米粉加入温水和盐,揉成柔软的面团,“玉米面团要稍微湿润一点,这样才能捏成饼状。”他将面团分成小份,用手掌压扁,放在烧热的铸铁锅上烙,“塔可饼要烙到两面微焦,有小气泡鼓起才算好,这样才有嚼劲。”
旁边的罗西塔正在教大家做 salsa 酱,她将番茄、洋葱、香菜切碎,加入青柠汁、橄榄油和切碎的墨西哥辣椒:“辣椒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加,怕辣的朋友可以去掉辣椒籽。”她举起一个青柠,“青柠汁是关键,能让酱料更清新,解油腻。”
苏瑶则在制作美国经典的苹果派,她将苹果去皮去核切成薄片,加入白糖、肉桂粉和柠檬汁拌匀:“苹果要选酸甜多汁的品种,比如乔纳金或者红富士,切的时候厚度要均匀,这样烤的时候才会一起熟透。”她将派皮擀成圆形铺在派盘上,放入苹果馅,边缘刷上蛋液,盖上另一层派皮后用叉子压出花纹,“派皮的边缘要捏紧,不然烤的时候馅料会流出来。”
“派皮怎么才能酥松呀?”一个阿姨问道。
“要用冷藏的黄油,切成小丁和面粉混合,不要揉太久,保留一些黄油颗粒。”苏瑶耐心地解释,“烤的时候黄油融化,就会在派皮里形成小气孔,这样才会酥脆。这叫‘起酥’,是西式点心的基本功。”
林阳的塔可饼已经烙好了,他开始准备馅料。牛肉末用洋葱、大蒜和墨西哥辣椒粉炒香,加入番茄丁和牛肉汤煮至浓稠;牛油果捣成泥,加入盐、黑胡椒和青柠汁调成酱;还有切得细细的生菜丝、番茄丁和香菜碎,五颜六色地摆了一桌子。
“组装塔壳的时候要从下往上放。”林阳拿起一个温热的玉米饼,先铺一层牛肉末,再放蔬菜,最后淋上牛油果酱和酸奶油,“传统的吃法是用手拿着吃,稍微低头,不然馅料会掉出来。”他做了个滑稽的低头姿势,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个墨西哥游客尝了一口,惊喜地说:“味道和我家乡的一模一样!特别是这个牛油果酱,酸度刚刚好。”
林阳笑着说:“这是罗西塔教我的秘诀,加一点点孜然粉提香,但不能太多,免得抢了牛油果的风头。”
苏瑶的苹果派也送入了烤箱。她擦了擦汗,走到林阳身边拿起一个塔可尝了尝:“嗯,有进步,比上次在墨西哥市集做的好吃多了。”
“那是,我可是得到罗西塔真传了。”林阳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又递给她一张纸巾擦嘴角,“酱汁沾到脸上了。”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空气中弥漫着玉米饼的焦香、苹果派的甜香和辣椒的辛香,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美洲风情画。
非洲与大洋洲:自然与热情的馈赠
下午三点,非洲区和大洋洲区的操作台同时忙碌起来。林阳在非洲区的塔吉锅前守着,陶罐里的香料炖鸡咕嘟作响,而苏瑶则在大洋洲区准备新西兰的 pavlova 甜点,蛋白霜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塔吉锅是摩洛哥的传统厨具,这个锥形的盖子特别神奇。”林阳指着陶锅的盖子解释,“它能让蒸汽在锅顶凝结,然后回流到食材里,所以炖菜不用加很多水,食材的味道也能更好地融合。”他打开锅盖,里面的鸡肉炖得酥烂,胡萝卜和土豆吸饱了汤汁,颜色鲜亮,“我用了藏红花、孜然、姜黄粉和肉桂,这些都是摩洛哥常用的香料,能让普通的鸡肉变得特别香。”
阿布在一旁帮忙切库斯库斯饭:“在摩洛哥,我们吃塔吉锅一定要配库斯库斯,这是用粗麦粉做的,像小米一样,能吸收汤汁的味道。”他教大家用手抓着吃,“用三个手指捏一小撮,送进嘴里,这样最香。”
苏瑶的 pavlova 正在烤箱里烘烤。她向围观的人展示刚打发好的蛋白霜:“要打到提起打蛋器能形成直立的尖角,然后分三次加入白糖,打到蛋白霜光滑有光泽。”她加入玉米淀粉和白醋翻拌,“玉米淀粉能让蛋白霜更稳定,白醋则能增加风味,这是新西兰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的甜点。”
一个年轻妈妈好奇地问:“为什么叫 pavlova 呀?”
“这是为了纪念俄罗斯芭蕾舞演员安娜·帕夫洛娃。”苏瑶笑着说,“当年她访问新西兰时,厨师为了赞美她的轻盈优雅,创作了这款外脆内软的甜点。你看,它的形状像不像芭蕾舞裙?”她指着蛋白霜边缘的波浪形花纹,确实像舞者旋转的裙摆。
林阳的塔吉锅炖鸡终于好了。他将鸡肉和蔬菜盛到库斯库斯饭上,撒上新鲜的香菜碎:“请尝尝,这是摩洛哥家庭聚餐时的常见菜,妈妈们会在节日里炖一大锅,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
一位非洲留学生尝了一口,激动地说:“这就是家的味道!我妈妈做塔吉锅时也会放很多姜黄粉,说对身体好。”
苏瑶的 pavlova 也烤好了,她从烤箱里取出,蛋白霜表面呈现出漂亮的焦糖色,边缘微微开裂,像烤过的。“要等完全冷却后再装饰。”她在蛋白霜上铺上打发的淡奶油,放上切好的草莓、奇异果和蓝莓,最后淋上百香果酱汁,“新西兰的奇异果和百香果特别甜,和蛋白霜的甜、奶油的香搭配刚刚好。”
她切下一小块递给林阳:“尝尝看,是不是外脆内软?”
林阳咬了一口,蛋白霜的外皮微微酥脆,内部却柔软轻盈,奶油和水果的酸甜中和了甜度,口感层次丰富。“好吃!比上次在新西兰吃到的还清爽。”
“那是因为我减了糖量,更适合中国朋友的口味。”苏瑶笑着说,“做美食也要懂得变通,不是死板地按菜谱来。”
夕阳西下,非洲区的香料香和大洋洲区的甜香交织在一起,温暖而治愈。林阳看着苏瑶认真装饰甜点的侧脸,看着周围游客们满足的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