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第230章 幽燕古道马蹄疾(1/2)

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最新章节。

第一折 冰河夜渡破重围

呼沱河的冰层在月光下泛着青幽的光,像一块被天地冻结的巨大玉镜。寒风卷着雪沫子掠过冰面,发出呜呜的啸声,仿佛在为即将发生的血战奏响序曲。

姜维立于北岸一处高坡,玄甲上结着一层薄冰,映着月色更显冷冽。他身后,五千蜀军精锐正悄无声息地集结,甲胄摩擦的轻响被风雪吞没。城南的魏军大营依旧灯火通明,邓艾大概还在盘算着明日如何攻破常山,却不知蜀军已在他眼皮底下,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转移。

“将军,最后一队弟兄已过河。”夏侯霸策马而来,战袍上沾着未干的血迹,那是方才掩护撤军时留下的。他粗重地喘着气,呵出的白气在面前凝成白雾,“邓艾那边暂无异动,守城的弟兄们按计划点燃了营房,应该能瞒住一时。”

姜维点头,目光扫过冰面上那些深浅不一的马蹄印,很快便被新落的雪花覆盖。他抬手看了看天色,北斗星的位置正指引着北方:“传令下去,全军休整半个时辰,喂饱战马,清点干粮。半个时辰后,全速北上,目标——涿郡!”

涿郡,乃幽燕门户,距常山三百余里,是司马昭在北方的重要据点。拿下涿郡,不仅能获取粮草补给,更能切断洛阳与幽州的联系,为后续大军北上扫清障碍。

半个时辰转瞬即逝。蜀军将士嚼着冰冷的麦饼,喝着随身携带的烈酒暖身,没有人说话,只有牙齿咀嚼食物的声响和战马喷鼻的声音。李狗剩啃着饼子,时不时望向南方,那里的火光依旧熊熊,仿佛能看到守城弟兄们浴血奋战的身影。他用力攥紧了手中的长矛,指甲深深嵌进掌心——那些弟兄是用性命为他们换来了北上的时间,绝不能辜负。

“出发!”姜维一声令下,五千铁骑如离弦之箭,踏着厚厚的积雪,朝着北方疾驰而去。马蹄踏碎冻土的声音在寂静的雪原上格外清晰,形成一股沉闷的洪流,朝着幽燕古道涌去。

幽燕古道蜿蜒于群山之间,路面早已被冰雪覆盖,湿滑难行。两旁的树木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扭曲摇曳,如同鬼魅的爪牙。夏侯霸率领的先锋营走在最前面,他们挥舞着砍刀,劈开挡路的荆棘和低矮的树枝,为后续大军开辟道路。

行至一处狭窄的山谷,夏侯霸突然勒住马缰,抬手示意全军停下。他侧耳听了听,山谷深处传来隐约的马蹄声,不似己方人马的节奏。“有情况!”夏侯霸低声喝道,“弓弩手上前,隐蔽!”

蜀军将士迅速翻身下马,躲到路边的岩石和大树后,张弓搭箭,瞄准谷口方向。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脸上,生疼,却没有一个人动弹。

片刻后,一队约百人的魏军骑兵出现在谷口,他们穿着厚重的皮甲,缩着脖子,显然是巡逻的哨骑。为首的哨官打着哈欠,似乎有些困倦,根本没料到这里会有蜀军。

“放箭!”夏侯霸一声令下,箭矢如飞蝗般射出,瞬间将谷口的魏军哨骑笼罩。惨叫声此起彼伏,那些魏军还没反应过来,就纷纷坠马。剩下的几个想调转马头逃跑,却被李狗剩率领的一队骑兵截住,刀光闪过,很快便没了声息。

“清理战场,不要留下痕迹!”夏侯霸吩咐道。蜀军士兵迅速上前,将魏军的尸体和战马拖到路边的密林里掩埋,又用雪掩盖了地上的血迹。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山谷便恢复了原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李狗剩从一名魏军尸体上搜出一个羊皮袋,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几块煮熟的羊肉,还带着余温。他眼睛一亮,赶紧递给夏侯霸:“将军,你看!”

夏侯霸拿起一块羊肉,闻了闻,笑道:“倒是些好东西。分下去,让弟兄们垫垫肚子。”他将羊肉分给身边的士兵,自己也拿了一块塞进嘴里,肉香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驱散了些许寒意。

继续前行,道路愈发崎岖。有士兵不慎滑倒,后面的人立刻上前将其扶起,没有人抱怨,只有相互扶持的身影。姜维走在中军,不时勒马停下,询问伤员的情况,查看粮草的剩余。杜预跟在他身边,拿着地图,不断标注着行进路线和可能遇到的关隘。

“将军,前面就是飞狐口了。”杜预指着地图上一处狭窄的通道,“此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通往涿郡的必经之路。司马昭定会在此布下重兵。”

姜维望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山口,那里云雾缭绕,看不清具体情况。“飞狐口…果然名不虚传。”他沉吟道,“传令夏侯将军,放缓行进速度,派细作先行探查,摸清敌军布防。”

细作很快回报,飞狐口果然有魏军驻守,约三千人,由魏将牵招之子牵弘统领。牵弘年少勇猛,颇有其父之风,在山口两侧的峭壁上布置了弓弩手,谷底则设置了鹿角和壕沟,防守十分严密。

“看来硬闯是行不通了。”夏侯霸皱眉道,“这飞狐口狭窄,我军骑兵无法展开,只能被动挨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维却笑了笑:“牵弘虽勇,却少谋。他以为守住山口就能高枕无忧,却不知我军另有妙计。”他转头对杜预道,“参军,你可还记得《孙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后生’之语?”

杜预眼睛一亮:“将军是想…效仿韩信背水一战?”

“正是。”姜维点头,“飞狐口两侧虽险,但并非无路可走。我曾听闻,山口东侧有一条废弃的栈道,虽年久失修,却可容一人通行。若能派一队精兵从栈道绕到敌军后方,前后夹击,定能攻破飞狐口。”

夏侯霸担忧道:“那条栈道我也听说过,据说十分危险,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派谁去合适?”

姜维目光落在李狗剩身上:“李狗剩,你敢不敢带一队弟兄,走一趟栈道?”

李狗剩挺起胸膛,大声道:“将军放心!末将愿往!只要能拿下飞狐口,莫说栈道,就是刀山火海,末将也敢闯一闯!”

“好!”姜维赞许道,“给你五百精兵,多带绳索和利器,务必在明日拂晓前绕到敌军后方。届时,我会在正面发起进攻,你听到信号,便从敌后杀出,前后夹击!”

“诺!”李狗剩领命,挑选了五百名身强力壮、身手敏捷的士兵,带着绳索和砍刀,消失在夜色中的密林里。

望着李狗剩等人远去的背影,夏侯霸有些担心:“将军,李狗剩他们…能行吗?”

姜维望着飞狐口的方向,语气坚定:“我相信他们。这是我军北上的关键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转身对众将道,“今夜养精蓄锐,明日拂晓,强攻飞狐口!”

夜色渐深,幽燕古道上寂静无声,只有寒风在山谷间呼啸。蜀军将士们蜷缩在雪地里,抱着兵刃小憩,等待着黎明的到来。而在飞狐口的另一侧,一场惊心动魄的奇袭,正在悄然酝酿。

第二折 飞狐奇袭破险

天还未亮,飞狐口两侧的峭壁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在微光中泛着冷光。魏军士兵缩在简陋的营寨里,烤着篝火,时不时跺跺脚取暖。牵弘身披铠甲,站在山口最高处的了望台上,打着哈欠,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前方的古道。他心里有些不耐烦,这鬼天气守在这荒山野岭,实在不是人受的罪。

“将军,天快亮了,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吧?”一个亲兵上前,递过一碗热酒。

牵弘接过酒碗,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丝暖意。“小心驶得万年船。”他抹了抹嘴,“司马昭大人有令,务必守住飞狐口,绝不能让蜀军北上。谁要是出了差错,提头来见!”

亲兵不敢再多言,退到一旁,继续烤火。

就在此时,远处的古道尽头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牵弘精神一振,厉声喝道:“戒备!有情况!”

魏军士兵纷纷从营寨里冲出来,张弓搭箭,对准古道入口。很快,一队蜀军骑兵出现在视野中,人数不多,约有千人,打着“汉”字大旗,朝着飞狐口疾驰而来。

“果然来了!”牵弘冷笑一声,“放箭!给我射退他们!”

峭壁上的弓弩手早已蓄势待发,听到命令,立刻松开弓弦。箭矢如雨点般落下,蜀军骑兵纷纷举起盾牌抵挡,前进的速度慢了下来。

“将军,敌军火力太猛,我们冲不上去!”一名蜀军偏将向夏侯霸禀报。

夏侯霸望着前方密集的箭雨和陡峭的山口,眉头紧锁:“按原计划行事,佯装不敌,引诱他们出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人在震旦,立志抗混
关于人在震旦,立志抗混:刘璃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有人叫自己少主。少主?看来这把稳了,直接躺平过二世祖日子就行了。馄饨?煎鸡?哎呦美食还挺多,看来百姓富足,还没有战乱等等,你说那个馄饨会冒蓝火?看着城墙下的奸奇大军,刘璃意识到自己穿越进了最坏的世界。但……我要抗混!我要阻止终焉之时!我想活着!刘璃在内心疯狂呐喊,但此刻的震旦五龙分治,四方诸侯各怀鬼胎,更有奸奇份子与玉血族暗中破坏,他该如何让
香椿火鸡面
南明谍影
南明谍影
关于南明谍影:崇祯十六年,献贼肆虐湖广;立冬将至,永州府,他魂穿于一个逃难秀才之身……曾经的他只是一个特工而已,他没有异能,更没有毁天灭地的能力;情报,就是他最大的倚仗……成为山贼的他,接受招安当细作,建立情报网、建帮会、建军……他为了自己,为了亲人,为了忠于他的部下,必须要在这混乱的明末强占一席之地……
石影横窗
活埋大清朝
活埋大清朝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你家山寨里面找到的,如假包换!——最爱大明朝的杨起龙,正拿着墨迹未干的崇祯遗诏,自言自语。
大罗罗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关于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西工大歼10c总师林天重回1949年,成为一名刚回国的赴美留学生,两世为人的他掌握了枪械,坦克,飞机,火箭,导弹,航天等多项技术。此时,龙国初立,满地疮痍,百废待兴,工业孱弱,军工更是一片空白。林天毅然决然投身军工事业。1950年10月,半岛战争爆发,鹰酱叫嚣圣诞节前结束战斗,龙国胆敢参战就打回石器时代。然而当志愿军全副武装出现在半岛时,17国联军全懵了:自动
三更有戏
岂独无故
岂独无故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智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