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二战那些事儿》最新章节。
基洛夫格勒,是德军第8集团军和部分第1装甲集团军的重要集结点和后勤补给中心。拿下这里,就等于斩断了德军在乌克兰南翼的另一条大动脉。
科涅夫的战术计划,充满了智慧。他没有选择正面强攻,而是:
首先,利用强大的步兵集团,在正面发动佯攻,牢牢地吸引住德军主力的注意力。
然后,将他手中最精锐的坦克集团军,秘密集结在东南方向,准备从德军意想不到的侧翼,发动突袭。
1944年1月5日,夜色之中,科涅夫的突击,开始了。苏军的坦克部队,在没有进行炮火准备的情况下,悄然出击,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德军的防线,被轻易地撕开了一个口子。
第二天,苏军的装甲纵队,已经攻占了基洛夫格勒的外围阵地。德军这才如梦初醒,仓促组织抵抗。
战斗,很快就演变成了激烈的巷战。德军的残余部队,依托城内的建筑,进行着最后的顽抗。但此时,苏军的第5近卫坦克军,已经像一把尖刀,成功地插入到了德军的后方,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城内的德军,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最终全线崩溃。1月8日,苏军宣布,全面收复基洛夫格勒。
这两场几乎同时打响的、教科书般的突击战役,如同两把巨大的铁钳,狠狠地夹碎了德军在基辅突出部的防御。
日托米尔和基洛夫格勒的同时失守,标志着德军在乌克兰右岸的防线,已经彻底崩溃。一场灾难性的全面后撤,开始了。
冬季的道路,在短暂的冰冻之后,又因为气温的微弱回升和车辆的碾压,变得泥泞不堪。德军的装甲车队,在撤退途中,大量的坦克、突击炮和卡车,因为燃料耗尽或陷入泥潭,被迫遗弃。这些曾经让整个欧洲为之战栗的钢铁巨兽,如今,只能像一堆废铁一样,被丢弃在乌克兰的田野里。
撤退的德军队列,还不断地遭到苏军远程炮火的无情拦截,以及游击队的疯狂袭扰。伤员们,在冰天雪地里,绝望地等待着遥遥无期的救援。许多人,没能死在战场上,却最终冻死在了撤退的路上。
而在“狼穴”,希特勒得知前线的惨败后,陷入了暴怒。他拒绝了曼施坦因再一次提出的、关于收缩战线的最后请求。他将失败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前线的将领们,认为他们缺乏“战斗到底的意志”。
南方集团军群,在希特勒僵化的指挥下,彻底陷入了战略上的被动。他们只能在苏军的追击下,节节败退,企图寻找到下一个可以立足的防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军高昂的士气。他们踏着德军的尸体和被遗弃的装备,继续向西,向着胜利,坚定地推进。
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和基洛夫格勒战役的胜利,是苏联红军在1944年初,取得的第一次辉煌胜利。
在战果上,苏军成功收复了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基洛夫格勒等一系列重要城市,将战线,普遍向西推进了约100公里。
在战略后果上,这次胜利,在德军的乌克兰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宽达数百公里的巨大缺口。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其南北两翼的联系,被严重地削弱,面临着被苏军分割、包围、乃至全线崩溃的巨大威胁。
而对后续战役的影响,则是决定性的。 这次胜利,直接导致了在德军防线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向东突出的囊形地带。在这个地带里,驻守着德军第8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的部分主力。而这个囊形地带,在不久之后,就将成为另一场更为着名的、被称为“东线的斯大林格勒”的围歼战的战场。这次胜利,为即将在2月份打响的、惊心动魄的科尔松–切尔卡塞围歼战,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笔。
苏军,已经牢牢地掌握了整个冬季战役的主动权。
在这场冬季的风暴中,双方统帅的命运,也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朱可夫的决断,再次证明了他作为苏联“胜利的象征”的价值。他坚决主张,必须利用冬季,连续不断地发动进攻,不给德军任何喘息和重组的机会,以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军。他也精准地调配了方面军的资源,有力地支援了南北两翼的进攻。
而曼施坦因的困境,则是一个军事天才的悲剧。他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战术才能,在局部,他甚至还能打出像样的反击。但他的才能,在希特勒僵化的、不切实际的战略指挥面前,变得毫无用处。他就像一个被捆住了手脚的顶级剑客,空有一身绝世武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步地走向失败。在这次战役之后不久,因为与希特勒的矛盾彻底激化,他最终被解除了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的职务,从此告别了东线战场。
而对于那些在冰天雪地里,用生命去执行命令的普通士兵而言,战争,则更为具体和残酷。一位幸存的苏联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冬天,是我们最好的盟友,也是我们最可怕的敌人。我们一边追击着德国人,一边与严寒和饥饿作斗争。在战场上,你分不清倒下的人,是被子弹打死的,还是被活活冻死的。”
而在德军一边,则充满了绝望。“我们没有冬衣,没有燃料,没有食物。我们唯一的命令,就是守住阵地。但我们不知道,我们究竟在为什么而战。我们只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战。”
根据战后的统计,在这两场冬季突击战役中:
苏军投入的总兵力,约为50万人,配备了约600辆坦克和近8000门各型火炮。其付出的伤亡代价,约为7万人。
德军投入的总兵力,约为30万人。其伤亡总数,约为5万人(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被俘人员)。
虽然从伤亡比上看,苏军的代价依旧不菲,但从战略结果上看,这无疑是一次决定性的、辉煌的胜利。它彻底粉碎了德军在乌克兰右岸建立稳定防线的企图,并将战争的洪流,不可逆转地,继续向西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