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数百艘运输船和登陆艇,被巨浪掀翻或拍碎在海滩上。
盟军的海上补给线,被完全切断了整整五天!
这场风暴,对盟军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美军向瑟堡的攻势,被迫暂停。前线部队的弹药、燃料和食品的存量,急剧下降。盟军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焦虑万分。他们知道,如果德军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击,后果将不堪设想。
远在德国的隆美尔,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立刻向希特勒报告:这是击退盟军的绝佳时机!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机会!我们应该立刻集中所有装甲部队,发动反击!
然而,希特勒的回答,依旧是那句让隆美尔心碎的话:不行。真正的决战,在加莱。我们必须把预备队,留给加莱。
德军,再一次错失了良机。
风暴过后,盟军开始拼命地恢复补给。英军拼尽全力,修复了他们那座受损相对较轻的“桑葚B”港。而美军,则只能依靠最原始、但最可靠的办法——让登陆舰直接冲上滩头,抢滩卸货。
风暴一过,美军立刻重整旗鼓,向瑟堡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由“闪电乔”小詹姆斯·劳顿·柯林斯将军指挥的美国第7军,在付出巨大代价后,终于在6月18日,成功地从西面,切断了整个科唐坦半岛。瑟堡的数万德军,成了一支孤军。
德军的指挥官,卡尔-威廉·冯·施利本将军,知道自己已无路可退。他命令部队,退入瑟堡市区,准备进行残酷的巷战。
6月23日,美军突破了瑟堡的外围防线。
6月24日至25日,激烈的巷战在市区展开,双方逐屋、逐街地进行争夺。在最后的时刻,知道末日已近的施利本将军,向柏林发出了他最后一封电报,内容不是请求援兵,而是:“恳请元首,授予表现英勇的官兵骑士十字勋章,以激励他们死战到底。”
6月25日,为了敲掉德军最后的抵抗意志,盟军海军出动了3艘战列舰(包括“内华达”号和“德克萨斯”号)和7艘巡洋舰,对瑟堡港区的德军要塞,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毁灭性的密集炮击。在巨舰大炮的轰击下,德军的抵抗,迅速瓦解。
6月26日,施利本将军率领瑟堡守军,向美军投降。
盟军,终于拿下了诺曼底的第一个深水港。然而,当他们兴高采烈地进入这座城市时,却发现,他们得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德国人在投降前,进行了极其彻底、极其专业的破坏。他们炸毁了所有的码头吊车和防波堤,在航道里,布设了成千上万颗水雷,并凿沉了几十艘商船,将整个港口,彻底封锁。
盟军的工兵们,花了将近三个星期的时间,才勉强清理出一条航道。瑟堡港,直到7月中旬,才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盟军6月份的核心战略目标之一,再一次,彻底落空了。
就在美军为了瑟堡港,在西线浴血奋战的同时,在东线,英军和加拿大军,则被死死地困在了卡昂城下。这座本应在D日第二天就拿下的城市,变成了一台不折不扣的、研磨血肉的绞肉机。
而在这台绞肉机里,最让英军胆寒的,是一种德军的新式武器——虎式重型坦克。
6月13日,在卡昂西南的一个名叫维莱博卡日的小镇,发生了一场传奇般的战斗。德军党卫军王牌车长,米歇尔·魏特曼,指挥他的单单一辆虎式坦克,利用伏击,在短短十几分钟内,摧毁了英军着名的“沙漠之鼠”第7装甲师的一个装甲纵队,包括十几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
这次伏击,给英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虎式恐惧症”,开始在盟军的装甲兵中蔓延。虎式坦克那厚重的正面装甲,和那门威力无穷的88毫米主炮,似乎是不可战胜的。
蒙哥马利元帅,承受着来自伦敦的、巨大的压力。丘吉尔多次通过电报和电话催促他:“必须拿下卡昂!无论如何,都要拿下卡昂!”
英军持续地,向卡昂发起了数次大规模的进攻,但每一次,都在德军第12SS“希特勒青年团”师和虎式坦克的顽强防守下,屡屡受挫,伤亡惨重。
到6月底,英军仍未攻入卡昂城区。这座在最初的计划里,本应在6月8日前就拿下的城市,依旧牢牢地掌握在德军手中。
前线的僵局,和巨大的伤亡,让德军西线的指挥官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
不过这还没完,西线战局不利,而在东线的苏德战场,更糟糕的事情传来。1944年6月22日苏联红军发起代号“巴格拉季昂”的反击,进攻德国在东线最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以响应盟军在诺曼底的进攻(不过此事到后面我们再讲)。
西线总司令,老元帅伦德施泰特,则更加直接。在一次与最高统帅部秘书长凯特尔元帅的电话中,这位老资格的普鲁士贵族,终于爆发了。他对着电话那头的凯特尔,发出了那句着名的怒吼:“求和吧,你们这帮白痴!还能干什么呢?!”
这句话,很快就传到了希特勒的耳朵里。
7月2日,希特勒解除了伦德施泰特的职务,7月3日,任命另一位在东线战功卓着的元帅——冯·克卢格,接任西线总司令。
然而,换帅,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克卢格元帅虽然表面上,对元首表现得信心满满,但他内心深处,对战局的看法,与隆美尔和伦德施泰特,并无二致。
德军的指挥层,已经从上到下,充满了失败主义的情绪。裂痕,已经无法弥补。
当6月的日历,翻到最后一天时,诺曼底的战局,陷入了一种危险的、令人窒息的胶着状态。
从好的方面看:盟军的五个滩头,终于连接成了一片,形成了一个纵深平均约15公里的、相对稳固的登陆场。他们已经成功地,将近一百万士兵和数十万吨的物资,送上了欧洲大陆。他们,再也不可能被赶下海了。
从坏的方面看:所有的D日计划,都已严重滞后。卡昂、圣洛等关键城市,均未完全掌控。盟军被死死地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无法向内陆展开。而德军的装甲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尚存机动反击的能力。
诺曼底战役,进入了它最残酷的消耗战阶段。双方都在等待,在积蓄力量,准备下一次决定性的打击。
对于盟军来说,他们面临着两个选择:
在东线,蒙哥马利计划,对卡昂,发动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战略轰炸,试图用绝对的空中力量,将这座城市,从地图上抹去。
在西线,美军则计划,集结他们所有的机动兵力,在圣洛一线,发动一次决定性的向南突破,代号——“眼镜蛇行动”。
雨季,即将来临。时间,成为了双方最大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