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阅小说网【wap.xy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最新章节。
毕竟,历史上的胡惟庸案,连为朱元璋多年操劳的宋濂也未能幸免。
自己功高且势单力薄,岂不更危险?
“把东西原物退回,告诉涂节,我喜静,以后不必再来了。”
吩咐完毕,叶轩继续用餐,对涂节的反应毫不在意。
第353章
不久,叶轩别苑外。
涂节焦虑地搓着手,思量着见到叶轩后的言辞。
大门开启,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急忙上前几步。
“如何?叶大人愿意见我吗?”
御史平日威风凛凛,今却在管家前显得格外谨慎。
然而,这番姿态并未打动叶轩,他从不轻易改变决定。
管家见涂节,面露难色,将之前的礼单及碎银悉数奉还,对碎银毫无留恋。叶轩待下人优厚,管家收入颇丰,故有此举。
涂节见状,心知不妙,欲追问,管家已将叶轩之言复述无遗,随后迅速关门,未待涂节回应。
涂节望着紧闭的门扉,咬牙切齿却无计可施。叶轩正值权势之巅,连胡惟庸也不愿轻易树敌,更何况他仅为一御史。
涂节叹息连连,收拾物品,急忙向胡惟庸汇报。与此同时,锦衣卫已将一切暗中记录。
夜幕降临,谨身殿内。
朱元璋批完公文,召见毛骧。
“应天近日有何新事?”
他眉眼低垂,似欲沉睡,实则暗藏锋芒。
毛骧深知,朱元璋所问新事,乃官员动向。他躬身禀报。
初闻众官员拜访叶轩,朱元璋面露不屑,认为叶轩不屑与之为伍。然而,当毛骧提及胡惟庸遣涂节邀叶轩时,朱元璋神色骤变。
胡惟庸权势遮天,朱元璋静待时机,欲一举除之,整顿朝纲。
朝野内外,少有人敢惹胡惟庸,甚至欲投其门下。
朱元璋忧虑,若叶轩与胡惟庸勾结,将对己不利。
“叶轩应允了吗?”
未待毛骧言尽,朱元璋即询问结果。
毛骧急忙回应:“未有,且叶大人已断涂节再访之路,称喜静,令其勿复至府中。”
闻此,朱元璋冰冷面容上浮现几丝笑意,捋须摇头笑道:“叶轩,倒有几分见识。”
在朱元璋眼中,胡惟庸权势滔天,无人不惧。
而叶轩毅然拒邀,毫不留情,断了后路,无疑是与胡惟庸决裂之举。
若换作他,即便不愿结交,亦会留有余地。
略作思索,朱元璋断定叶轩已洞察时局,知他将对胡惟庸动手。
念及叶轩种种作为,朱元璋对其更添几分赏识。
他向毛骧摆手:“叶轩别苑外之人皆辛苦,撤了吧,留些护卫足矣。”
言罢,朱元璋似又忆起一事,追问毛骧:“百官对东瀛王人选,你可查清?”
东瀛虽小,却孤悬海外。
虽遭明军重创,但得朝廷资助,数年便可复苏。
此等地理位置,令东瀛王虽为王爵,实则近乎土皇帝。
若由心怀不轨者掌权,随时可能背离朝廷,使朝廷努力付诸东流。
朱元璋与徐达自幼相识,从军后更是相互扶持。
按理说,他最信任之将领,唯有徐达。
但作为 ** ,他不愿以权力试人心。
且大明迟早再战,徐达不可或缺。
因此,早日选定合适东瀛王,替换徐达与三万明军,既可安人心,又能防生异念。
朱标归来时,他已征询过其意见。
从稳固皇权等角度考量,他势必从诸子中选出一人。
考虑到当地的严酷环境,以及朝廷未来长期的资助需求,东瀛王的个性、决断力及其官员中的声望显得尤为关键。
毛骧洞悉朱元璋的心思,急忙从怀中掏出一本奏章,毕恭毕敬地呈上:“近日百官对东瀛之事的议论,皆已记录于此。”
朱元璋翻阅奏章,初时神色尚算平静,但见自己几个儿子中竟有人暗中运作,意图争夺此位,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大臣们的意见势均力敌,难以选出众人皆满意的人选。至于皇子们的综合素质,在朱元璋眼中相差无几。年长的几位皇子,成长背景相似,除性格略有差异外,诸多方面惊人一致。
朱元璋愈想愈烦躁,索性将奏章掷于桌上,直接向后宫走去。毛骧见状告退,心中却暗自盘算。
回到后宫,朱元璋见到马皇后,心情顿时好转。两人自少年结为夫妻,历经风雨,心有灵犀。